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直播入門:大咖教你做內容立於不敗之地的正確姿勢 第15講

移動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內容似乎已經成了一個人人必談的話題。在淘寶的商家還有很多對內容這兩個字還沒完全理解。但淘寶的頭條、有好貨、必買清單、淘寶直播和短視頻似乎已經瓜分了原來直鑽(直通車、鑽展)不少流量了;而選擇進入內容領域的商家和機構似乎又不得不面對一個內容如何快速、高效變現的問題;城裡城外似乎都過得不那麼輕鬆。

近期紅哥看了兩個博主的文字有感而發,這不,紅哥就想為還未進場的商家寫一篇入門課,幫助商家在做內容之前梳理好基礎流程。今天就以這兩位博主文字開頭吧;

第一位是淘寶運動類目小二原話(節選,未做任何修改):

“今天下午通過電話聯繫,部分電話無法接通。接通的幾個商家,我的問題基本都差不多,因為他們都是小商家。其中一個準備結婚,沒有時間經營。另外一個因為懷孕,沒有過多精力處理。還有一個因為有工作,主要精力也沒在這個店鋪上。第四個店鋪說準備放棄,自己也找了一個網紅臉的健身模特,想做網紅店,但是沒有互動,挑的款也沒有做成爆款。基本上共同特徵是,這幾個店鋪都做的不好,雖然之前找到這些店鋪的時候,有一些特色,有一些潛力。總體來說,他們店鋪的模特都是比較有特色,微博也有幾千到幾萬粉絲不等。他們認為這就是網紅,應該上線能有銷量。之前也跟商家說,網紅店鋪,首先是粉絲經濟,粉絲量是一個基礎,更多的是互動,另外,模特或者紅人對於風格的認識能力,以及自己所擅長的點和表現力。另外就是帶貨能力了。這些健身的女生,可能練得稍微好一些,但對衣服的設計,風格,搭配,沒有清晰的認知。另外,就是他們的粉絲,幾乎不會被他們引導去購買。也就是說,他們的店鋪上新不具備爆發力,經營不具備持久穩定性,也在預計當中了。”

第二則是一個博主談論自媒體為什麼叫好不叫座的問題,文中介紹了目前自媒體90%都不賺錢,不少自媒體在長期不賺錢的情況下不得不離開的處境;這也讓紅哥突然意識到現在確實很多自媒體號看似粉絲量不少,但是平常的微博如果沒有平臺的公關廣告,那基本上是沒有收入的,而現在大範圍公關的需求也不是天天有,所以自媒體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專屬變現渠道,其實收入也不會太高。紅哥特意看了現在互聯網博主的變現的主要方式:

1、公關廣告(15%):如萬能的大熊,錢皓還有大部分的藍V

2、電商培訓(10%):如老高,蔣輝

3、賣貨類(3%):比如魯振旺;

4、其他(2%):項目型,類似紅聘這類出生自帶項目的;

5、無變現渠道(70%):目前變現無門的自媒體數量估計是以上這些成功變現人數的N倍;絕大多數把自媒體當成了副業;

淘寶直播入門:大咖教你做內容立於不敗之地的正確姿勢 第15講

一、自媒體、網紅三大核心:粉絲、內容、變現

不管是做淘寶內容還是微博自媒體、網紅都離不開粉絲積累、內容生產、變現渠道三個大問題

1、粉絲:且只論淘內的內容生態,粉絲量是一切活動的基礎,沒有粉絲,發的內容也不會有人看,這個是基礎認識了;

2、內容:做什麼內容,什麼內容能夠吸引粉絲,好的內容能極大的降低增粉的成本。如現在微博的一個粉絲如果能做到5塊錢以內,基本上就很好的,紅哥試過10塊錢以上的,肉疼,有的文章寫得不好就會這樣;

3、變現:有粉有內容就會考慮變現的渠道,我們做淘寶直播或者圖文短視頻則是從一開始就考慮變現的,而很多微博自媒體則是反過來的,到底哪一種比較合適呢?

4、什麼是內容電商?

這裡講講關注了五六年的互聯網某大V現在在做公號的內容電商。在他我微博裡有很多人都在問什麼是內容電商才發現,電商大家都懂,但是前面加了個內容,大家就會很模糊了,到底什麼是內容電商?

紅哥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一下定義:

①以淘寶直播的內容電商為例,在淘內我們可以將店鋪/詳情頁(圖文)、短視頻、直播三大塊稱之為內容載體,我們將內容賦予到這些載體上;而後我們通過淘內的渠道分發

首先:比如直鑽引流到寶貝,通過圖文轉化,這個是直接成交,粉絲量需要根據產品最終的滿意度計算,預估就是千分之幾的客戶最終會認定你的店鋪,但是你們是沒有互動的,只是客戶單方面的認同,很容易流失;

其次:我們通過開通直播直接和客戶互動,通過讓客戶對你的主播認同發展到對產品、店鋪、品牌循序漸進的認同。他們開始可能只是為了看主播而購物,這個時候的粉絲就是活躍的,主播相當於形象代言人、客服、朋友;

最後:以有趣、有益、有利的短視頻內容載體在微淘等公域私域的內容分發目前還在探索期。其中寶貝詳情頁的短視頻最為成熟,據說做得好的店鋪能夠提高30%的轉化。其次短視頻內容能夠價值最大化的當然要獲得微淘等公域的曝光了,好的短視頻也可以快速在目標客戶群裡種草、拔草;

②以淘外的內容電商為例,我們看到的是自媒體和網紅兩大群體,嚴格來說他們並無分別,大家都是在做吸粉、洗粉、變現這樣是事情罷了;

