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河北專項行動三年嚴查沒商量

5月31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佈會,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趙軍對日前正式公佈的《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進行了解讀。

咋防數據造假?

採樣與分析人員 對原始監測數據真實性終身負責

《方案》對今後三年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作出全面部署。其中明確,2018年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和企業的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實現秸稈禁燒紅外線監測點全覆蓋、重點排汙單位在線監測全覆蓋、重點工業汙染源和危廢管理全流程監管,同時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

為解決“相關部門環境監測數據不一致”“重點排汙單位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突出問題,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公信力和權威性,《方案》明確,準確界定環境監測機構數據質量責任,建立監測數據“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責任制度。

今後三年河北環境監測改革工作目標

■2018年

初步建成覆蓋省、市、縣、鄉和企業的五級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秸稈禁燒紅外線監測點全覆蓋、重點排汙單位在線監測全覆蓋、重點工業汙染源和危廢管理全流程監管;構建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大氣監控指揮系統投入使用;建立全省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範和懲治機制。

■2019年

全面建成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固定汙染源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土壤環境監測網,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實現平穩運行,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和汙染源信息納入管理指揮系統,自然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納入大數據平臺。

■2020年

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障責任體系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完備,河北全省生態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充分發揮作用,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範和懲治機制權威高效運行,環境監測機構和人員獨立公正開展工作,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全面、準確、客觀、真實。

■解讀

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趙軍:河北是全國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省份,已完成環境監測管理事權分級上收,發現並查處了一些干擾監測數據的非法違法行為。

從2018年起,全省環保部門將連續3年組織開展打擊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專項行動,加大對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大對監測設施不正常使用的查處力度,嚴格追責問責。

咋防不當干預?

建通報預警機制 對影響監測質量的行為提出批評

針對一些地方和部門不當干預造成環境監測數據失真問題,《方案》明確,“建立對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通報提醒、預警整改機制,對不能保障環境監測體系正常運行、影響監測質量的行為提出批評併發布預警通知,督促當地政府從速整改”。

《方案》還明確了監管責任——各級環保、質監部門依法對環境監測機構負監管責任,建立聯合監管和檢查通報機制。發現對弄虛作假行為包庇縱容、監管不力以及有其他未依法履職行為的,依照規定向有關部門移送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違規線索,依紀依法追責。

《方案》要求,各地黨委、政府和省直有關部門在3個月內製定專項實施方案,每年12月份向河北省環保廳報送落實情況。

■解讀

趙軍:河北學習借鑑天津等地做法,加大對地方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環境監測考核問責力度——防範和懲治領導幹部違法違規干預環境監測活動有關內容,已納入各縣(市、區)黨政績效考核;在國家或省級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發生或出現弄虛作假、干擾環境監測數據質量行為的,實行一票否決,量化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