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無分文的老父親,有什麼值得三個兒子爭來爭去?

這個故事發生在很早以前。那天,在一個菜園子旁,圍了一大圈人,像看戲一樣,裡三層外三層。有的笑,有的吵,有的罵活該,有的說不應該。只聽裡面有人喊道:“這本來是我的父親,怎能歸你?”“這是我的父親,不能給你。”“我一個窮老漢,又不能勞動,你們爭我有什麼用呢?”嘿,世上真是無奇不有,竟還有爭窮老爹的,而且還真的挺厲害呢!這大概是老人的兩個

孝子吧,他們爭父親竟然爭到縣衙裡去了。

那縣官大人正在觀看狀詞,忽聽有爭父親的聲音來到了堂上。那縣官一看,嘿,好沒規矩,爭父親爭到我這裡來了,我這兒又不能給他們變一個父親來,便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什麼人?好大的膽子,跑到這裡吵吵鬧鬧,給我轟出去!”說著,衙役們就把他們趕出了縣衙門。沒有多大一會兒,就有人遞上狀詞。

縣官接過狀詞一看,是懶老三告的賣菜小五騙親謀財,破壞他人家庭。立即派人抓來了賣菜小五進行審問。衙役們一聲吆喝,賣菜小五被帶上堂來,小五不知犯了何罪,只聽得縣官把驚堂木一拍,厲聲喝問道:“大膽賣菜小五,你為何騙親謀財,破壞他人家庭。講!”小五一聽,大驚失色,連忙叩頭,口喊冤枉。縣官把那小五一打量,一副忠厚老實相,不像刁鑽小人,高高舉起的驚堂木,輕輕的落了下來,聲音也柔和了許多,問道:“有什麼冤枉,細細講來,本縣為你做主。”賣菜小五這才講了他與老人的關係。可懶老三不僅不信,反而又生一計,一口咬定,賣菜小五和他父親合夥謀財害命,三年前傷害了一個進京趕考的秀才,才發了橫財。縣官一聽,更是火上加油,心想:三年前,自己丟失了銀兩,若不是一個好心的老人送給我銀兩趕考,哪有今天。可憐那秀才命苦,碰上了這樣的歹徒!縣官兩目圓睜,正要對小五用刑,小五又喊道:“青天大人在上,大老爺可問小人的父親。”縣官一聽,此話有理,於是傳來了賣菜小五的父親。

那老人一進公堂,雙膝跪地,縣官抬眼一看,甚覺面熟,忙道:“抬起頭來。”老人說:“大老爺在上,小人不敢。”縣官說:“恕你無罪,快抬起頭來。”老漢慢慢把頭抬起,縣官看了看,瞄了瞄,大聲說道:“原來是你呀,好一個謀財害命的老漢,快快如實招來,免得受皮肉之苦。”老人固執的把頭扭向一邊,一句話也不說。縣官看了看老人的模樣,又說:“老人家不要動氣,有何實情慢慢講來,本縣好為民做主。”老人聽了,這才講起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這老漢老伴早年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兒子叫懶老三。老漢一把屎一把尿,好不容易把兒子拉扯大了,懶老三娶了個懶媳婦,兩個人好吃懶做,全靠老人種菜的收入來養活他們。老漢看著兒子媳婦的這般模樣,擔心自己將來無人侍候,就節吃省用攢了一筆銀子。

一天,老人外出拾糞,看到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叫花子,在路邊哭啼,哭得好不傷心。老人處於同情的心情,走向前去問他為什麼哭啼?老人這一問,那叫花子哭得更傷心了,邊哭邊說:“我本來是進京趕考的秀才,沒想到在客店歇腳時,被人把銀子偷了。想進京趕考,沒有了銀子,連回家的盤纏都沒有了,在這舉目無親的地方,我只有沿路乞討,以此來維持生活,我想起來好不傷心啊。”老漢和他講了半日,覺得他的談吐尚有文采,心地善良,是個有用之才,就慷慨解囊把自己所積累的那筆銀子,全部送給了那個窮秀才,讓他進京去趕考。那秀才千恩萬謝,高低不肯收下老人的銀子,老漢再三勸說,秀才方才收下,又拿出了一部分銀子遞給老漢,讓他留著自己用。那老人又說道:“我既然給了你就是有用的,只望你高中入選,為民做主就是了。”秀才無奈,只得從身邊拿出祖傳紫玉筆架送與老漢,留作以後見證之物。辭別老漢,就匆匆趕路去了。

老漢回到家裡,懶兒子懶媳婦怒問:“你平時回家甚早,今日為何歸來那麼晚?”老漢說明前事,小兩口不聽便罷,一聽怒從胸中起,惡向膽邊生,大罵老漢銀子不給兒子媳婦用,吃裡扒外,心裡沒有兒子媳婦,一怒之下就把老漢趕出了大門。

