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有實權但是卻又不稱帝?

LOK~㊣

曹操自陳留起兵反董卓,踏出武裝起義的第一步,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最後進爵魏王,行天子輿服儀仗,時間長達二十幾年,這期間的政治進程曹操都是審時度勢、依據自己的戰略優勢、天下大勢逐漸實行的,來回顧一下曹操歷年發生的大事件:

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遷都許昌,被封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大敗袁紹,一舉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遷據點於鄴城,從此政令皆有此出,許昌只是形式上的都城;

建安十三年(208年),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年),參拜不名、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

建安十八年(213年),進魏公,加九錫、建魏國,設文武百官,定國都於鄴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進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儀同天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獻帝賜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曹丕為魏太子。

本來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下一步就該是群臣勸進,獻帝禪位,曹操從權臣升級,黃袍加身,但是歷史就是那麼特立獨行,曹操沒能再進一步,駁斥了孫權的勸進之辭,以周文王自比,為曹丕鋪路。那麼只差臨門一腳的曹操為什麼停止了稱帝大業?翻開歷史才恍然大悟,當時的天下形勢迫使他做出那樣的選擇:

回到建安二十年,這一年的十月曹操得獻帝賜“王冕十有二旒”,十一月得漢中之地,第二年春擊敗孫權,孫權請降,天下基本初定,曹操聲勢一時無量。然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攻漢中,定軍山前黃忠陣斬夏侯淵,劉備取得漢中,後又聯合巴蜀士人集團和地方勢力,稱王漢中,關羽發動襄、樊會戰,趁勢北伐,威震中原。天下向漢、親漢之人皆翹首以盼,漢中王劉備能夠像漢王劉邦一樣北伐成功,恢復漢家江山。加之曹操後方不穩,許都、鄴城皆有謀反、叛亂,整個天下局勢、民意瞬間變得波詭雲譎,由不得曹操不得不重視,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曹操還能有心思考慮稱帝一事乎?

天時(人心思漢)地利(漢中劉備虎視眈眈)人和(後方謀反不斷)皆不在曹操這一方,曹操若冒然稱帝,孫權出於漢賊的羞恥心考慮很有可能會轉而再次和劉備聯合抗曹,犯不著為了一時的虛名,陷入兩難的境地。

是故,曹操不稱帝實乃明智之舉,雖無皇帝之名,但行皇帝之實,還可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標榜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歡迎參與討論,說出您的觀點。我是三藏,帶你走進塵封的歷史殿堂,穿越歷史的時空,探尋失落的往事。

三藏說史

原因可是太多了。只要曹操沒被衝昏頭腦,,就絕不會稱帝,咱們反著說,一旦稱帝,曹操他除了虛名還能得到什麼?

而且,恐怕他能否得到虛名都不好說,得到的是皇帝虛名,但是......誰認那,只會變成眾矢之的,不要小看那些士族門閥的勢力,他們一向是看不起曹操的,稱帝的優勢上,曹操可能還不如袁術。而失去的名聲、丟的臉恐怕會更大。這筆帳無論怎麼算都不合適,那為什麼還要稱帝呢。

從曹操本人的基本條件說起,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已是65歲了,自己的壽命幾何,他自己肯定是說不清楚的,總之不會太長久就是了,就在這幾年時間裡,如果登基了,一把年紀了,還要把一輩子沒捱過的罵都“享受”一遍,真的有這必要麼。

續上,好,拼了,捱罵也要當皇帝,可是曹操自己和皇帝又有什麼區別呢,還是面臨同一個問題,皇帝這個位子其實只是虛名,沒有必要為了虛名給自己找那麼大的麻煩。

自己說過的話咋辦,覆水難收,自己打臉可並不好玩,“奉皇帝以令不臣”的政治優勢會因為自己稱帝的行為優勢殆盡,在以“奉皇帝以令不臣”借勢的時候,他山炮式的口號可是三國時期盡人皆知的事兒。從建安十五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沒有自立的意圖,信誓旦旦吶,說了N年,表了N多年忠心,突然登基了,出爾反爾,會遭人唾棄的。

