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結束5月投資交易後,各大券商陸續發佈6月金股組合。我們整理了十大券商的金股組合,試圖從中找到共性,並且來看清他們對於6月行情的真實看法。

一、申萬宏源六月金股組合: 福能股份、中航沈飛、國際醫學、當升科技、中遠海控、中國化學、廣電運通、太極實業、伊利股份、龍源電力。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二、中信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三、安信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四、光大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光大證券6月行業金股池錫業股份、恆力股份、神馬股份、克來機電、華能國際、延長化建、保利地產、長春高新、新野紡織、青島海爾、中航沈飛、三環集團、南洋股份 、烽火通信、招商銀行 。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五、華泰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六、中泰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截止5月31日,中泰5月金股組合絕對收益4.25%,相對滬深300的超額收益為3.04%,年化收益率63.57%,夏普比率為6.39,本月最大回撤-4.79%,日勝率為63.6%。

自下而上,結合行業機會,2018年中泰證券6月金股組合推薦如下: 復星醫藥、正邦科技、伊利股份、蘇寧易購、寶鋼股份、海螺水泥、傑瑞股份、分眾傳媒、青島海爾、帝歐家居。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七、華創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八、國金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九、長城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十、東吳證券六月金股組合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十一、醫藥股出現八次關注度最高

從十大券商金股組合行業屬性來看,醫藥行業是關注度最高的行業,有八家券商的金股組合都出現了醫藥股。六月金股組合沒有出現醫藥股的券商是安信證券和東吳證券。大化工板塊個股出現了7次,包括石油化工、基礎化工等子行業。食品飲料板塊個股出現了6次位列關注度榜第三位,關注度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別是計算機和輕工行業,出現了5次和4次。

醫藥股中有兩隻醫藥股分別被兩家機構列入六月金股,分別是復星醫藥和長春高新。復星醫藥分別被中信證券和中泰證券看好。長春高新分別被光大證券和華泰證券看好。

被三家機構看好的公司分別是伊利股份和蘇寧易購,兩家公司都屬於大消費板塊。

透過十大券商六月金股組合 看清他們真實市場觀點

十二、防禦是六月主基調

其實從十大券商集中關注的行業我們基本就能看出券商對於6月行情的基本定調,那就是穩健防禦為主。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市場總體處於震盪尋底階段,外部面臨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風險偏好處於低位,油價高企,通脹預期抬頭,美債收益率上行,在美聯儲加息與國內金融監管加強、流動性環境趨緊。

建議6月首先立足於防禦,增強配置公用事業, 必需消費品 、石油化工等。等待風險因素明朗或政策出現有利於流動性或風險偏好的變化。站在中期角度,依然看好補短板推進, 新經濟投資週期開啟,戰略性看好創業板指數。

華泰證券提升6月重點關注7個可能的事件:

第一,PMI超預期,政府呵護市場概率較大。

第二,美聯儲加息。

美國時間5月2日,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FOMC會議決定,維持1.5%-1.75%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不變。5月議息會議後,市場對於聯儲過快加息預期小幅降溫,市場預期向2018年加息三次傾斜,6月加息預期繼續鞏固。我們維持2018年加息三次的判斷,貿易爭端暫不影響聯儲加息節奏,但需警惕中美貿易衝突升級風險對經濟“類滯脹”預期影響。

第三,銀保監管機構出臺資管行業監管細則。

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落地後,銀保監會於4月28日、5月4日、5月23日相繼發佈了《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大額風險暴露管理辦法》《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並於5月3日起草了《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監管大框架確定以後,相關細則有望繼續快速落地。

第四,擴大內需政策漸進推進。

今年4月23日政治局會議提出調結構和擴內需結合。目前國內需求層面未來仍有下行壓力,外部貿易環境具有不確定性,擴大內需仍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發展方向。我們認為持續擴大內需初期的先導是高端製造業和消費升級,中期可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只有在前期擴大內需政策最終無效的情況下,地產才會成為最後使用的擴內需手段。

第五,中東、朝鮮、中美貿易之間再起衝突。

第六,六月底流動性趨緊。

財政方面,2018年新增地方政府債額度為1.35萬億,1-4月全國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5213億元,均為置換債券或再融資債券,6月很有可能短期集中發行,對流動性產生收緊擾動。此外,隨著6月底銀行季末MPA考核的臨近,銀行為滿足監管指標要求可能會導致短期的流動性趨緊。

第七,信用風險疊加爆發。

今年債券違約事件頻發。中債登公司《2018年4月債券市場風險監測報告》顯示,截止4月累計違約債券15支、面額128.64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5月共計5只債券發生違約,以能源相關的週期性行業中的民營上市公司或“兩高一剩”領域的國企發行的中票和私募債為主。我們認為,在當前的宏觀環境和政策環境下,信用違約事件高頻爆發的風險可能仍將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