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響你成長的一個潛在風險

某日,吃螃蟹過敏,身上添了些又硬又癢的腫塊。吃藥脫敏後,忽然想到:過敏是生理上的毛病,若發現不及時,處置不適當,甚至會有生命危險;那麼,心理上有沒有類似毛病呢?不及時化解,會不會也有很大危險呢?


看!影響你成長的一個潛在風險

(網圖,侵刪)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必要查明幾個相關概念。

「過敏」:1.動詞,機體對某些藥物或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現象;2.形容詞,過於敏感。兩個義項分別從生理和心理上進行解釋,義項1不是我想討論的,捨去。

「敏感」:形容詞,1.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2.易於引起反應的,比如徵地拆遷是個敏感的問題。義項2不是我要關注,忽略。

「敏銳」:形容詞,(感覺)靈敏;(眼光)尖銳。很明顯這是個褒義詞,指的是細緻入微的洞察力和接近真相的預判力。或者,換個說法,指的是「恰到好處的敏感」。換言之,若是超過了一定的度呢?那就變成「過於敏感」了。

看!影響你成長的一個潛在風險

(網圖,侵刪)

「過於敏感」的主要症狀就是多疑。總覺得別人不對勁,其實,不正常的往往正是自己。從對人、對物的態度來看,主要還是太當一回事了。其中,對人可以分成對自己和對他人:

1.太把自己當回事

一是自作多情。始終覺得自己是別人注目的焦點。總以為別人會牽掛,關心,賞識甚至愛慕自己,於是,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特別講究,唯恐破壞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事實上,你怎麼樣,who care?

二是受迫害幻想。總感覺有人在自己背後放冷槍,終日擔心被人否定、諷刺、挖苦、誣陷、中傷。其實,除了真有深仇大恨的,別人都要為自己忙活,哪來閒工夫特意針對你?換個角度想,你會不會專門在背後想損人的陰招呢?這麼一問,也就明白了自己純屬是杞人憂天。

2. 太把別人當回事

一是過分在意別人感受。錯誤估計自己的影響力,總擔心自己是熱帶雨林裡的那隻蝴蝶,扇一扇翅膀,便會給美國帶來一場龍捲風。生恐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引起他人不快、不適、不解、不忿。別人或許根本不在意甚至沒有意識到,而自己卻在暗地裡惴惴不安。

二是強行聯繫他人反應。即便八竿子也打不著,也覺得別人的喜怒哀樂、情緒變化與己相關,甚而調整言行,去主動附和他人的情感波動。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活在別人的影子裡,以致卑微了自己。

3.太把外物當回事

一是扭曲解讀外物。把外界正常的情況往不正常的方面去聯想,歪曲事實真相。嫉妒,心塞,傷感等消極情緒不斷湧起。

二是放大細枝末節。對一些細微到可以忽視的東西耿耿於懷,不能放過瑣屑而憂心忡忡,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膽顫心驚。

看!影響你成長的一個潛在風險

(網圖,侵刪)

有些人天生敏感,相當於過敏體質;名利、慾望等算是過敏源;意志力不夠,品德修養下滑可謂免疫力下降。遠離過敏源就是遠離名利場的誘惑、擺脫物慾的控制;服用脫敏藥就是運用方法和技巧從過於敏感中脫離出來;提高免疫力就是要讓自己思想上、道德上、品行上健康起來,做到以自己為中心,不受他人影響。

其中,提高免疫力是治本之策。要求我們客觀看待自己,既不自視過高,也不妄自菲薄。寬容、寬宏、寬廣,多一些諒解,少一些睚眥必報;多一些忍讓,少一些針鋒相對;多一些灑脫,少一些斤斤計較;多一些遠見,少一些鼠目寸光;多一些突破,少一些作繭自縛。要想做到,必須要及時反省、知錯能改,自我提升、脫離庸俗,敞開胸懷、放棄掛礙。

服用脫敏藥是治標之策。首先要認清情況,分辨敏感類型;其次要及時反省,找出根本原因;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當場化解,消除負面情緒。具體步驟有哪些呢?

察覺:當負面情緒露出苗頭時要第一時間感知到,不能麻木不仁;

警惕:在心裡拉起警報,提醒自己要過敏了,不能放任不管(置之不理);

辨識:分清是對人還是對物,對己還是對人,辨別過敏類型;

反省:思考自己過敏的原因,是體質問題還是環境問題?

跳出:轉移注意力,去做能獲得即時小勝的事情,從過敏狀況中迅速脫離開來,不再糾結其中;

記錄:記下過敏時刻、引發因素、化解策略,以備總結和反思。



1.底線值:可以有情緒,絕不允許產生負面行為;

2.期待值:努力做到自信、豁達、溫和、友善;

3.標杆值:萬物靜觀,本心如如不動。

一般來說,我們能達到期待值就已經值得自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