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不是一種解脫,沒有定力的人只會把自己毀了

我的生活長期日夜顛倒


想想還是發在19樓吧,或許對家長和學生們更有幫助。這篇文章是一個不太好看的反面教材。我的生活沒有什麼別人可以借鑑的東西。只希望前車之覆,後人之鑑,希望大家在出國前有個慎重的考慮,不要盲目跟風而毀了自己,毀了自己的孩子。

現在是本地時間凌晨5:16,再兩個小時就要上課了。長期日夜顛倒,睡覺的時間少之又少,我知道,這樣的人在我的同學中不算少數。

我16歲出國讀書,現在已18歲了。我這個年紀的同學在國內都已經努力準備高考,而我卻仍然在讀高二,逍遙法外。凌晨,我看到校內網上一個朋友說自己沒辦法考進大學,在想要不要出國。我想跟他說,不要,別把出國當做是解脫。

兩年前我來到這裡,踏上這片土地時我就開始想家。可能是因為心情不一樣了,我感覺這個城市破落得像個農村,遠沒有我旅遊時看到的那樣恬靜高雅。我的留學生活開始於一個不太和善的homestay(寄宿家庭),那些日子我已不想再重複,只用三個字來形容——一團糟。

來這裡前兩天,寂寞、無助和思念就一個接一個摧殘著我。跟房東交流上的問題使我對自己的英語很絕望,不能上網也讓我感覺在地球的這一邊孤立無援,甚至連發洩的途徑都找不到。當時就想努力學英語快點融入這個社會。

第三天,語言學校開學了,生活似乎變得有意思了許多。語言學校有入學分班考試,全校四個檔次,我被分在了第三等。進班級看到清一色亞洲人面孔,大家都剛到不久,每個人眼睛都是亮晶晶的,懷揣夢想,對這個城市充滿了期待,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們問老師我們是屬於哪個級別的啊?老師不回答,但後來我們還是知道了,並且很失望。這種失望並沒有持續多久。

有人開始不做作業 整天在唐人街廝混

不知不覺,大家都開始改變,一點一滴,從生活每一處。最初熱情開始減淡,外界誘惑很多,大家又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沒父母約束。漸漸有人開始不做作業,沉迷於網絡;漸漸開始有人逃課,整天在唐人街廝混;漸漸有些人開始揮霍,拿著爸媽的錢過著以前從沒想象過的日子。

女生丟棄了運動鞋,用各種各樣衣服化妝品打扮自己;男生丟棄了雙肩包,開始注意髮型和潮流。

有人完成這個過程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我算是慢熱的。第二個月開始,我不想再做作業,因為做和不做沒有什麼區別,老師不會檢查也不會批評;第三個月,我第一次逃課,在別人的攛掇下;第四個月,我開始改變,買衣服買化妝品,因為我不想被人笑話,說我土。雖然我也知道,我的打扮只讓自己顯得更加怪異;第六個月,我語言學校畢業。

到了高中我也沒有像自己跟自己說的那樣好好讀書,仗著自己讀高一,仍然揮霍金錢揮霍青春。有時我也覺得很窩囊。高中生活相對於語言學校來說單純一些,因為都是通過考試進來的,過濾掉了很多已完全墮落的人。當然,這裡也不缺乏我這樣的人。大家都有個類似的轉變過程,每個人來的時候都懷揣夢想,企圖擁抱希望。就這樣渾渾噩噩地來到了高二。發誓了無數次,成績也上不去。

身邊的每個人彷彿都是珠光寶氣

隨著時間推移,我變得極度拜金。一個女性朋友說過,出國有一點好,就是為我們過濾掉了沒錢男人。別怪她話不好聽,這是事實。身邊的每個人彷彿都是珠光寶氣的,有錢沒錢手上拿的都是名牌。在這種物質薰陶下,我是極其眼紅的。

