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运会丨回归体育的本质

天津全运会丨回归体育的本质

27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幕。与前十二届大不相同的是,本届全运会取消了金牌榜,打破以往“金牌至上”的模式。回归体育的本质。

天津全运会丨回归体育的本质

那么,不看金牌榜,天津全运会,我们应该看什么呢?

第十三届全运会宣传片:不一样的天津与你相遇

1

告别练兵模式,提倡全民共享

本届全运会的最大惊喜之一,就是广场舞大妈等“草根”选手也可以登上全国最大的运动会舞台。

在全运会开幕前,19个新增群众体育项目已展开角逐。在这些项目中,既有龙舟、舞龙、太极拳、国际跳棋、桥牌、健身气功、柔力球等大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也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轮滑、攀岩、航空、航海模型等时尚项目,更有普及度高的乒乓球、羽毛球、马拉松等奥运项目的业余组赛事。

告别“全运练兵、奥运夺金”的定位,天津全运会回归“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初心,成为群众运动健身的舞台。

2

打破“金牌至上”

取消了奥运金牌积分及奖牌榜的全运会,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全运会成绩、金牌榜的排名,曾一度成为一些地方体育部门的“政绩工程”。因“金牌至上”而导致的丑闻严重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取消奖牌榜,无论是各省区市代表团还是运动员个人,都能放下心理包袱,回归体育本身,放手拼搏。

天津全运会丨回归体育的本质

3

从奢华排场到特色温馨

天津全运会提倡“节俭办赛”,杜绝奢华排场,而最为吸睛的开幕式,也是走起“小清新”路线,打造特色温馨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去展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以及体育的元素。

天津全运会特色快板宣传片

这样的场馆布局充分考虑了体育资源的节约和利用最大化,使比赛场馆建设与高校教学、体育训练、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社会参与度。

附:8月28日-9月8日天津全运会各项目赛程

本届全运会共设33个大项、417个小项,总共有约1020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花样游泳、网球、柔道、田径的马拉松等项目的比赛已经结束,其他项目均在开幕式之后举行。


主编丨郁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