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眼下,我國小麥主產區已經開始收穫,可是,一些地區的農民面對成熟的小麥卻感到悲傷,農民辛苦,可是農民更“心”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咱們慢慢往下看: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在河南省的駐馬店市,農民們面對倒伏並已經生芽的小麥,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據當地的農民反映,前期的狂風暴雨,讓不少小麥發生嚴重倒伏,小麥成熟後倒伏,再加上連陰天,麥子在穗上直接發芽,造成了小麥減產,品質下降。當地群眾說,往年小麥畝產基本要上千斤,今年預計800斤的就算高產了。

有相同遭遇的不止駐馬店一個地方,河南的南陽、平頂山、周口等地也均有類似現象發生。相鄰的安徽省也出現了小麥嚴重倒伏的情況。而且農民在麥收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難題。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小麥倒伏嚴重!小麥發芽嚴重!!小麥減產嚴重!!!面對此情此景,農民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比減產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小麥的收割價格猛漲。據安徽省一些地方的農民朋友反映,往年收割一畝地小麥,費用約在50-60元,而今,機手收費卻大大提高,沒有倒伏的小麥收割一畝地要價100元,倒伏嚴重的每畝地要價150元,而且還沒有人願意收割。

有農民算了一下賬,倒伏嚴重的小麥收割後,除去各項成本外,農民幾乎要賠錢。但是,為了抓緊時間搶種秋季作物,農民不管多大的成本,還是要對小麥進行收割。部分地區的農民反映,現在很多機手很不願意收割倒伏的小麥,有些地方的土壤溼度太大,農機進地較為困難,這也是農機手不願意收割的主要原因。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今年的小麥能賣多少錢一斤?成為眾多農民朋友關心的話題。新麥目前的收購價是多少呢?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當前小麥由南向北陸續成熟,西南地區麥收基本結束,湖北、河南、安徽等小麥主產區進入集中收穫期。截至5月28日,全國已收穫小麥3260萬畝,日機收面積超過400萬畝。

從已經收穫的小麥情況看,南部小麥產區由於遭受持續陰雨天氣等影響,導致芽麥、生黴情況普遍,小麥的開秤價相比去年同期呈現暴跌。從當前湖北、河南等地已收穫的新麥產量、質量與開秤價來看,前期受不良天氣持續損害,今年大部分地區新麥產量下降、質量低下,特別是開秤價與往年相比出現了暴跌。開秤價方面,水分偏大與芽麥佔比較大的小麥小商販收購價僅為每斤0.3—0.5元,質量較好的小麥小商販收購價在每斤0.7元左右。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中國農業新聞網粉絲突破50萬。

一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中國農業新聞網介紹: 中國農業新聞網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 中國農業新聞網十分重視網站保護,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中國農業新聞網.com、中國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新聞網.com、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中國、農業新聞.com、農業新聞.cn等都屬於我們公司。對中國農業新聞網進行了很好地保護,使那些假冒中國農業新聞網的網站無地自容。

誰有思想,誰有發展思路,誰能讓企業騰飛,誰就會擁有未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們擁有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科技創新立項,以及未來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新聞網的成立(包括對所有域名的保護)足以證明我們的前瞻,中國農業新聞網不靠收取費用運營到今天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2018是農業互聯網騰飛的一年,農業文化產業網絡媒體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正在行動~!

目前國家處於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大時代。誰都知道依靠強權,單打獨鬥不可能擁有未來。希望有意合作、共謀發展的有識之士,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具體方案,共同把中國農業新聞網辦好,為我國農業發展出力,為我國農業互聯網發展出力。

小麥收割每畝要價百元,收購價最低每斤3毛!農民“心”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