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以英勇著稱的蘇聯為什麼會產生150萬偽軍和叛徒?

鄒珊珊9480

偽軍,是一個很不光彩的名字,指那些接受敵人收編攻擊自己國家的人,一般被視為投敵叛國者。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就有大約90萬的偽軍(包括偽滿軍)。

但是,二戰時期偽軍和叛徒最多的絕不是中國,而是以“戰鬥民族”著稱的蘇聯,據估計蘇聯偽軍有150萬,相對於人口基數來說,比例高到驚人。中國偽軍大都消極應戰,儘量避免與國軍的正面衝突,只在後方做一些清鄉工作。而蘇聯偽軍則不同,他們是端起槍直接與自己祖國的人幹,比敵人還要兇狠,頻頻給蘇聯軍隊以重創。

崇尚英雄和勇武的戰鬥民族為什麼會出這麼多偽軍和叛徒,是他們慫嗎?絕對不是,蘇聯多偽軍是有歷史原因的。

其一,原沙俄武裝勢力,蘇聯剛成立時,沙俄武裝進行了激烈的反撲,雖然被鎮壓了,但是他們蟄伏下來,等待反攻蘇聯的機會。而德國的入侵,正是他們起兵的絕好時機。

其二,蘇聯的國家結構和民族構成。蘇聯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組織比較鬆散,各成員國之間矛盾比較尖銳,特別是一些小的加盟共和國認為是蘇聯侵佔了他們的領土,與蘇聯並不是一條心。蘇聯的民族成分也很複雜,有一百多個民族,並且少數民族所佔的比重還比較大,這些人對蘇聯也不服,一直在謀求獨立。例如車臣族,歷史上長期受俄羅斯的侵略和壓榨,對俄羅斯很不滿,在德國入侵時,他們就把納粹德國視為“解放者”,主動勾結德國對抗蘇聯。

總結以上兩點,二戰時蘇聯國內並不團結,那些反對蘇聯政府的人們並不認為自己是投敵叛國,反而覺得是投入了民族解放的光榮事業,因此他們能夠死心塌地跟在納粹德國身邊,英勇地與蘇聯軍隊作戰。

除去以上真心實意願跟德國走的人,還有那些被迫做了偽軍的人。怕死是人的天性,就連英雄的俄羅斯民族也不能避免,總有一些被俘的蘇聯士兵為了保全生命而被迫做了偽軍。最典型的就是蘇聯紅軍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員弗拉索夫將軍了。弗拉索夫是在一個小村莊的澡堂裡被俘的,被俘後他苦苦哀求德軍不要殺他,並且對蘇聯衛國戰爭的前景抱著極其悲觀的態度,最後做了蘇聯著名偽軍—俄羅斯解放軍的首領。

最後,我們也要看到,俄羅斯民族其實還是很英勇的,二戰中同樣有250萬被俘蘇聯士兵不願屈服於納粹德國而犧牲在戰俘營中。


萌叔觀世界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蘇戰爭。戰爭初期有數百萬蘇軍官兵淪為德軍俘虜,其中部分人當了“偽軍”。

據德國軍事歷史學家約·霍夫曼著《佛拉索夫軍史》(1986年出版)中認為:至1943年,德軍中有90個俄羅斯營、140個人數上相當於團的分隊、90個野戰營和其他一些小分隊及40萬—60萬為德軍服務的志願者。但這一研究遭到蘇聯研究者的駁斥,至今俄羅斯也沒公佈相關確切的數字。

蘇聯偽軍的構成

1、原沙皇政府的武裝殘餘力量。這股力量奪回政權的野心始終不死,一有機會,就會衝到反擊蘇聯的最前線,加入德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2、蘇聯國內的一些民族主義者。立陶宛、拉脫維亞等併入蘇聯後,其民族主義者一直認為是蘇聯侵佔了其國家,始終對蘇聯持敵對態度。

3、戰爭中淪為德軍俘虜的蘇軍官兵。其中有一部分接受了德軍的招募。而這一部分是蘇聯偽軍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主要是由於蘇聯對待被俘官兵的殘忍政策。

斯大林在1941年8月16日下令,要求紅軍戰士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戰鬥到最後一人,不做俘虜。並宣佈:凡是投降的,應該給予一切手段消滅。蘇聯法律也規定:被俘紅軍戰士的家屬必須遭到審判,並流放到西伯利亞。在這種情況下,不管被俘的蘇軍願意與否,他們除了英勇犧牲或與德國人合作,別無他法。

如1941年8月,蘇軍第12集團軍司令員波涅林少將被德軍包圍,在身負重傷、失去知覺的情況下淪為俘虜。儘管後來他在集中營中長達四年始終未向德軍屈服,但他還是被蘇方列入了“祖國叛徒”的名單。1945年獲得解放後又被關入了蘇聯的集中營,並於1950年被判處槍決。直到1956年才回複名譽。

