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觀察:衡陽推出“人才新政”有何深意?

備受關注的“人才雁陣”行動計劃有何深意?看點有哪?如何築巢引“雁”促發展?

4月26日,衡陽市“人才雁陣”行動計劃新聞發佈會在長沙舉行,這意味著衡陽正式啟動了“人才雁陣”行動計劃。據悉,此舉意在通過出臺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全力打造人才窪地和創新高地。

湖南觀察:衡陽推出“人才新政”有何深意?

用“真金白銀”廣聚天下英才

衡陽最新出臺的《實施意見》突出了系統性、開放性、針對性和協調性,能夠集成政策優勢,激發人才活力,補齊人才短板,實現盤活存量、引進增量、釋放能量。

據悉,每年設立不低於1億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於保障人才計劃和政策的實施。高層次人才團隊來衡創新創業,最高可享受1億元綜合資助,個人最高可享受150萬元生活補貼和100萬元購房補貼。   

湖南觀察:衡陽推出“人才新政”有何深意?

雁到衡陽不思歸的“磁場效率”

近年來,衡陽市充分利用“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國家級平臺優勢,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目前,在衡工作或與衡陽建立合作關係的兩院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人、省“百人計劃”專家6人;建立1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衡陽中關村金種子創業谷、衡陽留學人員創業園、衡陽青年創業園等系列創新創業平臺,為各類人才的擇業、成長、發展助力。

衡陽尤其注重在人才安居、子女就學、配偶隨遷、診療保障、辦事服務、榮譽激勵、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提升服務,“雁到衡陽不思歸”的“磁場效應”日益增強,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凸顯。而此次“人才雁陣”行動計劃的全面實施,將以更大的誠意、更實的舉措、更優的服務,延攬“頭雁”“俏雁”“雛雁”“名雁”等各類人才,吸引更多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緊缺拔尖人才、青年人才和名家名匠關注衡陽、走進衡陽,共同為衡陽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美地級市”獻智獻力。

湖南觀察:衡陽推出“人才新政”有何深意?

將“人才戰略”列為“一把手工程”

人才戰略其實是國家為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國家戰略。衡陽此次把人才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對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作出的重大的、宏觀的、全局性佈局,有著深遠的意義。這一戰略的實施,未來帶來的一定是助力衡陽、甚至是湖南新發展的“新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