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市场留给小而美手机厂商?

「不喜欢就滚!」

曾几何时,黄章在魅族论坛里直言不讳的抨击那些意见相左的用户,即便忠实粉丝煤友们坚守在他们的 J.Wong 身边,仍藏不住这位魅族独裁者固执的性格。

如今小而美的魅族早已不在。阿里系强大的资金后援,魅族脱胎换骨的产品策略,不断挑战营销噱头的运营手段,无一不让魅族一步步的壮大起来。回顾过去一年的手机市场,魅族销量少见的出现了高增长,而强如小米,也经历着有史以来第一次的销量下滑。

就在魅族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一加和锤子拾起了小而美的旗帜,喊着了精致动人的 slogan,硬是在早已是红海的手机市场划出一块区域。

还有多少市场留给小而美手机厂商?

最近,一加专门开了一场发布会,不讲手机,而是基于 Android 6.0 的氢 OS 1.4。发布会上一再强调一加将提供「原汁原味 Android」,严格遵循 Material Design 规范,这在一票努力将 Android 做得更像 iOS 的国内厂商中间显得鹤立鸡群。

独特的交互界面加上克制的本地化处理,一加仿佛成为了当年的魅族,尽管粉丝们对这个「OS」赞誉有加,无形中却提高普通消费者的使用门槛,将所有的匠心都留在自己的粉丝圈中。

一加一代的发布颇有破竹之势,不俗的配置与文艺气息浓厚的宣传,当韩寒和木质后盖的一加一代出现在广告中,众多青年们不由自主的爱上了这个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众新品牌。小众成就了一加,同样也毁了一加。熬了一年多,一加 2 无可避免的发布了,为了延续市场顶配的传统,在两千元价位硬是压榨所有硬件只为搭上了高通 810,毫无限制的放纵机身厚度和重量,加上失利的市场营销,一加 2 的惨淡销量是可想而知。

还有多少市场留给小而美手机厂商?

自前 OPPO 副总裁创建一加之初,便有传言一加是 OPPO 的子公司,在保证自身线下 OPPO、vivo 销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使用新品牌迎战新兴互联网厂商。在一加 2 销量不佳的情况下,OPPO 正式对一加进行控股收回,并使用自身 OPPO R1C 的产品线推出一加 X,虽然难以扭转败局,但 OPPO 强大的市场能力将保证一加生存下去。

还有多少市场留给小而美手机厂商?

反观另一个小众的锤子手机,从 T1 的独具一格到 T2 的顽固不化,锤子无不流露出垂死挣扎的迹象。在坚果手机撑起锤子科技半边天的情况下,老罗并不打算就此向市场低头。T2 上缺失的顶配 CPU、指纹识别、type-c 接口、快充等等的主流旗舰机配置,不仅让普通消费者敬而远之,许多锤子用户手持 800 元优惠券仍存疑惑。锤子 T2 大量滞销,但老罗并不理会「T2 Pro」的呼声,却悄悄对 T2 进行降价处理,甚至在 ROM 更新中加入了优惠券彩蛋推送。

即便如此,老罗似乎连对待老用户的态度也变得耐人寻味。前段时间,T1 用户悲伤的发现自己不在 Android 5.0 的升级目录中,在锤子论坛中群体抱怨投诉,锤子很快也做出正式回应,肯定了这一说法,并开始删帖封号。这么做,会不会给人一种魅族的感觉?

还有多少市场留给小而美手机厂商?

小而美的道路,变得愈来愈窄。罗永浩曾扬言锤子科技是来拯救手机行业,事实上是手机行业的鼎盛才让锤子科技这样零技术基础的厂商得以出现。当新鲜感消逝,市场的残酷反馈将直击小而美的内心深处。一加和魅族一样,选择了走向开放,纵使背弃最初的固执,毕竟,活着,才有资格谈论理想。而对于锤子,或许我们只能希望市场再残酷一点。

煮编点评

曾几何时,我们都是小众产品的拥护者,就手机产品本体来讲,硬件部分确实需要新的颠覆点,作为一个基础工具,用户更关注实用价值,而不会为一两个不痛不痒的功能创新买单。而软件部分,依然存在完善和创新的机会,无奈的是,国产厂商不具备对系统的话语权,而国内用户也没有达到为软件体验大方付费的状态。我们依然喜欢这些专注体验的小众品牌,但是在手机这条路上,前有苹果三星做创新,后有小米魅族抢用户,市场价值确实显得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