而在戰爭初期,蘇軍接連失利,被俘人數眾多,據德國人統計:戰爭期間,共有576萬蘇聯官兵被俘,其中有380萬石在戰爭爆發的頭幾個月李被俘的。這又更加加劇了更多人蘇軍成為偽軍的情況。

此外戰爭期間對生存的渴望及對蘇聯將最終戰敗的悲觀,也使得大部分投降了德軍併成為偽軍。如著名的蘇聯中將弗拉索夫在被俘後就認為蘇聯必將輸掉這場戰爭而選擇與德軍合作。

無論是哪一國的偽軍,在戰爭期間,偽軍都會給本國帶來無限的傷害,如出賣重要軍事機密、積極參與敵人組織的反對本國的宣傳及鎮壓本國的反抗等。

蘇聯偽軍的下場都比較慘:有的死於戰場,有的自殺,有的被俘押回國後被槍決。


一個人的曠野10

這件事情你還真怨不得那些背叛前蘇聯的士兵,並只能夠說斯大林確實做的有點不地道。

我們都聽說過著名的斯大林模式,其模式的最終根本就是將農業上面的資金全部聚集起來,投入到工業的生產裡面,這也就是斯大林前期兩個五年計劃主要的資金來源。

農莊集體化,那個進程裡面的標誌性工程之一。但是這樣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大家一起吃大鍋飯,乾地頭,無論幹多幹少,最後分配的都一樣,大家哪兒的積極性去積極創造生產,這樣的話,對於本詩的農業是一種損害。對於當時那種積極向上,想要能夠謀得更多利益的農民而言,這種做法無疑損害了他們最基本的利益。

與此同時,斯大林有著濃重的大國沙文主義情結,他不喜歡少數民族,他喜歡的是俄羅斯主體民族對於那些少數民族,斯大林的選擇就是把這批人全部趕到邊關或者是比較寒冷比較艱苦的地方都給我種土豆去。

對於那些加盟共和國,斯大林也覺得你們作為主動加盟我前蘇聯的國家應該拿出點東西來表示,因此不斷地壓榨這些加盟共和國的剩餘價值。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前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東歐的那幾個加盟共和國會鬧得那麼兇,原因就是被斯大林給壓榨怕了。

就在這個時候,(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德國人來了,得會人是擺出的一種,我是你們的解放者的姿態。一開始,當地人都以為德國人來了,肯定是解放我們的國家,讓們國家自己獨立起來,所以在德國人剛剛入侵的時候,很多的前蘇聯的民眾選擇站在街頭,手裡拿著雞蛋,拿著水去歡迎德國人的到來。

但是當德國人在他們土地上升起納粹的軍旗的時候,德國人闖進他們家裡搶奪他們的財物,他們瞬間明白了德國人究竟是來幹什麼的?

與此同時,斯大林在整個前蘇聯軍隊裡面搞大清洗運動,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基層士兵和上層之間出現了隔閡,我們拼死拼活為了這個國家拿打了這麼多艱苦的戰爭,最後國家告訴我們說,因為我們犯了一點點小事兒,把我們給槍斃了,你認為這樣的軍隊還有信心替自己的統帥去打仗嗎?

可以說,德國的入侵將處於懸崖邊上的前蘇聯軍隊給拉了回來,如果沒有德國人入侵前蘇聯付出三年必將出現大的叛亂。

與此同時,不同於我們印象之中,前蘇聯中央團結一致,鐵板一塊不同,前蘇聯內部也是有分歧的,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大林全盤否定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認為斯大林你這是搞個人崇拜,因此,在海外確實流亡著相當一批的前蘇聯共產黨的一批人反對斯大林。

本來按照民族主義情節的起納粹德國軍隊是不可能招收。這種非日爾曼民族進入自己的軍隊內部的。

但在戰爭末期,由於德國前線部隊大量的損失及需要大批的部隊進行救援,與此同時,後方大量的土地需要治安和管理,並且從這些土地上面需要徵收戰略資源來維持德國整個軍隊的運轉。

所以德國人破例允許斯拉夫民族,我們知道俄羅斯人主體是斯拉夫民族,加入德國軍隊做一些最基本的雜務工作。


漩渦鳴人yy

二戰中不止中國產生過數量比較多的偽軍和叛徒,蘇聯也產生過。蘇聯產生如此多的偽軍和叛徒如下:

一、蘇聯內部的民族主義。蘇聯是由多個加盟共和國組成的國家,一些小國家如拉脫維亞等是直接被蘇聯吞併後加入蘇聯的,這些國家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蘇聯侵佔了他們的領土,所以當德軍入侵的時候,他們自然掉轉槍口充當偽軍和叛徒。

二、蘇德戰爭初期,蘇軍有大量士兵被德軍俘虜。德軍被蘇軍俘虜非常殘忍,這些士兵為了生存不得不背叛自己的祖國,投入侵略者的懷抱。

(弗拉索夫)

