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上的魚生會在乎你叫它什麼魚?

最近熱門消息除了川普和三胖之外,大概也就是虹鱒跟三文魚了。這場口舌之爭打的,我等吃瓜群眾吃到撐也還是跟不上雙方變幻的節奏。

到底這虹鱒算不算三文魚,咱另說,但是商家為了利益胡亂取名來魚目混珠賺取暴利的事,確實不鮮見。

前兩年朋友在賣埃及棉的床上用品,價格相當優惠。稍微有點了解這棉製品的都曉得,埃及棉可是棉花中的愛馬仕,好點品牌的一套床上用品動輒上萬。也碰巧我剛研究過一些相關內容(其實是想買來著,後來算算手頭還是不夠),也是賣弄,就問了下:“新疆產還是埃及產?”

果然就問出毛病來了,是新疆產的埃及棉。

新疆那邊種棉花很多,埃及棉吧,你從狹義上說就只能是埃及產的那種,但從廣義上說,那也是一個棉花的品種而已。那麼全世界用這個品種的,都可以叫埃及棉對吧?但由於水土環境的不同,新疆產的埃及棉糖分過高,做出產品來質量很受影響,所以一般會摻一些河北產的棉紗來調整。

這就像說虹鱒是不是三文魚?這個就看從哪方面來看啦,你從學術角度,ok,好像也可以。但你從吃貨角度來看,特麼就是騙錢!

就好像去吃個金槍魚大脂刺身,滿心希望是肥腴的太平洋藍鰭,結果來一堆長鰭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黑鰭金槍魚算怎麼回事!

現在有一種菌類,黑色的,學名叫做長根菇。也不知道怎麼的,居然就被商家說成黑雞樅。但這東西跟雞樅有關係嗎?毛關係也沒有啊!也不知道怎麼就會被扯到一起的,這簡直就是像用油魚來冒充銀鱈魚一樣,已經不是學術上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假冒偽劣吧?

想想看著菜單上的雞樅點了單結果卻上來這麼個玩意兒,心裡會是怎麼個感覺?

還有的商家為了能把價錢拉高,就用些聽起來不那麼尋常的名字,譬如將一些品種的菠蘿叫做鳳梨啊,把個子大一點的櫻桃叫做車釐子啊,其實就是同一樣東西,你會覺得紅蛇果不是蘋果嗎?為什麼到了菠蘿和櫻桃,就被洗腦了?以後會不會出現士多啤梨不是草莓的說法?

還有純粹胡說八道的,只要你一打聽,就知道你不懂,只要你不懂,那一切都好辦了,譬如將仙人掌的果子說成麒麟果的,把黃色的菜瓜說成飛碟果的,然後這價格就立馬亂報一通。我也上過當啊,去菜場買菜時候看著個魚不識,求知慾很強就問一下,那位眼梢往我這一瞟,隨口就說“小龍魚”。我就知道他胡說,但我又不知道不胡說的話這魚該叫啥,買了吃吃麼,也就那樣。後來有識貨人跟我講,這不是豬尾巴魚嗎?最賤的東西。

後來學乖,有不認識的,不跟賣的人打聽,偷偷拍個照片回來,朋友圈裡有的是識貨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