因小失大沒有必要,當時內部需要團結,還沒統一的情況下,不能自毀長城,類似荀彧這樣的人還大有人在,難不成都殺了,你魏公九錫別人忍了,但並不是沒意見,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後,因此,絕對有必要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於安撫保皇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不能發生諸如,自己出去玩一圈家裡都被夷為平地這種情況,太遭恨了。

這群人精一樣的人物,看自己不順眼,發起狠來,天天打頭碰臉的,天知道會用什麼手段害死自己。這絕對是有可能的。

從外部講,如果曹操登基,肯定是親痛仇快,比如。。。孫權,如果曹操登基,孫權自己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一些,曹操能不明白孫權“勸進”的小伎倆?“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一旦後院起火,自己的麻煩就大了。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分析,曹操都沒有登基的必要,相對來說,曹丕的負擔要小得多,還不如留給兒子這個水到渠成的機會。


古今通史

曹操作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經過自己一點點的打拼,終於統一了整個北方,對於北方政權握有絕對的控制權。但是卻遲遲沒有稱帝。這個和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世家大族的反對

曹操是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因為這種出身的關係,雖然有些不錯的政治資源,但是也為當時的世族大家所蔑視,典型的就是當時的何進和袁紹等人,這也養成了曹操後期用人不因出身,唯才是舉的風格。

唯才是舉這一舉措非常正確,但是由於漢光武帝時期的政策,世族大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曹操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終卻無法改變這一局面。這也是為什麼當時以荀彧等人為首的世家大族反對曹操的根本原因。

在世家大族的反對下,曹操也無法登基稱帝。曹丕篡位後,頒佈九品中正制,確保了士族大家的利益,後續才沒有了反對的聲音。



外部條件

曹操不願意見到世族的發展,所以世族也就不支持曹操。外部還有劉備和孫權虎視眈眈,且在漢中之戰和襄樊大戰中實力損耗嚴重。

如果曹操貿然稱帝,正中了孫權下懷,劉備很有可能會毫不猶豫的放棄伐吳的決策,轉而拼盡國力伐魏,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果斷不能稱帝。而孫權又一次坐收漁利。



曹操本身的原因

曹操雖然掌控了漢室的實際權力,但是在起兵之初,曹操的志願是匡扶漢室,這一口號也聚攏了相當一部分忠於漢室的官員,不稱帝也能安撫漢派官員。

還有就是曹操已經掌握了漢室所有權力,稱帝對他而言,得到一個虛名,失去了一個噁心劉備和孫權的旗幟。

在諸多因素的綜合下,曹操最終沒有選擇稱帝。



至於袁術稱帝失敗的原因,很簡單,漢室威信尚存,諸侯野心勃勃。袁術在這個時候稱帝,無論是道義上的還是實力上,都經不住天下諸侯的聯合討伐。


越關換視界


有實權是一回事,稱帝又是另一回事。總之就是有了實權不等於可以稱帝,不然為啥歷史上那麼多有實權的人選擇的是慢慢經營而不是急匆匆的稱帝呢。

一代梟雄曹操不稱帝也有他自己的苦啊。

亂世之中,稱帝需要的不只是要實力還需要時機,如果時機不對就急匆匆稱帝,打破現有格局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袁術不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嘛。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特色是門閥政治,當時注重於出身。而門閥士族的政治影響力是重中之重。曹操雖然是官宦之後,但他的養祖父畢竟是個宦官,所以得不到門閥士族的認可,反而會被排斥的。

曹操在不利於自己的情況之下開始崛起,並且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之中,他慢慢清理了忠於漢室的大臣勢力,徹底架空漢獻帝。(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並且在赤壁之戰以後不再急於擴張,而是穩固北方的統治,使自己對於北方的控制力進一步加深。

雖然曹操晚年已經加深了北方的控制,並且徹底清除了忠於漢室的力量,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經明朗,但詭異的是三分勢力都沒有稱帝。

這其中的原因很明顯,誰先稱帝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而且曹操還有內部原因,雖然曹操算是白手起家,擁有軍隊控制權,還通過唯才是舉起用寒族人才打壓門閥士族,但是門閥士族勢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他還要起用一些門閥士族之人藉以拉攏。