在眾多的偽軍和叛徒中,影響最為惡劣的是弗拉索夫中將組建的偽軍“俄羅斯解放軍”。弗拉索夫曾經以上校軍銜來過中國擔任過軍事顧問。蘇德戰爭爆發後,弗拉索夫在基輔會戰中率部進行了殊死抵抗,併成功率部突圍,之後又參加了莫斯科戰役,並得到斯大林的接見。一時間弗拉索夫成為了蘇聯的英雄,可是在1942年的列寧格勒會戰中,已經是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員的弗拉索夫拋棄了自己的士兵而逃跑,最終被德軍俘獲。弗拉索夫被俘後馬上叛變,並主動洩露了大量重要的情報。希特勒還讓弗拉索夫組建“俄羅斯解放軍”與蘇聯紅軍作戰,但是“俄羅斯解放軍”再次叛變,弗拉索夫也被蘇聯紅軍抓獲,1946年被判處絞刑。


歷史軍魂

在蘇聯的衛國戰爭中,共有570萬蘇軍被俘,有370萬人死於德軍的羈押中,其中有大約50萬人是當場被處決的,因為身份是猶太人或者共產黨員或者知識分子。從1942年開始,參加德軍的蘇聯平民或者來自戰俘營的蘇聯人越來越多,他們這些人被稱為希維人(Hiwis,德語“志願者”的縮寫)。

隨著傷亡的增加,東線的德軍越來越離不開這些希維人,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中有五分之一的兵力就是蘇軍戰俘,約7萬多人,很多希維人和德軍一起戰鬥到最後一刻。

到1943年中期,大約有150萬的蘇聯偽軍為德軍戰鬥,他們開著各式坦克,飛機。甚至有75個營的蘇聯偽軍由德軍龍德施泰元帥率領參加了抗擊諾曼底登陸的戰役。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蘇軍戰俘為德軍當勞工。

為何向來以英勇著稱的蘇聯會產生這麼多的偽軍呢?在我看來有有以下幾點:

第一,蘇聯政府的過激政策。

斯大林曾說過一句十分著名的話:“俄國沒有戰俘,只有叛徒!”。在斯大林眼裡,不幸被俘者與主動投敵一視同仁均視為叛國者時,或站到德國人這邊,或被直接槍決,因此戰俘們也很難抉擇。

(著名的第270號命令)

第二,曾遭受蘇聯政權傷害的人。

很多對斯大林統治不滿的少數民族,如哥薩克人、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土耳其斯坦等國的民族主義者,他們始終認為是蘇聯侵佔了他們的國土,對蘇聯政權始終抱持仇視、敵對的態度。因此,當納粹德國侵蘇戰爭打響時,或出於復仇或出於民族獨立他們選擇幫助德軍推翻蘇聯政權。

第三,原沙皇政權的殘餘武裝力量。

喪失政權的原沙皇政府的殘餘勢力,一直賊心不死的企圖奪回政權,因此納粹德國侵蘇戰爭一爆發,這股殘餘力量立刻站到了反擊蘇維埃政權的那一邊,與侵略者交媾。

其實有不少的蘇聯士兵出於暫時保命的考慮才和德國人合作,並不是真心真意的想成為德國人的走狗,只可惜蘇聯方面過於激烈的政策,令這些戰俘士兵們投鼠忌器,進退兩難,給大批被俘士兵帶來不可磨滅的痛苦。

以上。


木劍溫不勝

恐怕不止一百五十萬!

還有,我們一直宣傳蘇聯老大哥團結友愛,不會看到車臣人,格魯吉亞人。克里米亞人,這斯坦那斯坦其實是不平等的,加入蘇維埃聯盟,很多是不甘不願的裹挾過去。

特別是那些被鎮壓又不得不屈服的小邦國,又加上一些被沒收土地的地主白軍貴族老爺,他們很多人被殺父殺母,也是天生的仇敵!

具體細節一言難盡,但內部仇隙沒有很好協調是真的,只是宣傳很和諧!

等到德國人打過來,居然還被一些人視為解放者,大救星!

1942年勢如破竹的德軍如魚得水,迅速組建了一支百萬以上的偽軍來攻擊莫斯科,你不能說他們糊塗,只能說他們主動或被動捲入了這場大戰。

當然斯大林也沒閒著,大清洗時幹掉了很多元帥與將軍,甚至波及到政敵部屬中團長以上都可以毫不猶豫處決,這些人的子弟兵肯定不心服,所以投奔德國很正常。

來不及跑的重犯家屬,一起被殺的也不計其數,內部鬥爭與外部鬥爭同樣殘酷。

這些都是有人“變成偽軍”的重要原因!

值得慶幸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不需要經歷這樣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終極考驗,不然,鑄犁為劍,魚米兌成子彈的日子,會是人間地獄!


蒼茫大地東莞0769

我個人認為是不認可150萬偽軍的,這個數字在蘇德戰場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