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秦東向鴻茅藥酒致歉:為何“主場”變“客場”?耐人尋味

——鴻茅藥酒與譚秦東和解:與千千萬萬消費者能和解嗎?

文/馬進彪

譚秦東向鴻茅藥酒致歉:為何“主場”變“客場”?耐人尋味

自譚秦東的境遇在媒體曝光後,就引發了社會對此事諸多環節的熱議,在不斷的發酵中,人們從公民的權利議到了社會的法制,又從企業的強勢議到了地方保護的影子,而在這個遞進式的發酵過程中,譚秦東得到了輿論的同情,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譚秦東想繼續按著既有的方向將此事進行下去,那麼主動權一定會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且,已經有諸多律師及機構公開表示,願意幫助譚秦東在法律的軌道上走下去,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討回一個公民的公道。

可以說,如果譚秦東願意的話,後面續集就是他的主場,當然,後面的續集會更加精彩,因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符合社會討回公道的共有心理,而且,也會對譚秦東更加有利。

然而,譚秦東卻表示,他於2017年12月19日在“美篇”個人主頁上發表《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一文時,使用了“毒藥”作為標題,主要是想用這種“抓眼球”的方式吸引讀者。他承認在標題用詞上考慮不周,缺乏嚴謹性。他本人深表歉意,同時希望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諒解。

至此,譚秦東莫明其妙的大反轉,出讓了自己的主場位置,令人不解地將自己變成了事件的客場,其間到底發生過什麼,這很耐人尋味。

由此可以看出鴻茅藥酒已經迫不及待並“當仁不讓”地尊坐於主場的席位上了,但這樣的大反轉,很是令人不解,正如大量網友發貼時所問:到底是譚秦東該向鴻茅藥酒道歉,還是鴻茅藥酒該向譚秦東道歉?

誠然,從法律角度講,當事雙方只要有共同的意願,就可以達成和解,這是法律所倡導的底線形式,因而,對於雙方和解的意願,應當給予充分的尊重。但是,這件事並不僅僅是他們雙方的事件,從社會意義上說,這件事已經具有了社會的公共屬性,它如何結局,除了譚秦東的個人意願以外,還有著必須考量的公眾意願。因為在社會環境中發生了這樣的事件,其實這裡面有著每個人的影子,今天發生在譚秦東身上,明天就可能發生在“譚秦西”身上,每個人都難以獨善其身。

因而,當事雙方達成和解,從小角度上講,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但從大角度上講,則必須釐清一個根本問題,即到底是譚秦東該向鴻茅藥酒道歉,還是鴻茅藥酒該向譚秦東道歉?否則,看似表面上的問題解決了,但其實,它只會使社會共同意願受到無厘頭的傷害,而這,反倒成為了一種具有公共屬性的心理陰影。換言之,鴻茅藥酒可以與譚秦東達成個人和解,但鴻茅藥酒的不實廣告已經做了那麼多年,而這,能與千千萬萬的中老年消費者和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