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溼疹的“溼”忽悠了,中醫幹治有奇功

根治溼疹最重要的是:尋找出過敏原。

從生活中尋找過敏原,常見過敏原為牛奶、雞蛋、大豆、帶殼的海鮮等。

別被溼疹的“溼”忽悠了,中醫幹治有奇功

對溼疹或有其它過敏表現的孩子,應有詳細的生活記錄。對食物過敏,記錄每天所有經口進食種類(必須包括任何添加劑和補充劑),溼疹等過敏症狀的表現和程度。經2週記錄,回顧查找,往往可初步找到原因。對環境過敏,記錄出現症狀與接觸環境之間的關係。

母乳寶寶如果確定為溼疹,首先排除寶寶輔食引發過敏的可能,然後才考慮母親飲食引發過敏。此時,媽媽應限制自身飲食,如牛奶、雞蛋、帶殼的海鮮、大豆等,限制飲食一兩週後,如果孩子的過敏狀況明顯好轉,再一種一種的回加被限制的食物。若再出現過敏表現,就可得知過敏的原因。如果媽媽避食後,過敏不見好,應請教醫生。

別被溼疹的“溼”忽悠了,中醫幹治有奇功

母乳餵養的嬰兒出現過敏,媽媽也要排查自己的食物

排查溼疹的原因除了生活中排查外,必要時皮膚點刺試驗、血清過敏原檢測都可幫助排查。但最有價值的還是生活中排查。家長要耐心,一種一種食物排查起。母乳餵養的嬰兒出現過敏,媽媽也要排查自己的食物。耐心排查,及時全面迴避,堅持至少6個月。

搞明白孩子的問題:中醫辨證論治

功能:疏風邪,祛溼熱。

用法:每日1劑,水煎兩次,上、下午各服一次。

適應證:嬰幼兒溼疹。症見患兒頭面、軀幹或四肢外發溼疹且瘙癢不安為其主證。初起以丘疹為多,繼則中起水瘡,搔破後流膿水,平時伴有胃納欠佳,大便粗糙不化、氣穢,苔白膩,指紋淡紫。病程往往纏綿,反覆久延不愈。

方解:本病在臨床上甚為常見,中醫文獻中又稱之為“奶癬”。《外科正宗》說:“奶癬,嬰兒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遺熱與兒,生後頭面遍身發為奶癬,流滋成片,睡臥不安,搔癢不絕。”認為本病由胎火溼熱所致。然嬰兒溼疹雖有溼熱內蘊之內因,但必具風邪外襲之外因。

因此,風溼鬱於肌表乃是本病發病之關鍵所在。

在具體治法用藥中,根據小兒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不應過多選用苦寒之品,應採取以甘寒藥物為主的用藥原則。在遣方中,特選用忍冬藤以清風溼熱邪,配以小劑量淡芩增強清溼熱之效為主藥;又根據其風溼鬱於肌表之機理,方中以桑葉、蟬衣疏風清熱;再佐以天蟲、白鮮皮祛風溼止癢;陳皮、藿香芳香醒胃祛溼;白朮、枳殼運脾理氣祛溼以治其本。使全方清熱不傷正,祛溼又健脾。共奏疏風邪,祛溼熱之效。

臨床加減:若熱重者,可加焦梔皮、白茅根;若風甚者,加用桑葉、防風;溼蘊時,可選用生苡仁配伍;而大便粗糙氣穢者,加以楂炭。

別被溼疹的“溼”忽悠了,中醫幹治有奇功

郭主任不定時解答健康問題,有需要的可以加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