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與質量管理

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質量要求必須構築在流程中。內控、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是特定形式的質量要求。

質量管理大師Philip Crosby說,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任何業務都是要追求質量的,質量要求必須跟隨業務流構築在流程中。為了讓每個環節的交付能夠剛剛好的滿足下游的要求,就需要定義每個作業環節的輸入與輸出交付件及其質量要求,並基於質量管理的方法,確保每個作業環節達成質量要求。為了讓每個作業環節知道其作業的質量要求,需要定義質量標準及Checklist。同時需要建設並積累支撐該作業環節達成交付要求的工具、方法、指導書等使能內容,這些屬於支撐作業環節達成交付要求(交付要求屬於What)的How to do部分。

內控就是公司內部要求的風險管理和防腐敗。本質就兩個點:一個叫職責分離,目的是防腐敗和財務風險;另一個是關鍵控制點,在關鍵控制點要有控制要素和控制程序。內控也必須構築在流程中。內控若在流程外,不在流程裡,是不可行的。

1、流程圖繪製原則

目的性:清楚流程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體現什麼業務活動, 涉及哪些角色, 然後才繪製或優化流程圖。

簡單性:流程圖要簡明扼要,儘量整合流程圖中的活動,避免過於複雜,“簡單最好”。

清晰性:流程圖的各個標識應清晰無二義,角色定義應明確具體,不能模稜兩可。

互補性:流程圖不能/不便表達的情況和細節,應使用文字說明, 加以有效補充, 不能“一切盡在圖中”。

美觀性:格式美觀,線框整齊、字體適中,儘量不要用超過3種以上的顏色,否則流程圖將失去重點。

2、流程圖常用的符號

流程與質量管理

3、流程圖設計要求

要素

要求


流程圖表現形式

公司推薦採用泳道圖形式,針對邏輯簡單、角色較少的流程圖,可採用其它形式來表現流程,要求直觀,易懂


橫向泳道圖(流程角色少時推薦採用)

縱向泳道圖(流程角色多時推薦採用)


流程圖流向

按活動先後順序,從左至右排列。

按活動先後順序,從上到下排列。

角色的位置

角色統一豎放在流程圖的左側,不同角色必須分開。


活動

畫在在兩條角色分界線之間。


活動編號

活動編號一般放在活動框外的右上方。


活動輸入/輸出

活動的輸入/輸出(Business Item)不一定在流程圖中展示,但必須體現在流程說明文件中(“流程說明”的“輸入輸出”一欄),且在“活動說明”中應說明對Business Item的操作(例如創建/更新/刪除);


系統

用到的IT系統應標註IT系統名稱


繪製工具

用Microsoft Visio繪製


3.1、活動的畫法

每一個活動的畫法活動用一個活動框表示,活動名稱用動賓詞組來表示,要具體唯一,如批准PO,制定生產計劃。所有的活動要麼有一個後繼活動,要麼是通向“結束”或“別的流程”。活動編碼畫在活動框的右上方。用帶箭頭的實線表示信息流。

橫向泳道圖:活動間的連接線一般從左邊進入、從右邊離開,不能使用雙向箭頭。

縱向泳道圖:活動間的連接線一般從上邊進入、從下邊離開,不能使用雙向箭頭。

3.2、橫向泳道圖

流程與質量管理

3.3、縱向泳道圖

流程與質量管理

3.4、事件

表示一個活動的結果狀態並將觸發另一活動發生。在很多情況下用來表示業務規則,與邏輯符號一起使用。事件命名由信息對象名稱和狀態改變表示,如客戶訂單獲批,客戶發票已開,測試通過等。一個觸發事件用完成式表示,如認證已通過。事件常用於連接端到端流程或觸發調用子流程,用於連接前後活動。

流程與質量管理

3.5、流程頁面接口

如果一頁不能表示完流程所有活動時,使用頁面接口表示兩頁間活動的接口關係。所有接口都是成對的,就像一對雙胞胎。

流程與質量管理

3.6、沒有前端流程或後端流程起點/終點畫法

當一個流程沒有前端流程或後端流程時,使用開始/結束事件符號表示流程起點/終點,但要標明事件的名稱。

流程與質量管理

3.7、有前端流程或後端流程的起點/終點畫法

當一個流程有前端流程或後端流程時,使用流程接口符號,中間要有開始或結束事件。通常前後端流程繪製在流程圖的最上端,外部客戶也繪製在最上端。

流程與質量管理

3.8、兩個流程銜接

當A流程與B流程銜接時,A流程的結束事件要與B流程的開始事件保持相互呼應。

流程與質量管理

3.9、活動之間流程轉入或轉出

當流程中的某一個活動轉出到另一個流程時,要有一個轉出事件。當一個流程轉入到另一個流程中的某一個活動時,要有一個轉入事件。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0、兩個活動之間調用一個外部流程(子流程,通常是使能流程)

當兩個活動間調用一個外部流程(如一個子流程),要有觸發/完成標誌事件。如調用器件認證流。用器件認證申請單發出事件觸發,收到器件編碼為結束調用標誌返回。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1、選擇判斷的表示方法(用XOR明確選擇唯一路徑)

當一個活動結束後有可能出現2種以上的選擇途徑進入下一個活動(多Track),採用XOR符號的下面畫法,XOR符號之後必須接事件,選擇事件可以是接下一個活動、返回或結束。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2、KCP活動表示方法:

KCP標記繪製在活動的正上方。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3、決策活動的表示方法

決策活動通常是流程關鍵里程碑,確定是否進入下一個活動,決策結果用決策活動菱形符號加XOR和幾個事件來表示選擇唯一路徑,返回用跳轉符號R表示,流程中可以不畫。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4、IT系統/工具的表示方法

IT系統通過連線連接到執行活動上,多個活動用同一個IT系統,則每個活動都要連接此IT系統。在不影響頁面整潔性情況下,IT系統也可統一畫在泳道圖最下方。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5、活動支撐文檔的表示方法

直接在活動下方掛支撐文檔,如文檔太多,可只把主要掛上,其餘的只是在活動說明闡述清楚即可。

流程與質量管理

3.16、與規則的用法

當流程中兩個及以上活動或事件同時完成,後續活動或事件才能開始採用AND符號與規則連接。單一活動或事件同時觸發後續事件或活動,也採用AND符號作連接;Visio畫圖時可以省略AND符號。

流程與質量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