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標準將發佈,中國5G商用進度居前但專利水平依然不佔優勢

全球5G標準將發佈,中國5G商用進度居前但專利水平依然不佔優勢

5G商用開始加速

6月1日,近日在東京都內召開的中日韓信息通信部長會議就5G商用達成一致。為2019年-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化,三國將在國際機構的5G頻率談判中開展合作,還將共享實證實驗成果等信息。

按照3GPP的時間表,5G標準第一階段重點是確定eMBB。也就是說,先滿足人聯網的超寬帶需求。

5月21日至25日,3GPP工作組在韓國釜山召開了5G第一階段標準制定的最後一場會議。據悉,本次會議確定3GPP R15標準的全部內容,預計6月在美國召開的全體會議上,3GPP將宣佈5G第一階段的確定標準。

而統一的5G標準一經認可、頒佈後,全球各廠商都要按照該標準來進行設備生產、組網、終端接入。但標準下的專利權卻掌握在少數廠商手中,因此其他公司都需要向擁有核心專利的廠商獲取專利許可。

去年,高通就高調公佈了5G的專利收費計劃,對每臺使用其專利的手機收費2.275%到5%。全球證券和投資銀行集團傑富瑞去年9月發佈報告《電信服務——5G和IoT(物聯網)的地緣政治》中指出,僅美國高通一家就有15%的5G專利,諾基亞佔11%,愛立信佔8%。

當然,中國在5G研發上的地位也在發生變化。該報告總結,截至2017年初,在1450項5G網絡重要專利中,有10%為中國所有,他們預計這一數字還會有所上升。

而隨著R15標準凍結,規模試驗也已經在各國展開,5G正式商用已進入倒計時。

而此前路透社也報道稱,4月中旬,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發佈的《5G的全球競爭》報告中提及,現在中國的5G商用進度排名世界第一,“美國在5G整體準備方面落後於中國”。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認為,擁有華為、中興等公司的中國已經是無線通信領域的領導者,可與之競爭的只有韓國三星、芬蘭諾基亞和瑞典愛立信這三家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