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門坎戰役中日本慘敗於蘇聯之手,為何關東軍始終不服?

無限溺愛尼糯米的A君

前言

在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後,一直野心勃勃的日本堅持以戰養戰的戰略,不斷策劃北上進攻蘇聯的計劃,與蘇聯西線戰場的德國進行前後夾攻,最終一舉吞併。1939年日本與蘇聯在蒙古國境內進行了一場正面較量,最終結果日本戰敗。然而戰爭結束前,關東軍一度打算要和蘇聯拼命,最後日本軍部出面才壓下了日本關東軍的報復行動眾所周知,日本在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蒙聯軍打的鬼哭狼嚎的,為何關東軍始終不服?

▲日本計劃北上進攻蘇聯示意圖


原因及戰爭經過

其實日本關東軍不服的原因是認為蘇聯軍隊雖打敗了他們然而勝之不武。1939年5月,蘇聯和日本在邊境發生衝突,兩國互相派兵進行支援。日本前往增援的部隊是第23師團,屬於留守東北的警備師團,不管戰鬥力還是裝備都很一般。二流的23師團加上其他輔助部隊以及空軍,日本的直接參戰兵力僅僅3萬多人。而蘇聯方面,蘇聯幾乎把遠東地區所有的武裝力量 以及全部家當都搬出來了,蘇軍司令朱可夫, 鐵了心要與日軍血戰到底。

▲蘇軍司令朱可夫

戰爭爆發後,狂妄的日軍根本沒把蘇聯人放在眼裡,竟然主動進攻佔有地形和裝備等優勢的蘇軍,結果被蘇聯打的抱頭鼠竄。23師團遭到蘇聯軍隊的重創,被迫撤回休整。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向大本營請求援助,但軍部對關東軍的屢次擅自行動大為惱怒,拒絕抽調關內和本土部隊幫忙,只給了一個第六軍,這個第六軍其實只是剛剛吃了敗仗的第23師團加上第7師團的部分聯隊,輔以第8國境守備隊等警備部隊混編成的雜牌軍。在大本營拒絕給予有力支援的情況下,蘇聯卻和日本相反,不僅不斷囤積物資,而且大量增兵,軍隊已經激增到了10餘萬人。日本拿一個雜牌第六軍去對抗優勢明顯的蘇聯一線主力部隊,自然還是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被打的滿地找牙。

▲日蘇兩軍爆發衝突


日蘇兩軍達成和解

第六軍的再次戰敗讓關東軍司令部大為惱怒,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緊急調集關東軍各地駐防部隊前往支援,並再次請求大本營從其他戰場調集部隊參加作戰。日本大本營無奈,只好把關內精銳的第5師團、第14師團,大量的重炮、汽車以及飛行聯隊抽調到東北,以增強諾門坎的守備力量。此外,關東軍還調來了直屬的第2師團、第4師團、第7師團三個甲種師團、大量高炮部隊以及邊境守備隊,準備與蘇聯決一死戰。關東軍的動作確實讓蘇聯忌憚了,同時把日本大本營也嚇了一跳,憂心忡忡的日本大本營很快制止了關東軍的瘋狂行動,派人前往莫斯科和蘇聯談判。蘇聯人也怕關東軍和自己拼命,所以雙方各讓一步,兩國達成和解,承認了雙方現有邊界草草了事。日本關東軍雖然不甘心,但無法改變結果,只能罷兵言和。

▲蘇軍繳獲日軍裝備及武器
此外,諾門坎事變中,日軍雖然輸給了蘇聯,但是日軍的戰鬥意志也是如此的頑強將武士道精神發揮到了獨處 。而蘇軍投入蒙古的裝備力量可以說是中國抗戰消耗火力的總和。但即使如此,裝備精良的蘇聯的遠東一線主力部隊對陣日本二流的守備部隊,雙方的傷亡比接近1:1,而且蘇聯的飛機、裝甲車輛損失非常嚴重,可以說蘇聯人贏得並不輕鬆。日本關東軍認為蘇聯勝之不武,如果自己出全力蘇聯未必能贏。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日本關東軍真和蘇聯拼命,以蘇聯當時在遠東的軍事實力和補給能力未必會佔多大便宜。關東軍罷兵讓蘇聯長舒一口氣。

由於對日本人的忌憚,蘇聯又深陷蘇德戰爭,所以蘇聯在二戰中一直在向日本示好。雖然雙方盟友打的熱鬧,但兩國卻同時保持了沉默。直到二戰即將結束,形勢發生了逆轉,蘇聯才對日本再次宣戰,把關東軍徹底剿滅殆盡。



槍與火花

北進還是南下,這是一個問題?


