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QA能拿高工資?

為什麼QA能拿高工資?

先來看看QA的定義。

QA(QUALITY ASSURANCE),中文意思是“質量保證”。美國質量管理協會(ASQC)將其定義為:“QA是以保證各項質量管理工作實際地、有效地進行與完成為目的的活動體系”。 著名的質量管理權威、美國的質量管理專家朱蘭(J.M.Juran)博士認為:“QA是對所有有關方面提供證據的活動這些證據是為了確立信任所需要的,表明質量職能正在充分地貫徹著。” 由此可見,QA對企業內部來說是:全面有效的質量管理活動;對企業外部來說則是:對所有的有關方面提供證據的活動。

QA就是包括製造企業各個部門的組成的一個保證生產高質量產品的一個系統。

那麼,這麼一個重要的職位,在企業中待遇如何。以下是一位同行對“QA憑什麼拿高工資?”的回答。

以前我在一家公司應聘的時候,老闆問我,你一個QA,管人不如車間主任,技術不如技術員,憑什麼要拿那麼高工資?

我告訴他,我可以讓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當然應該拿這個工資。

首先,我將通過完善文件體系,將知識固定下來,變個人知識成為企業知識,降低企業對個人的依賴,讓非熟練工通過簡單的培訓,達到熟練工的效果,不同的員工按照同一份SOP操作,實現相同的目的,可以大大節約企業用工成本。

其次,通過偏差、OOS、年回、自檢、CAPA和變更等管理手段,不斷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質量,給企業帶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再次,通過質量風險管理,避免資源流向低風險領域,從而將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到高風險領域,優化資源配置。

老闆當時認可了我的觀點,同意了我的要求。

從事質量管理工作這麼多年,個人越來越認識到,質量管理就是管理“需要”,質量管理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從摸客戶真實需要(定義關鍵質量屬性)開始,考慮如何更好的、更經濟的滿足其需要(哪些工藝參數、物料和中間體質量屬性等同產品的關鍵質量屬性相關)結束,週而復始,不斷提高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的2個主要工具,就是Q10裡面所講的,

一個是質量風險管理,一個是知識管理。

所以,質量負責人,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識管理負責人。質量體系,就是一個讓組織中的資訊與知識,獲得、創造、分享、整合、記錄、存取、更新、創新的體系,而這個體系運行的核心就是“顧客導向”,即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臨床用藥服務。

這麼多年下來,不能說實現了當初所追求的高薪這一目的,但毫無疑問我是無怨無悔的,因為我儘量做到了一點,即為“患者服務”。

記得幾年前我在武漢參加過一次知識培訓,當時一位老師問我們,正如你們看的,我們國外這些藥廠的博士很多,學歷很高,可你們知道我們這些博士的工資是什麼樣的嗎?告訴你們,其實我們的工資在當地跟同一學歷的人比都不算高。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是在幹善事,是在為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服務,是一件值得幹的事,所以我們願意工資低一點。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2009年馬雲帶隊去美國考察谷歌,問他們創始人Larry Page,“誰是你們的競爭對手?”。答案是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原因是到NASA的人不是為了工資,而是為了夢想,所以你即使給他們高出幾倍的工資也吸引不了他們。

寫這篇文章,就是想和給同行分享,我們要清楚QA的價值在哪裡?從而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同時,也想和大家分享,我們從事的是一份高尚的事業,我們要對得起這份事業。即使我們拿不到心中理想的待遇,也要告訴自己,我們在作正確的事,付出點代價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