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在“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大楼、 五角大楼先后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飞机的袭击,举世震惊

美国是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一直以来媒体只对这个恐怖活动的幕后主谋是谁以及如何消火他感兴趣,但是随后不久,人们对那些国家领导人的人身安全问题也开始关注了。

倘若美国遭到大规模的核打击,美国总统及其继任者将如何确保活命?最高指挥机构将如何确保不至于瘫痪?其实,早在冷战时期,军事问题专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保护总统计划”了,他们争相探知这一机密, 并将它列为美国的头号机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总统计划”并非一成不变, 它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全球安全”网站主任约翰·皮克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侦察卫星技术飞速发展,美国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尽管美国的指挥中心等大型掩体进行了特殊加固和伪装,但在前苏联卫星敏锐的眼睛下还是不易逃脱的。如果前苏联导弹同时袭击这些指挥中心的话,美国政府同样会陷人瘫痪。

美国是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许多安全专家还认为不应该把指挥中心建在些固定的场所,这样会产生许多安全隐患,也逃不开苏联人的眼睛。有鉴于此,美国政府急令安全部门将“保护总统计划”进行重大的修改,确保苏联人无法一次性“干掉”美国总统及其法定继任者。老布什总统在20世纪80年代末把“保护总统计划”这一名称改变了。随后,美国通过了国家安全重组法案,并相应组建了一套由主要指挥中心和次要指挥中心组成的相对分散的系统,分散了指挥中心。

显然,主要指挥中心如果被前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举摧毁,次要指挥中心样能够下达对前苏联进行报复性打击的命令。

美国是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保护总统计划”手段也不单一,他们还有其他的辅助手段,如“应急导弹通信系统”,导弹发射后通过无线电可以与地面部队通过密码保持联系。90年代初,该系统暂停使用,但一切设施都完好无损,随时可以重新起用。还有“打击后指挥与控制系统”,它是由具备发起报复打击能力的飞机组成的网络。据悉,该系统直到今天仍处于“激活”状态。同时,美国情报官员也披露,美国还有每天24小时飞在空中的波音747飞机,作为战略空中指挥所。

美国是如何安排“保护总统计划”?

由于这个指挥所一直在空中,而且位置不确定,这样敌方要摧毁它就不那么容易了。飞机执行8小时轮换制,机上有一名两星将军。随着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缓和,空中指挥所也终于降到了陆地上,但一旦进人紧张状态, 它马上又可以执行命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