九一八事變後,國民政府繼續攘外必先安內,沒有張作霖的東北進入漫漫寒冬,少帥靠著吸食毒品來強打起精神,亞父蔣介石戒子書要求少帥忠君愛國,始終要忠於領袖忠於自己,東北易旗幟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戴笠迫不及待在白山黑水之間傳播,播撒三民主義青年團的種子。第一夫人美齡女士,親切稱呼學良小傢伙,親自在東北推行新生活運動。

此時此刻日本關東軍司令部參謀長土肥原和安倍晉三的外公介岸信正在死死關注南京總統府與少帥的關係進展,北大營被攻佔,接著是吉林,奉天,黑省。土肥原來到了天津與慶親王會面,洽談滿日合作,光復大清的雄偉事業,日本天皇是哥哥,宣統皇帝是弟弟,哥哥照顧弟弟。溥儀被天津的報人和法院搞得狼狽不堪,一朝天子竟然眾目睽睽之下被判家暴原因導致離婚,自己被逼的當庭宣讀聖旨,引發一陣鬨笑。想想自己被馮玉祥趕出自己紫禁城,這也是一個巨大的侮辱,自己一定不能做亡國之君,努爾哈赤的子孫寧願戰死沙場,也不螻蟻偷生。

溥儀與日本媾和了,簽訂偽滿洲國與日本帝國協議,這比二十一條更賣國,自己只不過是從一個監獄到了另一個地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按照歷史淵源追索外蒙古的領土,從而以此為跳板進軍蘇聯,與盟友希特勒一起在莫斯科會師,瓜分整個歐洲。


1938一個北進的作戰計劃放到了日本軍部參謀本部的會議桌上,鑑於1904年日俄戰爭的勝利,東平八鄉在日本軍界神一樣的存在,日本軍部受過西式教育的參謀們仍然骨子裡是神道教的忠誠信徒,從戰略形勢上希特勒已經閃擊了三分之二的歐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形同虛設,德國人進攻了波蘭,蘇聯門戶大開,斯大林已經集中兵力進行防範,在遠東地區日本關東軍佔據上風。從政治而言,1921年中國外蒙古宣佈獨立,但是中國民國和大清並沒有承認,儘管大清已經亡了,但是蒙八旗仍在,歷史沿革上蒙古王爺與滿八旗世代聯姻,關係密切。

有了政治上的優勢和軍事上的主動,日本代表偽滿洲政府與蘇聯代表的蘇蒙聯軍在滿洲與蒙古邊境的諾門坎開戰了,戰爭的較量是戰術,軍備,國力的競爭。蘇聯聚合了獨立工業國防體系,資源自給自足,計劃經濟體制避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重大影響。而日本則是沒有獨立國防工業體系,遠遠落後於蘇聯,資源基本依賴進口,得到東三省後有所好轉,但是國內受資本主義危機影響,依然是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美國人對其發動了經濟制裁,讓他的戰備儲備捉襟見肘。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

伏地魔希特勒荼毒歐洲,日本人是盟友,西方暫時放下絞殺蘇聯的陰謀,開始支援蘇聯對抗德國,那麼斯大林有了底氣集中力量利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時間換來空間,一鼓作氣操翻日本人。日本人的不得人心的侵略戰爭,只能背水一戰,在現代化機械部隊蘇軍的碾壓下,日本靠著萬歲軍的衝殺,猶如螳臂擋車。朱可夫是大清洗運動活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蘇聯元帥,他熟悉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出神入化應用了坦克分割模塊,日本關東軍大部分是輕裝甲和騎兵部隊配合,難以防禦蘇軍重裝甲部隊。



一切結束的很快,蘇軍付出了高於日本損失裝備的代價,贏得了諾坎戰役,雙方達成新的互不侵犯協議。日本開始了執行南下政策,偷襲珍珠港,美國人參與進來,接著是兩個原子彈和麥克阿瑟的遠東最高盟軍司令部進駐日本本土到如今。



歷史不容許有任何假設,況且日本總是選擇性失憶,諾門坎戰役讓日本人領教了北極熊吃肉時候的樣子,如今對於俄羅斯佔據的日本北方四島,只能望洋興嘆了。


唐俊龍55398571

因為關東軍來不及使上全部力氣。

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是兩個小弟先幹起來的,一邊是蒙古國邊防軍,一邊是偽滿興安軍。小弟分別向大哥求援,於是演變成蘇聯軍隊和日本關東軍的戰爭,但是在戰役之初,雙方高層就沒想打成全面戰爭,各懷鬼胎。



當時關內戰場中日正值武漢會戰期間,雙方都提調了最大規模的部隊,日軍的主要精力和物資補給都要優先考慮中國戰場,對關東軍的增援有限。同時,關東軍雖是以對蘇作戰為主要目的,但是在德國出手之前,日本沒有把握獨立對抗蘇聯,諾門坎就是想摸摸蘇軍的底。

戰役爆發後駐海拉爾的第23師團上報關東軍,關東軍上報大本營參謀本部,參謀總長上奏天皇,就一個意思,這個仗打到什麼規模?

