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魯迅先生說《紅樓夢》:

“經學家看見《易》,

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

革命家看見排滿,

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吃貨看到食譜……”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紅樓夢》裡,

有各種吃:吃餅、吃糕、吃菜、吃飯、吃茶、吃酒、吃藥……

各人都吃:老太太吃、小姐們吃、老爺吃、公子吃、丫鬟吃

……居然,神仙也要吃——

故事開頭,一僧一道跑到甄士隱的夢裡,笑談了神瑛侍者灌溉了絳珠仙草,絳珠仙草修煉成女身,神瑛侍者思凡,絳珠仙子便也下界,以淚報灌溉之水。

書中提到:絳珠仙子是要吃東西的——

“飢則食蜜青果為膳,

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

可以說,

神瑛侍者灌溉了絳珠仙草;

蜜青果和灌愁海養育了絳珠仙子。

設想一下:

一個美麗善良的仙子,渴了喝點水,餓了吃點果子,

吃飽喝足後,為水拂去落葉,為果樹捉下小蟲,

滿足地說:“謝謝你們賜予我的美味,你們養育了我,就像我的父母一樣,有機會我一定做你們的女兒。”

一天,她要走了,去還淚,

蜜青果、灌愁海水捨不得她,

於是他們一起下凡了。

“不知過了幾世幾劫”

灌愁海水成了紅塵裡的林如海;

蜜青果成了塵世間的賈敏;

(在書的第二回賈雨村和冷子興的談話中,

便知道林黛玉把“敏”字都念做是“密”字,

密和蜜的讀音是一樣一樣的。)

絳珠仙子就是林如海和賈敏的女兒林黛玉。

絳珠仙子下凡後開始還淚之旅的第一步,

便是報灌愁海水和蜜青果的養育之恩。

灌愁海水——林如海,

應是不少少女的“春閨夢裡人”吧?

典型的“三好男人”——

家世好:生於“鐘鼎之家”“書香之族”;

讀書好:“前科的探花”(全國高考第三名);

官運好:先是“蘭臺寺大夫”(據說是國家圖書館館長),

後是“欽點巡鹽御史”(據說是鹽業公司總經理)。

這樣的如意郎君,

蜜青果——賈敏完全配得上。

她是千金小姐,

從王夫人口中,我們得知

“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

是何等的金尊玉貴。”

她是賈府的掌上明珠,

賈母對黛玉說,

“我這些兒女,所疼者獨有你母。”

婚前的蜜青果,

那真正是泡在蜜罐罐裡面的果果兒吧?

婚後,從林如海的介紹上看,

這個有權有錢有腦的富家讀書公子“有幾房姬妾”

(自帶彈幕性質的脂硯齋甲戌側披是:“帶寫賢妻”。

如果不賢,哪裡容得下姬妾?不是一房、兩房,是幾房啊!)

從賈雨村口中,我們得知“必不凡”。

從全書的目錄看,在前八十回裡,

這場大悲劇中先先後後去世的人物,

賈敏排在第一,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實際上從林黛玉的母親開始,

便開啟了悲劇大幕。)

前八十回目錄中其他人去世所用的詞是:

秦可卿、金釧、賈敬——死、

林如海——捐館

秦鍾——夭、

尤三姐——歸地府

尤二姐——自逝

晴雯——夭

……

而給賈敏配上了“仙逝”一詞。

這暗藏了作者對賈敏多少獨特的尊重啊!

當時,鳳冠霞帔,花轎紅燭,

千金小姐嫁給了富家公子,

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生活得幸福嗎?難說。

從兩人的名字來看:

灌愁海水,這愁字,可能說明林如海有滿腹的愁腸吧?

蜜青果,這青字,可能說明賈敏的內心也是酸澀的吧?

“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是童話故事裡結尾才有的;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紅樓夢》裡是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紅樓夢》不曾饒過哪個女人,賈敏不會例外。

有一次,黛玉的丫鬟紫鵑對黛玉說過這樣一段話:

“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

雖未指名是誰誰誰,

但聽起來,這“公子王孫”“天仙”這些字眼刺耳不?扎心不?

為了這話,在那個漫漫長夜裡,

孤苦的弱小女孩想著自己、想著父母“泣了一夜”。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還有一次,紫鵑試探寶玉說林家要接黛玉回蘇州,

寶玉狂性大發,賈母安慰寶玉時說:

“林家的人都死絕了”

“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

這是對林家有這多少怨、多少恨啊!