我從小家教很嚴,家裡有錢也不會讓我拿去追求名牌,這曾讓我覺得很不幸。一年半後,我買了人生中第一個LV錢包。買了之後我還良心不安了一天,但是這種不安很快過去了。之後又是Gucci的包……想想我平時浪費掉的也不少,什麼衣服化妝品。剛來的時候買不下手的東西,後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買了。

像我這樣的人數不勝數。我有時候覺得很內疚,內疚到良心不安,但是又彷彿是愛上了這種揮霍的感覺。

我還算好,錢大多靠省,有的人直接用騙的,或者向父母伸手要。我來時只有不到40kg的行李,但現在,我連搬家都不敢。

出國,其實讓我覺得很絕望。不止是自己,我也看到了更多人的希望在破滅。我在國內時候還是一個很乖的孩子,初中高中都是重點。後來因為一些原因出國,經不起誘惑,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然後我又去影響他人,讓別人變得跟我一樣。

我親眼看著我的一個朋友在轉變,因為我的關係,原本單純的小女生也開始化妝,打扮,逃課。沒錢時就用各種理由問爸媽要。

我跟一個朋友說了這件事,說的時候心裡還挺內疚的。結果她說,這是每個出國的人都會有的過程。

後來我國內一個好朋友也出國了。我記得我剛來時,我還打電話給她哭訴過,她那時很心疼我,但無法理解我的痛苦。後來她走了,剛到也打電話給我哭訴,說自己感到力不從心。情況和我當時一模一樣,而我卻說不出一句話。我也心疼她,但我也知道她很快就會跟我一樣,變得麻木不仁。果然。

如果她在計劃出國的時候告訴我,我會盡力勸她不要。出國不是一種解脫。

我父母看見這篇文章

他們一定會很生氣很失望

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太多太多,原本計劃要跟外國人做朋友什麼的,都成了泡影。不是外國人不友好,溝通是最大問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跟你說一句話你沒聽懂,他會說第二遍,但是兩遍三遍過去了你還不懂,他就不會再跟你說了。

還有文化上的差異,他們覺得很好玩的東西我們覺得很無聊,他們喜歡的東西我們覺得討厭。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外國小孩腦子都有一些問題,他們的生活很單調,經常做一些在我們看來非常傻的事情。

學習上,因為語言障礙,很多原本在國內擅長的東西到這裡都變得很困難。原本以為到這裡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不是。因為交流上的困難,寫作太多(注:大約意指寫作比重高的,對寫作要求高的)的科目並不適合我們。

這不是努力就能改變的問題,文化背景的差異,讓你再努力也沒有辦法考得比外國人好。所以大部分中國人都投入了數學懷抱,包括我這個原本非常憎恨數學的人,也選擇了一堆數學。這時候我又開始羨慕國內的生活,想象著這些課程要是放到國內,那日子該有多愜意?我的成績不算好也不算差。

但是有的人,平均五天有一天不在學校,出勤率低的每週被警告一次,期末考試基本全部不及格。有時候我在想,他們到底是來幹嗎的?同時心裡也很害怕,我怕自己變成這個樣子。

現在高二了,我剛關了燈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想到高考和這個學期末的考試就頭疼。實在睡不著又打開電腦寫這篇文章。

不是沒有後悔過。或許你看到很多人在國外功成名就了回來,你覺得很羨慕。但這只是因為他們成功了,謀得了一官半職;失敗者是不計其數的,只是他們不好意思炫耀不光彩的過去。出國不是一種解脫,它意味著更多挑戰的開始,也意味著你將面臨極大的誘惑。

如果沒有很好的控制力,千萬不要出國,它不是解脫,它會毀了你。

現在是當地時間6:26,我寫完了這篇文章自己都不想再看一遍。我心裡其實很害怕,我怕如果真的讓我父母看見了,他們一定會很生氣很失望。媽媽始終認為我是一個很乖很懂事的孩子,看著自己現在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他們,但是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