老漢被趕出門後,四處流浪乞討,衣不遮體,食不飽肚,慢慢的變得失去了人形。這天已是中飯過後還水米未沾牙,正沿街乞討,忽然來了一群富翁子弟,抄著棍子拾起石子,朝老漢打去。正在這時,賣菜小五過來了,他看到一群小孩在欺負老人,便上前喝住他們,可這群頑童並不害怕,轉過身來圍攻小五,把小五的菜單踢翻了,亂踩亂踏,最後一鬨而散。待他再看那老漢,已餓倒在擔子旁。小五忙背起老漢來到了小吃店,淘了一碗開水,慢慢灌給老人喝,老漢醒來,小五又端來兩碗麵條請他吃,老人感動得眼淚刷刷的流了下來。

老人吃過麵條,賣菜小五問起了老漢的身世,於是老人把兒子如何趕他出門的事講了一遍。小五一聽,忙說:“既然如此,那您就收我做兒子吧,我從小就失去了父母,孤獨一人,從此以後,您就是我的父親,我為您養老送終。”老人推辭了一番,最終拗不過小五,來到小五家。老人在小五的精心護理下,很快恢復了原來的神情。老人本是莊稼人出身,一天到晚手腳不閒,小五更高興。那幾分菜田在父子倆勤勞的手裡,種得更好了,綠油油的蔬菜長得非常茁壯,換來了更多的收入。小五父子相依為命,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了。三年以後,小五家買了田,置了地,還做了新房。大家都說小五認了一個爹,得了一筆銀子。

身無分文的老父親,有什麼值得三個兒子爭來爭去?

再說懶老三,好吃懶做,趕走了老人,兩口子只吃不做,屋裡的東西能賣的都賣光了。那懶媳婦受不了這份苦,回孃家去了,懶老三也只有靠乞討為生。一天,來到了一家門口要飯,門一開,他抬頭一看,吃了一驚,原來開門的正是他的父親。懶老三厚著臉皮說道:“爹爹,你怎樣住在這兒呢?”老人這時也認出了他,惱怒的說:“這就是我的家,我現在有了真正的兒子。”老人說完就進屋去了。

懶老三舉目四看,一棟瓦房,屋裡堆滿了五穀雜糧。忽然想到:難怪聽人說賣菜小五拾了一個爹爹,得到了一大筆銀子,原來拾的就是我的爹。當時我爹的銀子並沒有給秀才,原來是他騙了我們,真不該呀,把一大筆銀子送給了門外人。懶老三為了得到這筆銀子,就跑到小五那裡和小五爭爹。賣菜小五怕老漢又欺負老人,所以執意不肯,他們就一起爭到縣衙內來了。

那縣官一聽,正中下懷,忙問老人:“你就說你救了一個窮秀才,有什麼東西為憑證呢?”老人解開衣襟,從懷裡掏出紫玉筆架,向縣官砸去:“這就是憑證!”縣官接過筆架一看,正是舊物重逢,他慌忙走下堂來,衙役們以為縣官老爺受了驚嚇,正要亂棍打向老人,只見縣官走到老人面前,“噗通”一聲跪了下去,連連叩頭,口稱:“父親在上,受孩兒一拜。”老人驚問道:“這是為了何事?”縣官說:“爹爹呀,您讓我找的好苦啊,我就是您搭救的那位窮秀才呀。”

縣官把自己得官後多次尋找老人,由於當時沒有問及老人的姓名,恰在公堂巧遇的事說了一遍。老人聽了很受感動,趕忙扶起縣官,縣官又親自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回到堂上說道:“案情已經真相大白,懶老三虐待親父,誣告好人,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小五救我父親,收養幾年,此恩不小,本官賞你白銀一百兩。”小五忙答:“我不要白銀。”縣官以為小五嫌少,又問:“你要何物?”賣菜小五說:“我只要我的父親。”縣官又說:“我的父親怎能歸你?”小五爭辯道:“不,他是我的父親,你不能奪人之美。”縣官想了想,說:“既然如此,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小五慌忙答禮道:“這又是為什麼?”縣官解釋道:“你要父親,我也要父親,既然這樣,我們為何不結拜成兄弟,共同撫養老人呢?”

小五和縣官一同徵求老人的意見。老人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才是我的兒子啊!不過,你們也不要唾棄那個懶老三,還是給他一條出路吧。”縣官想了想,讓他去餵馬;小五想了想,叫他幫助種菜。為此事懶老三在良心上受到了極大的譴責。從此後,懶老三在小五田裡種菜,再也無臉見他的父親了。

身無分文的老父親,有什麼值得三個兒子爭來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