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訪龍曉華:湘西將寫好“綠色文章”打造精準扶貧“升級版”

湘西,是文豪沈從文筆下“美得讓人心痛”的地方,因地處武陵山連片特困地區,亦成為“窮得讓人揪心”的地方。“打好脫貧攻堅戰,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消息令湘西州州長龍曉華代表信心倍增。

龍曉華說,湘西州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要以精準扶貧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增強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緊迫感、責任感,以打硬仗的勇氣、啃硬骨頭的決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毅力,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

北京專訪龍曉華:湘西將寫好“綠色文章”打造精準扶貧“升級版”

過去五年已脫貧49萬人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形容湘西最恰當不過。隨著張吉懷鐵路、湘西機場的接連開工,黔張常鐵路、永吉高速、龍桑高速建設提速,湘西正迎來“騰飛新時代”。如今,每年來湘西旅遊的遊客達到了4000多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了330億元。龍曉華高興地說,湘西還要建成1000公里旅遊公路、1000公里生態旅遊景觀走廊和1000公里旅遊慢行體系,加速打造國際生態文化公園,構建“一小時旅遊交通圈”。

北京專訪龍曉華:湘西將寫好“綠色文章”打造精準扶貧“升級版”

每個農民都有一畝以上特色農業

脫貧攻堅越往後越難,越往後任務越艱鉅。龍曉華介紹,目前湘西仍有未脫貧人口25.4萬名,精準脫貧任務還十分艱鉅。今年爭取讓16萬人摘掉“貧困帽”。

“我們盛產兩茶兩果,其中紅心獼猴桃遠銷港澳,柑橘則出口俄羅斯、東南亞地區。”湘西州地理條件優越,境內生態環境良好,出產的農產品具有“綠色、生態、有機、富硒”的特點,“湘西味道”不僅帶動廣大農戶脫貧致富,還能讓世界“觸摸湘西”。龍曉華透露,到2020年,特色農業力爭達到400萬畝,屆時每一個湘西農民都會有一畝以上的特色產業,保障農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湘西還擁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裡耶戰國古城、芙蓉鎮、浦市古鎮、邊城茶峒、矮寨奇觀、猛洞河漂流等151個國字號生態文化旅遊品牌,榮膺“中國十佳魅力城市”和“最佳旅遊去處”。龍曉華強調,湘西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為目標,讓旅遊業逐漸成為湘西富民強州的主導產業,守好“綠色底線”,做強“綠色經濟”、做大“綠色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