袁紹袁術是被門閥士族牽著鼻子走,而曹操做的是牽著門閥士族的鼻子走。可以說相當不錯了,但這些門閥士族依舊是他想要稱帝的巨大阻礙。

如果曹操當時統一了天下,藉著這種不世之功稱帝也是水到渠成,可惜並沒有。他在消滅了一批一批對手以後,發現長江和秦嶺鎖住了自己前進的腳步,而世家大族又悄悄地來到自己的身邊。

所以曹操選擇了妥協,他在晚年開始在政治上向世家大族轉化,不僅讚賞了何夔提出的選士要“慎德”與“興功”並重,並且恢復“核之鄉間”這種否定他唯才是舉的想法。(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還在最後一次頒佈舉賢令時把“至德之人放在民間”者與“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相提並論,這些都表明了他態度的轉變。

曹操剛死沒多久,著名的“九品官人之法”就由陳群提出來,這種制度演變成為九品中正制導致了後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說明曹氏家族的態度進一步轉變,拉攏了世家大族,由此曹操之子曹丕篡漢立魏開始稱帝,歷史正式進入三國時代。

曹操稱帝不稱帝,並不是一句有沒有實權可以決定的,還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因素,當時的門閥士族就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宋安之

首先,曹操統治時期稱帝的條件還不成熟。從內部來說,朝廷上下還有很多人都還忠於漢室,很多人投奔曹操就是因為漢朝正統在他手裡的緣故。比如以荀彧為代表的一干重臣對漢王朝還存有極大的忠心,如果曹操悍然稱帝,不免會使自己的統治遭遇嚴重的人才危機,一旦內部產生動亂,不利於自己籠絡人才,完成統一全國的願望。



從外部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招讓曹操充分嚐到了甜頭。有漢朝正統的皇帝在手裡比千軍萬馬還管用,南方的劉備和孫權當時都還以漢朝的臣屬自稱,多少對有皇帝在手的曹操有些忌憚。一旦廢了漢獻帝,福禍難測。禍者,如前車之鑑的袁術被群起而攻之,或自己背上謀朝篡位的千古罵名,而劉備和孫權則可以藉此名正言順的登上帝位,白白的為他人做嫁衣,扯大王旗。



其三,曹操本人已經位極人臣,以曹操的氣魄和格局也不在乎那個名號。他晚年的時候,曹丕已經開始繼承他的衣缽,朝廷內外,軍隊上下都被曹家人牢牢掌控,劉氏不管怎麼掙扎也再沒實力恢復中央皇權。所以基礎已經打好,皇位可以慢慢來,再拖個幾年,等那些忠於漢室的勢力慢慢削弱,留個機會給自己的兒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曹操對漢獻帝還是一定感情的,這一點在很多人看來應該很可笑,但確實如此。漢獻帝年紀輕輕就成了曹操的傀儡,風風雨雨十數載。其中自然是以充當傀儡為主,被利用的成分居多。但是從曹操對他的態度看,一個君權旁落的皇帝,血書也好,玉帶也罷,受人鼓動想奪回權力的他最終卻沒被權臣誅殺或改立也算是歷史的幸運兒了。曹操還把女兒嫁給他,並立為皇后雖然是一種籠絡加監視。但是看看曹皇后在曹丕篡位時候維護漢獻帝的言行,也可以看出曹操在把這段婚姻當政治交易的同時,還是存有私情的。


二二相偶

這個問題恰恰切中了曹操的奸雄本質。

人們稱曹操為“奸雄"是恰如其分的:確實,曹操不奸無以為雄!曹操剛起兵時名不正言不順、“閹人之後”是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勢力又無以跟袁紹、袁術等諸侯爭鋒!如何壯大自己呢?這時候曹操終於抓住了一個機會-“救駕”:挾天子以令諸侯,解決了名正言順的問題就可以壯大自己:賢士、壯士紛紛依附,削弱對手:號令劉備進攻袁術…。打著這個旗號曹操對其他諸侯各個擊破,終於一家獨大、可以稱帝了吧?但曹操不傻:天下未定,還有劉備、孫權兩個最大的心頭之患,特別劉備以正統皇叔自居!如果自己貿然稱帝勢必背上反叛之名,人心會一邊倒向劉備、矛頭紛紛對準自己,說不準落個跟袁術一樣下場!不值當

有句格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何況當皇帝!因此處於創業階段的曹操“有實權而不稱帝”是為了更好的開創自己的事業啊


啟山380

曹操雖然有的認為他是奸雄,但是他的一生卻一直都是漢官,一生都是為大漢做事,雖然他的權利大了,就有欺壓天子的行為,但他始終是以天子之名而令天下!

