拋開應屆生和公司的光環,你還剩下什麼?

年前半個月,受夠了上一份工作的種種弊端,毅然裸辭,結束了半年的工地生涯,破釜沉舟準備轉行。

轉行這件事,並不是心血來潮,從一開始,對環境認識清楚以後,轉行的念頭就從未在我心裡中斷過。

因為我深知,如果現在不走,我就會漸漸喪失行走江湖的勇氣,侷限在一個小小的囚籠裡,和鋼筋混凝土打一輩子交道。

可沒有任何準備就裸辭,那不是勇敢,而是魯莽。轉行意味著從零開始,對我剛畢業半年的我來說,哪裡都只是起點。
拋開應屆生和公司的光環,你還剩下什麼?

於是我開始看書,一邊學著接受互聯網思維一邊學另一個你完全不瞭解的東西,更關鍵的是,方法論不繫統,學起來事倍功半。

我開始想,丟了應屆畢業生頭銜的我,真的會有企業接受你這種啥都不會,完全創造不了價值的人嗎?

我想不會有人要的,我開始自己實踐摸索,希望能做出一些看得見摸得著,拿出來倍有說服力的成績。

我開始嘗試寫作,頭條,簡書,開始有償寫文案,開始死磕轉行書,開始健身,規劃自己的生活。

就這樣過了半年,我心裡平靜的如一灘湖水,默默地計劃著時間,在自己的世界裡從容不迫,不參與同事的抱怨,不迎合他們的興趣,不合群但也不孤獨。

等到我提出離職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牛逼極了,你們所有人只知道抱怨卻沒人敢做的事,我義無反顧的做了。

更讓我高興的是,我終於可以擺脫這個虛耗光陰,拖慢了我的成長的地方了,這一刻我覺得天高任我飛。

這種莫名的自信延續到我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總以為自己準備的已經夠充分了,儲備知識,學習技能,可事到臨頭來才發現,我啥都不會。

我所有的準備在外人看來或許不錯,可對公司而言,要你是因為你能給公司帶來價值,而不是思想覺悟或者情懷上的東西。

我離別人最低的要求差的老遠,卻還莫名的自信,想來真是可笑。

我開始莫名的惶恐,看不清前方的路,也因為前半年工作太過輕鬆不敢真正踏入江湖。

我很明白我放大了心中的恐懼,可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並沒有任何讓我心安的辦法。

我厭惡這種感覺,這種折磨人的無奈,我總算明白"最好的年終獎,是隨時擁有跳槽的能力",這句話是多麼有道理。

我深切希望自己能時刻擁有自我選擇的能力,在高壓環境下逼自己成長,能夠具備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熱情和信念。


拋開應屆生和公司的光環,你還剩下什麼?

前幾天,和大學同學聊天,聊起了各自的工作,因為是同行業,所以話題很多關於業務方面的事情。

可是聊著聊著,卻發現,別人半年,已經比自己成長的快太多太多,他因為項目原因,人手不足被帶著做了很多事情,而我們,沒人問沒人管,全憑自己摸索,成長太慢。

照這個速度,不出一年,我連望其項背的資格都沒有。後來他問我:"你公司工資又低,又沒有培養人才的打算,有沒有想過跳槽?"

跳槽誰不想,可你也得有跳槽的資本吶,像這樣啥都不會,貿然跳槽無異於找死,拋開了應屆生這個光環,你什麼都不是。

我開始深刻地明白,一切都得憑實力說話,人人生而自由,後面也得接上一句:卻又無時無刻不處在枷鎖之中。

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讓自己具備選擇更好的東西的資格,也需要自己不斷跳出舒適區,主動去追尋挑戰,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優秀。
拋開應屆生和公司的光環,你還剩下什麼?

如果你感到焦躁和迷茫,那就對了,這是一個人變得優秀的開始,總有一天你會在迷茫中殺出一條血路。

當然,一個人最好的年華就在20多歲的年紀,這時既沒有後顧之憂,又有足夠的精力和熱情,來實現自己未來的規劃,時不我待,抓緊時間。

如果你正處在這個年紀,那請問自己一個問題:

如果拋開了應屆生和這家公司員工的身份,你還剩下什麼?還有多少別的選擇?

一切盡在不言中,相信各位心裡都有了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