一僧一道曾說過,這紅塵中是

“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樂極生悲”“萬境歸空”

甲戌側批:四句乃是一部之總綱。

(想來吃東西也無外乎這四句:

本是美味,總有人根據自己的口味說鹹說淡、說油說幹,總有不足之處,可謂“美中不足”;

一道美食,從食材的播種飼養、收穫宰殺、加工製作到入口,是一個漫長複雜的過程,可謂“好事多魔”;

吃著吃著,吃高興了,吃多了,吃得拉肚子吃出三高,可謂“樂極生悲”;

吃完了排洩完,可謂是“萬境歸空”)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其實表面上看林、賈兩家應是互相敬仰、相處融洽的,

否則,賈母不會把自己最疼的小女遠嫁到蘇州去。

從賈政為賈雨村復職的事積極運作來看,

如果林如海與賈家的人相處不好,

他就不會託賈政“周全協佐”;

也不會在外人面前把賈政誇得一朵花似的:

“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

另一方面,賈政是很給這個妹丈面子的,

才使賈雨村由當時弄得“龍顏大怒,即批革職”,

到後來“不上兩個月,擇日上任去了。”

在表面光鮮的生活下,黛玉是格外的孝順。

報恩,當然要做個聽話的乖寶寶。

黛玉是父母的小棉襖,

才使得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林黛玉被當兒子養,“假充養子之意”

書中還有個當兒子養的,是王熙鳳。

當兒子養,無非是想要把自己最得意的傳給她,

所以王熙鳳學會了殺伐決斷,

林黛玉學會了讀書、做學問。

林如海去世後,鳳姐向寶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

這次“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

一個“又”字,這說明初次入賈府是帶了許多書籍的。

所以,劉姥姥見了黛玉的房間說,“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

別看黛玉初進賈府“只帶了兩個人來”,

她只是打算短暫的住,就像去上個學、出個門一樣隨便。

她平時上學時,都有“兩個伴讀丫鬟”。

“伴讀丫鬟”,在全書中,只有黛玉這裡提到了,

剛開始薛寶釵想入宮,

是“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

跟公主郡主當伴讀。

(其兄薛蟠打死了人,

誰不怕這樣的人家會帶壞公主郡主們,

這落選是自然而然的。)

賈家的迎春她們也上學讀書,但沒提到專門的伴讀丫鬟,

黛玉初進賈府時,提到

“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個教引嬤嬤,除貼身掌管釵釧盥沐兩個丫鬟外,另有五六個灑掃房屋來往使役的小丫鬟。”

後來,賈府逐漸衰下去,

“通共每人只有兩三個丫頭像個人樣”,

像個人樣的不多,能伴讀的是沒有吧?

由此可見:林家的家境不比賈家差;

黛玉在林家的待遇不比迎、探、惜在賈家的待遇差。

教育一定要是一個肯教、一個肯學,

這裡是父親肯教、女兒肯學;

到後來香菱學詩,也是黛玉肯教、香菱肯學,

想來黛玉教香菱寫詩時,方法都是一套一套的。

可能也是學霸老爸林如海教黛玉作詩的方法吧?

林如海不光自己教,還請人來教,

“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

其實,讀書識字,對一個探花來說根本不在話下,

為什麼還要另聘教師來教?

一是林如海當著大官,公務繁忙;

二是家裡有幾房姬妾,家事繁忙。

即便是如此,還是得空就教。

就連一些生活細節,

都教育到細緻入微的地步了:

“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

而黛玉和母親,

母女二人經常在一起家長裡短地聊天說話吧?

經常會說起賈家的情況、說起王熙鳳、說起賈寶玉來,

“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

“曾聽見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的,學名王熙鳳。”

“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

(憑著賈敏對寶玉這樣的評價,如果賈敏活著,是不可能讓黛玉嫁給寶玉的。)

《紅樓夢》中絳珠仙子的“套餐”告訴你:黛玉還淚前,先要做

黛玉對父母的教誨都記在心裡,

時常都記得。

這真是很難得。

後來,賈敏一病而逝,

林黛玉則“侍湯奉藥,守喪盡哀,”

再後來林如海身染重疾,寫信接黛玉回去,

直到最後賈璉帶了黛玉同送林如海靈到蘇州,

想必也是“侍湯奉藥,守喪盡哀,”

連寶玉都為黛玉擔心

“了不得,想來這幾日他不知哭的怎樣呢。”

至此,黛玉對蜜青果和灌愁海水的養育之恩已全部報完。

這才是為人子女報恩的正確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