目前淘外的內容電商主要變現渠道是在公號,目前已經有行業小頭部平臺出現,他們的經營方式大體分成供應鏈平臺和自媒體變現公號集群;供應鏈負責產品端,公號的工作則是負責吸粉和粉絲變現,目前大部分都是頭條做內容,二三條做變現,這樣既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內容輸出也可以保證粉絲的粘性,簡單的說就是軟文廣告

微博變現在電商這塊除了如涵這幾家公司,其他自媒體號的變現渠道是比較少的,這裡因其新聞屬性已經根深蒂固,所以目前在微博做什麼最賺錢?當然是做公關,其次就是引流和品牌宣傳,比如一個品牌想發聲首選是微博和公號,那微博更多的作用就是起到品牌形象和宣傳的作用,直接成交目前比較難;

最後短視頻平臺目前除了某音開始做電商,其他大部分都還在做微*商和接廣告的階段,目前興起的網紅景點什麼的,需要機構有強大的公關能力,不然想賺國家的錢可不太容易;

淘寶直播入門:大咖教你做內容立於不敗之地的正確姿勢 第15講

二、問題:粉絲、內容、變現哪個先做才能價值最大化呢?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選擇錯誤,那麼很可能導致內容最終無法變現,項目最終失敗;那麼我們先看看現在主流的成功模式是什麼樣子的?

1、內容為王

我們看papi醬、一條等這些自媒體和網紅,他們火之前似乎都是在默默的做著內容,隨著內容的增加,你突然發現他們居然就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塗,賺得那是盆滿缽滿,這時候我們總結的結論“內容為王”的時代到來了,只要有高質量的內容,粉絲和變現都是自然而然的。特別是目前我們可以看到不少這樣的例子,這也給我們專注內容的自媒體、網紅和商家極大的信心,更加堅定了認為只要內容好就行這一觀念。(有點像說我自己....)

淘寶直播入門:大咖教你做內容立於不敗之地的正確姿勢 第15講

2、粉絲為王

與內容為王同樣流行的成功模式還有粉絲為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短視頻平臺的各路網紅,一條短視頻一夜之間爆炸上萬、十萬甚至百萬粉絲。這些網紅在超短的時間內就成為了平臺上炙手可熱的紅人了,這個時候接個廣告,賣點貨就順理成章了。這個模式在我們機構圈裡特別流行,大家都擠破頭的找有潛質的美女小鮮肉放到平臺上,只要能紅就敢花錢推,10個有一個成功就賺大發了,大家都認為:有了粉絲,其他都不是事兒;

三、淘寶內容電商和自媒體變現的正確姿勢

吐槽:定位

老調調,沒新意,不想寫,反正就是“定位”,你對你的自媒體號、直播號的定位,打算是用什麼形象面對目標群體,打算用什麼內容吸引他們關注你?媒介選擇圖文、短視頻、直播選其一還是全做,內容選擇直接講產品、生活小知識還是吐乾貨,這些都是定位;

正題:

1、這些都不是真相

為什麼前面小二說他們聯繫的小網紅都放棄了?而自媒體變現也大多都失敗了?在紅哥眼裡首先他們一開始就錯了,失敗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為什麼呢?紅哥認為你現在看到的“紅”的方式都不是真相,papi醬紅是個案,因為內容為王的內容成本是很高的,特別是我們商家做電商的如果搞高質量,那KPI不用看了,ROI不管了?所以“內容為王”只是假象

此外,短視頻平臺的一夜爆紅也只是紅利期前的狂歡,紅利期過後,你以為顏值高、能拍短視頻就能火?想得美了你,潮水一退一切就看實力;所以不管是“內容為王”還是“粉絲為王”在紅哥眼裡都不是真相

2、這個才是真相

真相是... ...:從一開始做的那一刻,粉絲、內容、變現就應該“三箭齊發”;

①為什麼自媒體、網紅被叫廣告狗的很多?因為紅得太快,廣告植入生硬,粉絲天生對廣告是極其牴觸的,一個自媒體號從一開始就是做乾貨分享的,結果有一天他告訴你:“想聽乾貨,請交錢”,往往你收到的反饋是:“滾粗”。又或者有一天你實在沒錢買盒飯想接個廣告了,粉絲也會用腳點取關;

淘寶直播入門:大咖教你做內容立於不敗之地的正確姿勢 第15講

②正確的做法是“三箭齊發”,只有從一開始就讓粉絲知道你是做什麼的,那麼後面的事情就會變得很簡單和順理成章了。比如張大奕、於MOMO,大金這些網紅為什麼能夠成功?因為從一開始的人設定位就是賣貨的小姑娘,PO照片、PO日常、PO生活,PO旅遊一切都是以粉絲變現為目的的,是一個有計劃的從粉絲積累到粉絲變現的過程,粉絲從不認為張大奕發微博是打廣告,人家本來就是開店的,我關注你也是為了支持你。

③感覺欺騙了大家,寫那麼多就只有最後這300多個字是重點,哈哈哈;最後補充一下吧,做內容我們首先要拋棄那種先增粉後變現的思路,魚和熊掌在內容營銷並不是必選題,而是要兼顧內容輸出、吸粉、和變現才是正確的、適合大眾的常規打法。

④在廣告上我們也要控制尺度,比如張大奕賣衣服是PO美美的照片,通過各種技巧帶出賣貨的過程,絕對不是一開始就發出產品功能,推薦,優惠。這就不是做內容了,這樣做內容老闆還不如花錢砸廣告,那工資開給你就挺浪費的;

還是那句話,真相永遠只能看到萬分之一,我們看到的可能都不是真的,對於內容運營的真相,紅哥只有一句話:“請關注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