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VIE架構是如何影響市場的?

前不久,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聯合宣佈,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並經阿里巴巴董事會批准,阿里巴巴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這也就意味著

支付寶放棄了VIE結構,“支付寶VIE”事件落下了帷幕

說起VIE結構,或許沒有多少人瞭解,但是這卻是許多大企業國外上市的大功臣。VIE結構(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中文名稱為可變利益實體,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這種結構改變利益獲得方。簡單來說,就是在境外註冊的上市公司以協議的方式控制境內註冊的某家運營公司

神奇的VIE架構是如何影響市場的?

以阿里巴巴VIE事件為例。據華爾街見聞報道,2011年之前,支付寶接近70%的股權被美國雅虎和日本軟銀公司控制。由於國家並不允許外資企業進入第三方支付領域,為讓支付寶順利拿到支付牌照,馬雲未經軟銀與雅虎同意就把支付寶股權全部轉移到自己名下的純內資公司浙江阿里巴巴,也就是螞蟻金服的前身。

其實,當時雅虎與軟銀的計劃是以註冊內資公司獲得牌照,然後再將內資公司的收益與管理交給第三方合資公司,以這種VIE結構的方式繞開監管獲取牌照,但是馬雲認為這並不合規,於是冒著單方面違約之嫌100%遵循國家法律。

這也就出現了2014年阿里巴巴招股書披露的潛在交易安排了:螞蟻金服每年需向阿里巴巴支付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金額相當於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阿里巴巴有權入股並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權,並將相應的知識產權轉讓給螞蟻金服,上述分潤安排同步終止。

另外,在中國由於外資方在一些領域無法收購境內實體企業,於是會先成立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然後再與該領域內的境內公司簽訂合同,使境內公司將全部利潤以“服務費”的形式支付,從而將利益轉給境外公司

。當然,結果是一樣的,只是過程多了一步。

神奇的VIE架構是如何影響市場的?

其實,企業這樣做有的也是出於無奈。一方面由於國內上市門檻高、等待時間長,通過VIE能夠快速完成海外上市,另一方面,國內許多領域都有經營限制,想要參與其中必須要成立一家完全合規的企業,通過資金導流的方式才能夠集中力量。於是,雖然大家對於這種“上市潛規則”心知肚明,但是都決定維持“朦朧美”。

VIE架構讓我們敲開了國外資本市場的大門,得到了國外的資本、技術與管理經驗,但是,這種模式也是存有一定的風險的。不僅面臨著外匯管制問題,還有稅收糾紛與經營控制風險,現在雖然是默許的,但是一旦某天相關部門採取措施,也無話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