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第22回,賈母要給寶釵辦生日,鳳姐發愁了。因為賈母特意強調了一下寶釵的生日不同以往:

“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

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鳳姐的這句話裡出現一個詞“將笄之年”,而且還是“也算得”。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麼叫“也算得”?最初看到寶釵15歲為將笈之年,只以為女子16及笄,因此寶釵的15歲生日只是將笈。但是當我看到“及笄”的出處和解釋,才發現自己弄錯了。

《禮記·雜記》:“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所以15歲並不是及笄的標準,許嫁(允婚)才是及笄的標準。而嫁人之前,女子必須行笄禮,以示其成年。

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寶釵並未許嫁,因此她的15歲生日並不是及笄生日,沒有什麼特殊,可是賈母特意強調一句“也算得將笈之年”就有些諷刺了。女子在議親之前,總要相看人家,而嫁人是女子的第二次投胎,尤其是對於古代女子,所以這相看的過程很重要,疼愛女兒的相看一兩年都是有的。可薛家並沒有任何議親的動作,再加上金玉良緣的宣傳,這意圖不言而喻。對此,賈母也不客氣,直接打著過生日的旗子,提醒薛家,寶釵這年齡該定親了,最起碼也該相看人家了。

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因為“將笈之年”說賈母為寶釵做生日是在打臉薛家,理由未免單薄。但是把賈母給寶釵辦生日的銀子一比較,證據就充分了。要知道,賈母既然強調“也算得將笈之年”,這生辰宴怎麼也要辦的盛大一點。正因如此,鳳姐才發愁,“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想來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與林妹妹的不同了。”賈璉道:“既如此,比林妹妹的多增些。”

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可這生辰並沒有盛大到哪裡去,因為賈母只給了20兩銀子。鳳姐又愁了:“巴巴的找出這黴爛的二十兩銀子來作東道,這意思還叫我賠上。這個夠酒的?夠戲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鳳姐過生日的時候,還不是整生日,賈母特意吩咐王夫人來辦,雖然也只是出了20兩,但這個20兩卻是在賈母提議湊份子頑樂的前提下進行的。最後鳳姐的生日籌集150兩有餘,是寶釵的7倍還多一點,對比起來寶釵的將笈生日就有些寒酸了。

寶釵15歲將笄,但到了20歲才及笄

那寶釵究竟是什麼時候及笄的?

寶釵生日是元月二十一日。22回寶釵15歲生日,42回,黛玉15歲,而寶釵大黛玉三歲,就是18歲。53回,榮國府元宵夜宴,所以到了54回,又過了一月,此時寶釵滿19歲。75回,中秋佳節,79回,寶玉風寒,一個月痊癒,又休息百日,再加上77、78回零零散散的時間,此時寶釵滿20歲。滿20歲就算還沒許嫁,也不能說將笄了。

《禮記·內則》鄭注:“其未許嫁,二十則笄。”也就是說姑娘家到了20歲無論有沒有許嫁,都要行笄禮。所以雖然寶釵還沒有許嫁,但已滿20歲,也就順利及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