天皇沒表態,下面有聰明人回覆關東軍:一個師團的小事情,何必搞的這麼緊張,自行處理嘛。換句話說,關東軍一開始就被束縛住了手腳,只能給第23師團小松部很有限的支援。



蘇聯不一樣,面對歐洲的緊張局勢,為避免將來兩線作戰,斯大林指令朱可夫抽調蘇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和航空兵,力爭一戰打疼日本,所以雙方在飛機、坦克、大炮乃至步兵兵力上,蘇軍全部佔優。

日本人在諾門坎戰役初期是有一定進展的,一俟朱可夫調來的大量增援部隊到達,戰場主動權立即易手,可是無論23師團還是關東軍,都不好意思向大本營要支援吶,尤其是坦克、航空兵和重炮的炮彈,是日軍最吃虧的三項,無奈之下只好咬牙硬挺,終至慘敗。



蘇聯人達到了目的,打疼了日軍,戰後簽定了《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本人大傷面子,第23師團長小松原太郎自殺,關東軍司令官植田廉吉被免職,整個關東軍深以為恥,也肯定不服,一門心思報仇雪恨。



所以蘇德戰爭爆發後,關東軍大力擴充兵力和裝備,舉行了“關特演”檢查戰力,就是準備對蘇動手一雪前恥。但是日軍大本營最終做出了“南進”的決策,關東軍大批精銳部隊被調往太平洋組建南方軍,再無機會和能力對蘇作戰,不服也只能認了。

1945年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消滅的關東軍只是樣子貨了,其主力師團已被抽調一空。


度度狼gg

有不服嗎?怎麼沒看出來?

也許有個別軍官戰敗後會叫囂兩句,就像被打的鼻青臉腫的小流氓,跑之前放兩句狠話,好像輸了陣仗,不輸臉面,實際身上的疼己傳導到了心裡,進而成了永久的慘痛記憶,不要說再去挑釁,大街上遠遠看到一眼,腿肚子也在發抖,如果不巧面對面碰上,臉上會是條件反射式的諂媚笑容。不信?去看看安倍見普京時的模樣!




日本軍方北進還是南進,一直有兩派的爭議,當輕意佔領我東北地區後,北進派大佔上風,下一步目標還沒明確是蘇聯遠東地區,只是想著中國的蒙古,其時戰略目標並不大,沒想過蘇聯會出手,這是其戰略上的短視,也造成其戰役打響後,調兵和協調指揮的極度混亂。

戰術上,日本陸軍中高級指揮官面對蘇聯時,卻有著極其的狂妄自大。從甲午海戰始,日軍的一系列軍事冒險,居然大部份成功了。之前在東北地區發生的日俄戰爭,日本也戰勝了俄國,乃木希典被奉為軍神,自殺式攻擊被視為高度的武士道精神的體現。在諾門坎一戰中,只見著軍官們趨使著日軍士兵,在蘇聯飛機大炮的鋼鐵血幕中一批批的送死。


諾門坎失敗後,日蘇重新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曰本公開宣佈不參與歐洲戰事。從後來二戰進程看,日本還真嚴格遵守了這些條約,可見真被打怕了。北進聲音從此勢微,二戰後期,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日本關東軍80萬部隊,幾乎沒有象樣抵抗即宣佈投降,可見是真怕了。

日本就是這樣,狗一般性格,一定要把它打殘、打痛,它才會老實一點,不敢狂吠,這點中國要警記!


淨月暖陽

1904年,俄國和日本為爭奪中國東北邊境的土地,就曾經打過一仗,俄國裝備不咋地,被日本欺負了,輸了,簽了停戰協議。

雖然是簽了協議,但是還是有各種理由衝突,35年裡就沒消停過。

35年後,蘇聯和日本又幹起來了,日本為了試探蘇聯和蒙古國的實力,在諾門坎和蘇蒙決戰,不過這次就是日本被吊打了。


雙方投入兵力約20萬,但是蘇蒙聯軍四個月就把關東軍打趴下了。

事後關東軍高層總結出這樣一句搞笑的話:沒搞定英美兩國之前,不該對蘇聯和蒙古動手。還和蘇蒙兩國簽訂了停戰協議。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蝴蝶效應,蝴蝶效應就是說一隻南美洲的蝴蝶扇了幾下翅膀,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說明了事物的連鎖反應。