曹操從漢丞相,南征北戰,統一北方,因為他的功勞,曹操的地位越來越高,從丞相到魏公在到魏王,同時又加九錫,可謂是榮貴之極!做不做皇帝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形式!

曹操不稱帝,學的是周文王姬昌和周武王姬發的故事!


所以曹操的想法就是自己做周文王,他的兒子做周武王!

曹操的這種做法,後來又被司馬昭用到,司馬昭時期,他的權利在魏國也是很大,也是由晉公到晉王,加九錫,但他也沒有稱帝,直到司馬昭死後,司馬炎才登基為!


所以曹操不稱帝,是一種手段,在當時曹操稱不稱帝,只是一個過程而已,他就專心做魏王,把做皇帝的事交給了曹丕!


中孚鑑

藉助袁術的失敗,可以看出來稱帝的危害性和條件。

袁術的失敗在於他的以下錯誤認識。

第一,袁術認為自己有了玉璽,就是受命於天。可惜天命說其實真的是糊弄百姓的鬼把戲。那些諸侯不買賬,還趁機聯合攻打袁術。

第二,袁術認為漢室衰微,自己的四世三公名望可以取而代之。實際上漢室衰微就是在於奸臣當道,天子沒有失德,所以諸侯也就敢殺奸臣。民心還是思漢。

第三,袁術認為自己強大。可以稱帝。可是袁術還是高估了自己。孫策有了地盤就脫離了袁術管理。袁術也沒有那麼強大,最後也是被諸侯聯合消滅的。

綜上所述,袁術的失敗在於不能看清形勢,自己的實力也沒有那麼強大。所以失敗。

反觀曹操,一開始就是以忠臣的身份出道。天子危難時候也是傳召給他,讓他有了救駕的機會。才有了以後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的野心還是有的,當他消滅袁紹後成為了最強大的勢力。他也就開始了自我升官。由丞相到魏公最後到魏王。逐漸有了合法的權力去邊緣化漢獻帝。

可是呢,當天下三分。漢天子的詔書也就沒有了用處。曹操也年邁不堪,不忍再為一個虛無的帝位而侮辱自己的名聲。所以索性把機會給了兒子曹丕。兒子稱帝也會給父親諡號帝位。


亂神虎

曹操協天子而令諸侯,位高權重,連漢獻帝見到曹操都戰戰兢兢,當皇帝,曹操當然也會晝思夜想,但他絕對不敢。至於原因有二,

一,赤壁之戰,曹操親率二十多萬大軍,本想一戰踏平江東孫吳,順便活捉劉備,一統天下,早等大寶。如果真如曹操所願,曹操肯定是大魏開國之君。可令曹操遺憾的是,赤壁之戰的結果,二十幾萬曹軍傾刻灰飛煙滅,若不是關羽手下留情,自己已是劉備階下之囚。保住性命已是萬幸,還敢稱帝?

二,曹操狼狽逃回許都,而劉備得荊益二州,從一無立足之人,

成為鼎足而立的一代梟雄,晝夜操練人馬,時刻準備北伐,特別是曹操劉備漢中之戰,又被劉備殺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這只是劉備一路人馬,若曹操一旦稱帝,吳蜀兩路出兵,恐怕中原非其所有了,更何況中原內部有多少人反對廢漢興曹。

以上數忌曹操怎敢稱帝?



一探乾坤靜觀萬物

處於亂世,皇帝就不再是權力的巔峰,因為下一秒可能皇帝就換人了。而且又有袁術稱帝失敗的先例,亂世之中不乏野心勃勃者,稱帝反而給予了他們起兵的藉口。

名不正言不順,又收服不了人心,不能冒然稱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