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捷径是人生用心读经典(图)!

很少数的人会用心读出经典,那一定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精华;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

柯云路:捷径是人生用心读经典(图)!

高中的时候对经典阅读甚是有启发。

当我整理书籍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旧黄色的片子,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黑格尔,还有好几本文学著作。书中还有同学的签名,并且购买的时间在,1963,1964,1965年。翻起我的底面,还会有旧的篇章,笔还是当时打过折,现如今我要是从我的角度看,已经便宜的无法想象。回忆在北京读高中的时候,立即思想还在,拼命的读课外书。钱不够,便去查看旧书店。到了山西我才会放下,当时行李很简单,那时候还会有皮箱、木箱、纸箱总共四个箱子,小部分跟随了我将近十多年的记忆。当时我还记得在小山西时候点灯熬油看书,还会给插队的人讲起人生哲理、政治经济学问。

高中启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把我的思想打动了,其让我匪夷所思的事。当时的北京还在北海湾的另一侧,当时凭借一张阅览证件就可以进出,虽然不可以把书拿回家去看,却可以在室内读看报。我每周日必去的地方少不了图书,寒暑假几乎天天都会过去,摆出奇特的博览群书,成为思想大家。那些阅览卓渐扩展了我的思想,还有阅读的能力。首先,不说速度跟上去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会读更多的书,受益的是自己,这是我每次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还会有超强的记忆力,于是不用笔写就会把它用脑子记下来,回家之后再做笔记,也常常做好多页,最后本子都是空空如也。

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姓曹,他是一个善良宽厚的学友。每天都要上晚自习。那时候我们都在读《资本论》《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之类,按着当时革命学习要求,在课内学习实在是太远了“犯规”。同桌发现这个问题以后,也不止用眼光看了我好几遍了。有一次她终于忍不住了,极其小声看着黑板,我点点头表示听见了,仍然不肯放下我的书目。同桌不好意思的说。

记得同桌把元稿子给我时候,家里还有《参考消息》讯息。记得那时我早已挂在《人民日报》等,就会向同桌请示。他当时犹豫了一下。我们那时候住在学校,每周六我们就可以直接回家,每周日总共有两个晚自习。我们入座,曹学友就会从书包拿出这个《参考消息》迅速的递给我,我拿起它,就会将《参考消息》怀给他。这样交接真很有默契,却从未引过别人注意。不仅高中生在校读“参考”有点另类,同时这样也扩大了我们内部的《参考消息》阅读范围,有多少人“违禁”。

在这个世界我发现有两个不同的关系,一种,助人为乐心存善念,而帮助者却毫无意义;另一恰恰相反,助人者忘记自己的善念,而却终身难忘。我和曹同学是后面的关系。当时我们友好的时候和家人提起过这件事情,但是对曹同学却丝毫没有意义。

柯云路:捷径是人生用心读经典(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