諾門坎戰役引起的連鎖反應可不止這麼點,它直接加速了日本的戰敗。

日本在蘇聯受挫後,決定專心投入太平洋戰場,也不知道他們哪根筋搭錯了,1941年去偷襲珍珠港,美國大哥一怒之下對日本宣戰,4年後日本宣佈投降。


諾門坎戰役看起來雖然是一場微不足道的邊境衝突,甚至都沒多少人知道,但是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日本“北進”策略止步,由此日本才會轉移戰場中心去太平洋,美國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終日本戰敗了。

日本法西斯的失敗怪誰?當然是關東軍啊,只能是關東軍背了這個黑鍋,無緣無故的搞擴張,最後受虐的就只能是自己,有句話說的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逸聞軼事

戰爭的結局要以損失來說話:蘇軍傷亡近2萬3千人,日軍死傷4萬5千人,3000人被俘。

對於諾門坎戰役,單從傷亡數據上來看,日軍雖然失利,但倒不能說日本很慘。

因為1904年日俄戰爭的影響,日本軍方高層很多人極為藐視蘇軍,覺得蘇聯人還是紙老虎。結果諾門坎一打,發現蘇聯還挺強的。日本軍部當時對於開闢第二戰場已分化成二派,北進派和南下派。北進派是上北進攻蘇聯;南正派向南進軍太平洋。諾門坎戰役就是對蘇聯的一次試探性進攻。結果試探性失敗,直接影響了日本大本營的戰略決定——棄北下南。再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著名的偷襲珍珠港。

因為是試探性進攻,並不是真正的實力對決,所以有些日本狂熱分子當然不服。不服也沒有辦法啊,他們又不是決策者。

此戰日軍又是以下克上的形式發起,結果人員損失尤其是軍事裝備損失極其慘重,戰後大本營極其憤怒逼死多人,並嚴格控制裝甲裝備與蘇軍對抗,此後日軍在東北轉入守勢,在東北各地修建了很多軍事要塞。

這一仗對於蘇聯來言意義重大,阻止了日軍企圖入侵遠東地區,起到了很好的穩定的作用。


全球華人第一神探

不僅是關東軍,整個日本都不服,為啥?這實際上跟軍國主義思想有關,尚武,武士道,讓日本人尤其是日本軍人一直保持著高度的狂熱感,自甲午海戰第一次對外作戰,可以說是所向無敵,這也是事實。但轉折就出現在二戰前的諾門坎戰役,前期實際上並沒有出現大的差距,但隨著戰役的深入,雙方差距開始顯現出來,什麼呢?就是後勤補給和後期投入。蘇聯這邊除了蘇蒙聯軍外,還不斷加強後勤補給,這一點是日本比不了的,真可以說是以“人肉牆”對抗著“鋼鐵洪流”,自然,敗仗難免。

而且,日本決策層也本來有分歧,南北派之間的問題,主張南進和北上相持不下,自然也就狠不下心來投入精銳力量,打下這場戰役。但即使日本真的有心打好戰役,其實也是難事,為啥呢,因為1939年,中國戰場也已經開始進入持久戰階段,在正面戰場上的勝利也開始越來越艱難,這也就是一定程度上拖住了日本人的腳步,但與此相比,想要的戰略資源卻不如人意,這就使得日本人想要到其它地方攫取利益。

實際上,雙方並沒有太多的戰略戰術,拼的就是裝備和兵力,本來蘇聯這邊武器方面就略勝一籌,就是雙方在兵力和後勤補給方面一直持平,在重武器方面的差距也是彌補不了的。而且在蘇聯紅軍對日作戰之後,除了幾十萬關東軍,還有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之稱的日軍要塞群,不也是付諸一炬了嗎。

細細盤算一下,其實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諸多勝利基本都是一種不對稱作戰,對清朝,對沙俄,對民國,很多情況下都是武器的勝利,而非戰略戰術的勝利,習慣了不對稱作戰的勝利,在對稱作戰中很容易遭受較大的挫折。


大地文君

嘴上不服,看看後來關東軍表現,簡直是跪舔,蘇德大戰初期,蘇聯絕對弱勢,這個時候日本關東軍都不敢在咬蘇聯一口,簡直是怕得要命,只是不承認吧了,這就是典型裝逼,輸了還不認賬,和雷雷,丁浩一樣,輸了打死都不承認。


我上網來看看

老蔣把各地軍閥兼併,整和的老蔣麾下沒有力量行成合力打擊日本鬼子,為了自保只是抵抗,日寇猖狂入侵中華大地,老蔣只能打持久戰拖住敵人,中國第二次遠東軍在強大空軍,後勤裝備支持下,中國軍隊頑強戰鬥力發揮出來,乾淨徹徹底底殲滅日寇。中國有能力反擊日本鬼子的λ侵,需要強大空軍力量,製造武器的軍企,更要一位強有力領導。老蔣卻不是有能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