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湖南省沅陵县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当城市陷入雾霾的困扰,人类生活被污染的空气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地球之肺”—森林的庇护,森林康养应运而生。湖南省沅陵作为林业大县,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此,通过调研与思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前景

森林康养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沁人心脾的森林空气环境、健康安全的森林食品、内涵浓郁的生态文化等为主要资源和依托,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康体服务设施,开展以修身养心、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活动的统称,对于人体健康具有十分有效的保健作用,具有养身(身体)、养心(心理)、养性(性情)、养智(智慧)、养德(品德)“五养”功效。森林康养作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创意,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是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 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森林康养的发展也呈方兴之势。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台湾及内地一些地方开始规划建立了森林浴场。近年,北京、浙江、黑龙江等地就森林康养相关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森林康养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目前我国还处在萌芽阶段,市场需求广阔,政策支撑有力,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需求方面:一是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旅游市场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观光游—休闲游—度假游”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已开始进入休闲游和度假游的发展阶段,森林康养需求将全面扩张。二是森林康养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而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年需求约为6000亿元,而实际提供的不足1000亿元。三是国人面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中国亚健康人群有7亿人,慢性病患者2.16亿人,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随着人们对保健的日益关注,未来森林保健养生市场巨大。四是人们对森林康养的认可度高,有关调查显示56.1%的被访者最青睐森林养生法,72.8%选择森林保健旅游。五是目前我国全年法定休息日已超过110天,随着带薪年假制度的落实,居民的闲暇时间不断延长,在可支配收入共同增长的情况下,森林康养产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政策支持方面: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养生等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我国“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湖南省正研究制定《湖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建设国际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6个,各类森林康养基地100处,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年吸聚康养人群超过7500万人次,形成全国领先的森林康养产业集群。各种政策利好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二、沅陵县的优势和潜力

(一)自然环境优越。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交汇处,素有“湘西门户”之称,境内生态环境优越,层峦叠嶂,溪水纵横,云雾缭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有林地面积69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5.48%,居全省第一,拥有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沅陵国家森林公园、万羊山省级森林公园等众多景区景点,是“休闲圣地,户外天堂”;沅陵水韵悠长,境内有沅水、酉水两大水系及911条溪河,是休闲、垂钓、度假、养生胜地。境内特色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性特征明显,境内有植物222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种;有动物260多种,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5种,二级保护动物33种,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林业十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碣滩茶、五强溪鱼、湘西黑猪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二)康养资源富集。有关学者研究提出了康养产业的“六度理论”,即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是判断一个地方是否适合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六个重要维度。具体到森林康养,除此之外,负氧度、精气度也是重要的康养因素。沅陵境内五强溪、高滩、凤滩三座大中型水电站形成了独特的库区小气候,这“八度”方面表现良好,具备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良条件。一是温度沅陵年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384.9mm,年均日照时数1347.3小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夏秋两季气候凉爽宜人,特别适合保健养生、休闲度假。二是湿度,沅陵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人体感觉舒适,有利于健康。三是高度,沅陵平均海拔在420m左右,非常适合休闲养生居住。四优产度,沅陵有生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盛产茶叶、油茶、板栗、湘西黑猪、蜂蜜、山鸡、五溪鱼等特色产品,农产品优产度达到85%。五是洁静度,沅陵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适合呼吸系统病患者静养。六是绿化度,沅陵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化率达98%。森林覆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七是负氧度,即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浓度,重点林区中负氧离子平均超过3.9个/cm3,养生保健效果十分明显。八是精气度,即森林中存在的植物精气状况。森林广布柏木、马尾松、香樟等主要树种,其散发的植物精气具有特定保健功能,为森林浴等保健项目开发提供了优质场所。 (三)人文底蕴深厚。沅陵历史悠久,战国时期楚置黔中郡,汉高祖5年置县,距今两千多年历史,历为郡、州、路、府、道和湘西行署治所,曾是大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境内有新旧时期黔中郡遗址、“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典故出处二酉文化圣山、唐代龙兴讲寺、明代虎溪书院、明代辰州三塔、湘西剿匪纪念园等历史文化遗存百余处;孕育了盘瓠辛女传说、辰州巫傩传奇、佤乡族群之谜、黔中郡之谜等神奇传说;沉淀凝聚了辰州傩戏、沅水号子、沅陵山歌、狃花文化、传统龙舟赛等这些璀璨的民俗文化。“辰州傩戏”、“沅陵传统龙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区位交通改善。沅陵地处怀化、吉首、张家界、常德四大地级城市几何中心,是全省打造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战略和张家界南线战略的重要节点,距省城长沙只要3个小时,2小时经济圈内有高速4条、机场4个、高铁站5个,随着沅辰高速、张新高速的规划建设,以及县“两桥一路”等交通网络的日趋完善,沅陵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日益显现。

三、思考建议

森林康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朝阳产业。沅陵县发展森林康养经济宜立足亚健康这一基础市场,积极拓展银发这一潜力市场,依托原生态文化、原生态林溪及后发优势,结合古老的养生方法,确立围绕“生态文化”的“康体养生”差异化发展的战略定位,按照“目标明确,分步实施”的原则,构建集观光、度假、养生、运动于一体的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体系。 1、强化顶层设计。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领导机构,发挥统筹、领导及协调作用,落实规划、项目政策等重大问题的综合协调。各部门、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从上至下良性互动,合力推进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二是要确立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地位。及时编制《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将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级、各部门的年度重点工作。 2、强化品牌打造。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有林场等为核心,统筹财政资金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规划建设一批具备森林休闲、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森林康养基地,精心打造借母溪疗养、养老、休闲基地,齐眉界白水溪、甘溪洞穿越探险基地,杜家坪岩湾瀑布群休闲、疗养基地,齐眉界蜂子洞原始森林群落教育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3、强化政策扶持。一是要完善政策机制。研究制定与发展森林生态康养经济相配套的产业促进政策、封山育林政策、用地政策、税费扶持政策、投资金融政策、招商引资政策等,建立健全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要完善投入机制。推进多渠道融资,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4、强化基础配套。加快构建全域大交通体系,统筹城乡路网、电网、水网、气网、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内部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森林康养基地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配套,完善无线网络、宽带网络等通信条件,增强森林康养基地的可进入性和吸引力,不断扩大客源市场规模,优化客源市场结构。 5、强化宣传营销。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全方位、大力度宣传沅陵,使“休闲圣地,户外天堂”深入人心。聘请专业形象设计机构,结合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发展前景,对沅陵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进行设计。选择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产品或服务,打造沅陵名片。积极创建“低碳示范城市”、“森林生态康养示范城市”和“中国最佳宜居城市”,不断提高沅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森林生态康养经济加速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