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感覺到越成長越孤單?

今宵酒醒何處2018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童麗: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裡會覺得越來越孤單是普遍現象。

小的時候呢,有很多的小夥伴一起無憂無慮的玩耍,學習,探索這個世界。但是成年了之後發現可以談心的朋友越來越少,可以分享喜樂的知音越來越難找,這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這大抵是由人成長階段的特性來決定的吧。

人的成長過程,其實是一個追求群體一致性到尋找個體獨特性的過程。

比如媽媽和爸爸這個發音,全人類的語言幾乎都一樣,幾乎不用教就可以發出這個音,因為嬰兒期時我們需要存活和從父母那裡獲得安全感,天生就要會。 後來長大有了社會活動,我們總是希望跟別人一樣,一旦發現有差異就會覺得不安和不被集體接納,這其實是那個成長階段我們有了社交和歸屬感的需要。只有在跟大家一樣的環境裡,我們才會感到存在和被接納。一些單親孩子在小學時被排擠或者自尊水平不高的現象可能正是由於這個群體成長階段的特性。

但到了青春期,我們開始思考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開始經歷心理獨立的特殊時期,追求個體的差異化和用對抗來表明我是獨立的我。

我們會發現那個年齡段的孩子會很叛逆,越不能做什麼越要去做,奇裝異服、特立獨行。 正是經歷了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個性,人生觀、世界觀或價值觀,進入各自的成長方向和人生規劃,開始經歷我們的成年期,這個時期追求價值感或者使命感成為我們的重心。

成年後,我們會發現幾乎沒有一個人是跟我們一樣的。生活中能夠交心,相談的人越來越少。有的時候寧願一個人吃飯睡覺、看電影、散步,或一個人自說自話也不願去輕易的打破各自的自我界限,感到越來越孤單。

孤單確實不是一個讓人舒服的體驗,但它也讓我們有了獨立的空間和時間,去思考、工作,有了尋找愛情和伴侶的需要和追求事業成功的動力。 孤單的感覺的確不爽,但它的出現如同我們的成人禮,既然成熟了,要麼去工作!要麼去表白吧!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孤獨感是當今社會的常態化,也是所有人的共鳴:你為什麼孤獨感越來越重,不是因為成熟,也不是因為獨立,反而恰恰相反,你只是“面對生活更加無力事從了,面對人與人間、事與事間,更加無法理解了”:


越成長越孤單,這種孤獨感:不是你太成熟了,更不是你越來越獨立,恰恰相反,是你面對人與人間、事與事間更加無法理解了;面對生活到你更加無力事從了。



1、當我們越來越長大,我們就越來越無法理解很多人與人間,事與事間的道理和邏輯了:比如上了大學沒有榮耀感了,大學畢業就失業了、窮人家庭越來越頂著壓力讓孩子上大學,而有錢的家庭卻對孩子上不上大學感覺無所謂;有些事情看是對的,卻被認為是錯的,而有些明明是錯的,卻被說成對的……


2、越來越多的不理解了!為什麼很多人竭盡全力,吃遍了所有的苦仍然還是個窮人,為什麼有的人輕輕鬆鬆就成為富人;為什麼動動口的人就大賺特賺,為什麼腳踏實地吃苦的卻連收入都沒有保障?


3、為什麼我一片好心卻時時受傷?為什麼我明明愛一個人,卻被對方嘲笑,為什麼嘲笑、冷漠、輕視、打擊、謾罵,而我們卻根本不認識對方,並沒有傷害過誰?當我們越來越長大時,我們發現:我們之前所堅持的原則全是“無用”的,但“新的原則”我們又一時無法形成;

其實,社會越發展,人類的孤獨感就越強烈:人類最好的溝通對象不是‘人’,而可能變成“機器”,因為面對智能機器人,我們會更加有安全感,對方也會更加“願意接受傾聽”


人與人間的交流充滿危機,也更充滿危險,也需要大量的‘成本’:




親愛的網友們,有孤獨感就對了,證明咱們還“活著”,證明我們還是一群有思想的人:


看,那些《烏合之眾》,雖然當面一派你好我好大家好,聊著閒話,嘮著虛嗑,企不知背後裡相互謾罵、打擊、嘲笑的不都是這一群人嘛?


