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的紅外人臉識別與普通的人臉識別是一樣的嗎?

愛爾蘭152976567

這方面來說小米的優勢是

更安全、更快捷和適用於更多環境下的人臉解鎖能力。小米8的前置面部識別是基於紅外照明元件設計的,這和國內以前產品中所說的面部識別解鎖是有所不同的,以前的人臉解鎖是基於前置攝像頭識別用戶頭像並存儲數據,當下次在使用解鎖的時候會和存儲的數據進行對比並依賴內置的算法進行識別後解鎖,這方面的安全性不必多說,既然是依據攝像功能,識別起來很機械,只要是用戶的頭像幾乎都能解鎖手機,而且在暗光環境下時無法識別用戶頭像的,有很大的制約性。所以以前的面部識別解鎖只能說是機械性的依賴手機內存儲的數據和算法機械的解鎖,而小米8則是有紅外元件發射紅外光依據反射客戶紅外成像完成解鎖,速度更快識別度更準確,安全性也更高。因為生物都會反射紅外光,而非生物則是在沒有熱源的情況下無法反射紅外線,這方面來說就大大提高了識別的安全性,再加上內在算法的優化,大大增加了手機的安全性和識別的準確率,即使在暗光的環境下依舊是可以準確識別用戶,快速解鎖。


雞蛋科技

同樣是人臉識別解鎖,不同手機不同方案差別還是相當大的。

iPhone X上的FaceID是目前水平最高的,應用了原深感攝像頭系統,精度高,安全性好,別說照片和視頻,甚至雙胞胎也很難騙過,化妝帶帽子留鬍鬚也能識別,而且無論外部環境多惡劣,比如陰雨、深夜,也都能正常使用。

現在安卓手機上的幾乎所有人臉識別,都是基於前置攝像頭人臉拍照啊,加上一定的軟件算法來識別,主要是ArcSoft虹軟和Face++曠視,只是通過自然光檢測一定數量的特徵點,匹配就能識別解鎖。

這樣的方案,如果環境不好,或者人臉有些變化,都很難識別出來,安全性也一般般,說白了就是個可有可無的體驗性功能,在不方便使用密碼、指紋解鎖的時候,多一個可選途徑而已。

小米8的方案是紅外人臉識別,在屏幕劉海中隱藏了很多元件,尤其是新增獨立的紅外相機、紅外照明元件,能夠有效進行活體檢測,提供更安全的人臉解鎖,並且全黑環境也能疾速解鎖。

紅外技術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最大特點就是即便在黑暗的環境中,也能進行檢測,這就不像一般的人臉識別,到了暗光環境中就抓瞎了。

這種設計也是小米8使用了劉海屏的原因之一,但是對於劉海屏,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只能說iPhone X太強了,大家都在跟,小米也沒能例外,確實很遺憾。

另外,小米8標準版沒有屏幕指紋,仍然是後置指紋,依然被不少人吐槽,只有小米8才是屏幕指紋,而且是全球首個屏幕壓感指紋識別,只是探索版註定了不好搶啊。


快科技問答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在普通人臉識別和紅外人臉識別之間的科技含量不是一個等量級別。

傳統的人臉識別技術主要是基於可見光圖像的人臉識別,這也是人們熟悉的識別方式,已有30多年的研發歷史。但這種方式有著難以克服的

缺陷,尤其在環境光照發生變化時,識別效果會急劇下降,無法滿足實際系統的需要。

小米8的誕生意味著手機功能的又一次革命,僅就其紅外線人臉識別是名副其實的黑科技。

一、新增獨立紅外鏡頭及紅外照明元件,構建人臉4096個特徵緯度,進行高精度智能匹配。

二、紅外人臉的解鎖方式,還能有效避免照片、視頻等假體攻擊,提供更安全的人臉解鎖方案。

三、人臉識別有效突破環境的限制

小米8解鎖不再受光線影響,全黑環境下也能疾速解鎖。

四、紅外人臉識別的優勢

紅外人臉識別可以克服光線變化的影響,具有主動性,在精度、穩定性和速度方面的整體系統性能超過三維圖像人臉識別。

紅外人臉識別具有抗干擾性強、獨立於可見光源、防偽裝、防欺詐等優點,這使得紅外圖像人臉識別可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可見光人臉識別技術的缺陷和不足,這必將是未來手機人臉識別的必然趨勢。


唐氏二少

雷軍在發佈會上說小米8是首臺安卓採用的3d結構光解鎖,和之前蘋果x是一樣的,所以在發佈會上不難看出小米8的劉海和蘋果x差不多寬,裡面塞滿了元器件,並且在發佈會上也有在黑暗中面部解鎖的視頻,看起來很快啊,但是普通的面部解鎖基本就只是把臉部各個特徵記錄下來,並沒有那麼高端的樣子😂😂😂


龍貓兔工作室

其實原理一樣,人臉識別都是通過前置的圖像採集採集到圖像,然後識別。只是使用的光線類型不一樣。

普通的人臉識別成像就是有充足的光線,然後拍照進行識別,但只使用平面攝像頭無法做測距,所以識別很容易被欺騙。

小米紅外方案就是由左手的紅外攝像頭採集圖像,估計是黑白的。然後右手側的泛光照明元件提供紅外光線,效果就是開燈但是因為發出的是人體不可見光所以不會刺激人的眼睛。接下來點陣投影器投出跟泛光照明元件不一樣的不可見光,然後反射的光線讓紅外相機採集到,然後進行人臉識別。

整套技術方案基本跟蘋果一致,那麼紅外相機估計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另外人臉識別算法是需要積累學習的,蘋果通過大規模應用目前積累經驗還是比較領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