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本欄目由《雲南醫》雜誌社獨家支持

第13期

福利專區:

①本期文章後留言ICU相關問題,專家進行專業解答

②下期名醫是誰?本期預告讓您早知道

本期內容: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專家介紹: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問:什麼是ICU?

問: ICU主要收治什麼病人?

1、心跳呼吸驟停復甦成功後

2、各種類型休克

3、急性呼吸衰竭

4、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發作

5、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LI/ARDS)

6、重症哮喘

7、急性冠脈綜合徵、

急性心功能衰退、

嚴重心律失常、

高血壓危象等疾病合併呼吸功能不全需呼吸機輔助呼吸或需建立人工氣道

8、急性腎功能不全或腎衰

9、重症胰腺炎

10、外科處理後的大出血

11、嚴重創傷、多發傷無急診手術指徵

12、急性神經系統損傷

13、急性重症肌無力

14、重症感染、膿毒症

1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16、嚴重水電解質紊亂,酸鹼平衡失調

1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

18、急性物理、化學、生物因素等致傷性因素所致的損傷

19、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20、原因不明的急性昏迷、暈厥、抽搐等

21、其他急性因素或突發事件引起的生命體徵不穩定患者

問:為什麼ICU的多數病人要用止痛藥和鎮靜劑?

朱明:ICU的重症病人處於強烈的應激環境之中,其常見原因包括:

1.自身嚴重疾病的影響:

病人因為病重而難以自理,各種有創診治操作,自身傷病的疼痛;

2.環境因素:

病人被約束於床上,燈光長明,晝夜不分,各種噪音(機器聲、報警聲、呼喊聲……),睡眠剝奪,鄰床病人的搶救或去世……

3.隱匿性疼痛:

氣管插管及其它各種插管(胃管、尿管等),長時間臥床;

4.對未來命運的憂慮:

對疾病預後的擔心,

對死亡的恐懼,

對家人的思念與擔心……

這一切都使得病人感覺到極度的“無助”和“恐懼”,構成對病人的惡性刺激,增加著病人的痛苦,甚至使病人因為這種“無助與恐懼”而躁動掙扎,危及生命安全。

國外學者的調查表明,離開ICU的病人中,約有50%的病人對於其在ICU 中的經歷保留有痛苦的記憶,而70%以上的病人在ICU期間存在著焦慮與躁動。

減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經系統的過度興奮。

幫助和改善病人睡眠,

誘導遺忘,

減輕或消除病人焦慮、躁動甚至譫妄,

保護病人的生命安全,

減少各種應激和炎性損傷,

減輕器官損害,

降低病人的代謝速率,

減少其氧耗氧需,

使得機體組織氧耗的需求變化儘可能適應受到損害的氧輸送狀態,並減輕各器官的代謝負擔。

問:腦死亡與植物狀態的區別是什麼?

朱明:腦死亡是全腦功能包括腦幹功能不可逆終止。人體的呼吸中樞位於腦幹,如果腦幹發生結構性破壞,會直接導致呼吸功能停止,無論採取何種醫療手段都無法挽救患者生命。

腦死亡的判斷標準:

1、國際判斷標準。1968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特設委員會重新對腦死亡概念進行解釋,制定了人類首個腦死亡判定標準:

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②無自發呼吸;

③腦幹反射消失;

④腦電活動消失(電靜息)。

凡符合以上標準,並在24~72小時內重複測試,結果無變化,即可宣告死亡。

2、我國判斷標準。腦死亡的臨床診斷依據包括:

深昏迷、

自主呼吸停止、

腦幹反射消失。

必須同時、全部具備上述3項條件,而且需明確昏迷原因,排除各種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植物狀態俗稱“植物人”為腦幹功能存在,昏迷只是由於大腦皮層受到嚴重損害或處於突然抑制狀態,患者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腦幹反應。

植物狀態是可逆的,

是有自主呼吸的,

患者有極小的幾率會甦醒,而腦死亡是不可逆的,無自主呼吸,患者無甦醒可能,只會逐漸死亡。

腦死亡患者的器官是最佳器官移植供體,因為移植的器官必須在有血供時從供體上取出,因此,在腦死亡後心跳未停止之前,有血壓的情況下摘取移植器官是最理想的,成活率高。器官移植的發展在極大程度上要依賴於腦死亡患者提供器官。器官移植是一場生命與生命間的接力。救一個人就是救一個家庭。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下期預告:產前檢查,必不可少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下期專家介紹: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名醫在線」朱明:重症監護,維持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