所以,有孤獨感的人更加有思想,也更加優秀:精英的都是孤獨的!偉大的都是“冷漠而孤獨的”




孫洪鶴

從小我成熟挺快的,在這複雜的人際交往中,有時付出很多,得到的卻很少,心裡有時也不平衡。後來逐漸明白,一個人並沒有十全十美。儘管人人都想完美,但“金無足尺,人無完人”。我的理念一直是沒有朋友,就沒有自己。


有錢了,也不會瞧不起人,沒有錢,我的朋友也不會看不起我,我也不孤單。也許有些人有了成功,就自大妄為,瞧不起別人,一來二去,身邊的人漸浙少了,感到很無聊,很孤單。


人活一世,要懂得付出與回報,得與失的道理。這樣你才感到很幸福,不孤單。


AnYuBao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多年以後,不安和疲倦充滿了你雙眼,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最好的詮釋,小的時候渴望長大,長大後又很害怕,因為長大後沒有那麼單純了,什麼事都想的多了,在看清這個世界的一些套路,看清身邊的人為了利益一個個都變的那麼虛偽後,我們就在心裡設了一道防線,把自己的心偽裝起來,不喜歡什麼事都告訴朋友,遇到不開心的,自己一個人躲起來,靜靜的,明明知道這樣會越來越孤單,但還是會這樣做,想像小時候那樣,天真,單純,發現自己根本做不到,現在的社會,充滿了競爭,充滿了猜疑,每個人都過的很累,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著,其實並不是越長大越孤單,只是在我們累的時候,更懷念小時候,回想那時候的自己,每天都過的很輕鬆,無憂無慮的,沒有這麼多的煩心事,現在的我們經歷的太多,看到的太多,有的時候甚至對這個世界很失望,覺得這個世界是那麼的虛偽,不願把心交給別人,也不願向別人傾訴,好朋友也不那麼交心了,慢慢的就會覺得自己很孤單,其實這一切都是每個人的心理原因,打開心門,放下心裡的防線,用真心去對待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會感到孤單。


用戶282064615

孤單

成熟

獨立

看到這個問題確實有些感慨,每個人都說童年的記憶,童年趣事,童年的樂趣,人只有在童年才感覺到歡樂,長大後真的不好玩了,人這一輩子不容易,經歷的事情太多了,酸甜苦辣,人生百態。我覺得還是有環境的問題也有自己成熟獨立的關係,下面我就自己的感想說說: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0a00073c2b5f829382\

鐵騎羅山

以前沒有感覺,小時候總希望自己快點長大然後實現經濟獨立,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人干預,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實際情況就是越長大越孤單,主要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所承擔的責任越大,往往遇到困難時沒有人幫你,一切都是靠自己,慢慢的學會了獨立承受,學會了孤獨,從成家,生育,事業等等方面都得操心,永遠告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代,這是所有人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阿良38072

其實不是孤單,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更清楚自己的生活條件以及生活目標,不再像年少時候的“一幫哄”。

自己清晰的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後會有所選擇的避開與自己生活節奏背道而馳的人或事,那麼就產生了題主所說的孤單,因為生活從面性變成線性。

所以這足以說明自己形成了完整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那麼這絕對是成熟的表現。那麼有自己獨到對人或事的見解的時候,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能力必然也會提升,所以也一定會更加獨立。

成熟了,獨立了,但不是孤單了,而是讓自己活的更自己了,更適合自己的想法的一種生活節奏,縱然偶爾有無聊孤單的時候,也絕對是比什麼都要做,什麼都“大幫哄”要利大於弊的多。


北風嚎叫

肯定感覺到孤單啊

第一 現在社會不像以前可以完全袒露自己的內心

第二 隨著年齡的變大知道自己的感受別人不一定會懂 每個人都不容易而且都不喜歡給帶來負能量的人

第三 現在剩男剩女好多,很多在該有伴的年齡卻沒有伴侶

第四 社會節奏快,每個人都比較忙,但每天能夠關心到自己的人缺很少,時間長了累了心裡難免不覺得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