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寫短篇小說的時候是一氣呵成,還是會先打草稿後反覆修改?

左視覺丶Left

寫作的方式有多種,是一氣呵成,還是先打草稿反覆修改,是個人習慣所致。

有的人寫東西,是無法使用電腦的,他要一個字一個字用筆寫下來,再修改,然後打到電腦上。有的人操作不好電腦,還要請人打字,這樣做的,一般是年齡偏大的文字創作者。

而有的人卻習慣於網上創作,尤其是如今的網絡小說寫手,電腦是創作的必由之路,他們根本不用打草稿,一個晚上噼裡啪啦,一篇小說亮麗出臺了!

我讀過作家路遙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說的就是自己在寫作《平凡的世界》的情形。

《平凡的世界》儘管是長篇小說,不是題主說的短篇小說,可是就寫作模式來說,我們可以拿來借鑑。

這部小說凝聚了作家路遙人生裡悲壯的心血,他用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才換來《平凡的世界》這部作品的美麗綻放。

據路遙記載,他寫小說的創作時間,主要是晚上,他會一直伏案筆耕,一寫就到天明,困極了,就靠香菸和咖啡提神,別人起床他才入睡。早餐當然就不吃了,中午醒來吃點饅頭、米和湯鹹菜,很多時候他一天只吃中午一餐。

在路遙去世前一年,他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鉅著《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由上面可知,作家路遙的創作,和電腦無關,全靠筆寫。而且他生活中幾乎沒有真正的早晨,早晨都從中午開始。

路遙的創作是苦行僧式的,他的理想和社會使命感,提醒他自己要完成寫作上的超越,他用他的不輟筆耕做到了,卻同時失去了健康和生命,真是令人唏噓。

我以為,無論是筆耕還是電腦錄入寫作,無論是直接一氣呵成寫作,還是打腹稿或草稿,依據自己的習慣就可以。重要的是,寫作的同時要保持健康的體魄。

畢竟,身體才是寫作的本錢。(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關注蘭闍讀書,我們共同交流和感悟吧~


蘭闍讀書

作家類型大體可以分為兩類:老天賞飯型和後天努力型。寫短篇小說需不需要打草稿,首先要看你屬於哪種類型的作家。

老天賞飯型即才華橫溢型,他們可能沒有系統學習過寫作,也不懂寫作的流派、技巧、理論,但能提筆生花,出口成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類型。這類作家如王爾德,他曾自稱“除了才華,我一無所有”,一生留下了很多佳作;再如花間派詞人溫庭筠,人稱“溫八叉”,據說能“八叉手成八韻”,即做八次拱手的時間就能寫16句好詩;又如《傷仲永》裡描寫的幼年仲永:“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這類作家,贏在才氣,寫文章作詩只是把腦袋裡的東西落實到文字上,再稍微潤色一下而已。

而後天努力型的作家佔了作家群體的大多數,他們貴在勤奮,雖然也有一定的文思才學,但僅靠此是不夠支撐寫作生涯的。比如網絡小說家唐家三少,若干年不斷更,哪怕快病死了,堪稱網絡小說業界勞模,也是作家排行榜第一的男人。

其次,要了解短篇小說的特點。茅盾在《試談短篇小說》中說:“短篇小說主要是抓住一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生活片斷,來說明一個問題或表現比它本身廣闊得 多、也複雜得多的社會現象的。”短篇小說雖然篇幅短小,情節簡潔,人物集中,但不代表就可以一氣呵成。短篇小說需要作家選取和描寫經典具有代表意義的生活片段,鮮明地刻畫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要能夠反映一定的社會生活問題。並且,越是篇幅短小,越是每個字都要推敲,多修改常潤色,才能成為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樣子。

所以,大部分的作家,在創作短篇小說的時候,或者說創作任何作品的時候,都是會打草稿的,只不過每個人的形式不一樣,有的人是列大綱,再補細節;有的人是先描寫細節再調整在文中的位置。其實不管作家以怎樣的創作習慣去書寫,讀者只在乎有沒有讀到讓人思考的好作品,創作的背後被不被人知,不太影響作品的表達。


熊吉吉吉吉吉吉吉吉吉

寫作並無定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每個作家都有各自的習慣。有的作家在寫之前喜歡構思的周到、嚴謹,然後一氣呵成。我記得閻連科年輕時寫小說,趴在桌子上,一天就能寫完一個萬字的短篇。完成之後,他除了修改一些語句與錯字之外,就不再大修改。

有的作家在寫作之前,可能只有一個開頭,並沒有想明白整篇小說的情節走向,只有不斷地修改過程中完善小說。比如說海明威,他每天規定自己寫多少字,一旦完成目標,不管是狀態多好,就從打字機前離開,不再寫作。剩下的工作,就是對已完成的文字進行修改與調整。

就我個人來說,我喜歡海明威式的寫作。我最沉迷寫小說的時間,是在讀大學時。那時,我每天寫一千來字。一個萬字短篇,需要十天完成。此後,再進行修改與調整,又要花去十天左右的時間。基本上我是半個月完成一篇短篇小說。到了現在,我的寫作習慣保留下來。在寫評論時,我一天只寫五六百字,有時可能會更少。

短篇小說是藝術品,需要以匠人的精神去打磨。它不像長篇小說,有那麼多的文字去表現人物,所以必須在有限的文字裡向讀者出傳達出最有效的信息與細節。所以,寫作速度快的作者,也許他一天能完成初稿,但後續的修改與調整,必然是不可少的。

總而言之,選擇哪種寫作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寫。一天寫五百字也好,一天寫三千字也好,只要堅持下去,寫作能力總會提升。寫作最怕的是不去動手,而花大量的時間在猶豫以方法來寫。


王輝城

這個問題要看作家的寫作習慣和寫作過程是否順利。有的作家靈感來了,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拈筆一氣呵成。有的作家先列提綱,再補細節,反覆修改者也不乏其人。

我認識一個作家,寫作從來都是在深夜,凌晨才睡覺,而且作品個個出彩,書是一本接一本的出,幾乎無修改。

而我本人寫東西一般是一氣呵成,修改、補充的時候也不少。


自由的因子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做法是怎樣?我說說我的吧。

我都回答是,看心情。是不是很驚奇呀。

我主要的寫作都是寫一些文章,隨筆類散文,評論類雜文。小說較少,我就只談談寫小說。

我一般情況下,寫一篇小說常常會打腹稿,構思很久。我不喜歡對一個故事一直想並且一次想很久,我喜歡偶爾想一下,慢慢構思,慢慢去補充所想。有時候還會忘了之前想的,只能打開閃念膠囊回憶,然後重新慢慢構想。

當我把一篇小說的大致架構想清楚了,然後就是查找資料,學習瞭解一些想法的相關書籍和文章。想和查找資料學習,一般情況下都是同時進行的,邊想邊學。

簡單的說就是。我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來構思,然後用一些相對富裕的時間來查找資料學習。這就是我寫一篇小說大致的過程。

到了我認為差不多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寫。寫完我一般就不會更改了,即使更改也只是更改錯別字。我就是這麼一個對自己寫作沒有要求的人。


隔壁牆頭的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