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未來的京東,我們不能把它看成是一家電商,而是一個零售平臺,甚至更準確地說,京東應該是中國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

沒錯,我們可以看到的不少黑科技、物流視頻的無人科技、AI解放繁重人力、遠程AR、VR購物、基於大數據智慧供應鏈等進行線上線下打通、智能運營……這一切地一切,都是京東作為“水電煤”可以開放給行業合作伙伴的能力。

未來,京東還將通過AI來釋放大數據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不僅可以賦能線下實體商家,更重要的是,智慧供應鏈的開放亦可以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率!

而對於中國的大商家來講,效率即生死!

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聽楊姐說】

今年618,京東配送機器人會在主城區上路,京東配送機器人會在京東發源地中關村地區進行配送,還會進入到上地軟件園做配送……

是的,如果你是一位商家可要注意了,以前在京東上做生意,你需要會營銷術,懂怎麼玩流量,怎樣優化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但是未來這可不夠了,你還要懂AI,懂京東的開放技術,包括各種無人設備。

沒錯,一個“流量型的電商平臺”京東正在變身為“黑科技京東”、“數據的京東”和“開放能力的京東”——正如劉強東在京東2018的年初的大會上說過,京東要全力投入科技!

劉強東的投入終於在前兩天的溝通會上看到一些結果,舉一個極端點、可能並不恰當的例子,某天早晨當你發現洗面奶快用完點開京東APP想訂購一瓶新的時候,京東會告訴你,為你準備好的3種洗面奶已經在距離你500m的地方等候了,如果你需要,2分鐘之內無人機將給你送到陽臺上,保證不耽誤你洗臉上班。

為什麼是三種呢,因為京東認為這幾天你的皮膚可能比較乾燥,所以還準備了一款極潤型洗面奶,以及猜想未來你可能要去更乾燥暴曬的地方所以還有一款修復洗面奶(這是根據他們的大數據啦)。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京東會順便告訴你,冰箱裡的可樂快喝完了,家裡該補充雞蛋了。

在楊姐看來,京東今年的618可以被看做一次分水嶺,以前的電商是“等”你來買東西,但是未來購物,將可能是定期給你供貨和推送。你能想到的,京東主動送上門,你想不到的,京東已經替你“想”到。

“無人”勝有人

京東對於消費者,你會感覺越來越不被打擾。

京東正在試圖用科技來解決與消費者的“溝通”問題——這個溝通並不是指“營銷”,而是“懂”每一個人,知道每個人的需求。

例如京東的AR試衣鏡。這個楊姐在此前的文章中也講過。

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場景的真實價值不是在線下,而是在線上——即帥哥美女沒法去現場試衣服的時候,遠程試衣,讓用戶看到效果,這顯然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降低退換率!

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好,還有一個,無人超市!京東無人超市創造了一個在120平米以內單日銷量超過25萬的案例,一天整個超市賣空6次。

無人零售的另一個形態就是通過重力+機器視覺的方式來做自動售貨櫃,一個櫃子差不多兩個月收回成本。而已經在天津生態城實驗的無人售藥櫃,可以讓用戶24小時購藥。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是今年8月才會能見到JDY’S智慧餐廳,沒有廚師卻能做各種美味佳餚!

這是一個由智能機器人提供服務,操作、可視化、點菜、做菜、傳菜過程全程無人化,雖然是機器人大廚,但是它傳承了中國八大菜系的菜譜,用精確的操作實現的烹飪的溫度、時間、用料的標準化。好,接下來上菜:也是機器人傳菜,還有自帶重力感應和智能記賬的技能,它可以自動優化路徑實現傳菜的功能。

這是什麼,是重構!

很多公司都在重新定義“零售”,但楊姐採訪過的一個線下連鎖店老闆說過一段他的心裡話:在他看來,用線上的數據來指導線下怎麼賣,給誰推薦什麼都不叫重構零售,只有徹底革命線下的運營模式、降低人工、變革運營機制才是——即無人超市這類的。

但無人超市其實並不是京東的終極目標:去年京東提出來零售即服務的概念,希望從一個“零售平臺”轉型成為一個零售的“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

讓京東無人超市更多向外賦能,把這些能力開放給企業——所以,無界零售才是京東的目標。

所以,如果從用戶端來看,京東給消費者的體驗將是完全不同的——當然,要實現這些徹底的變革,背後其實是無限的供應鏈、物流變革。

“無人”家族

從倉儲機器人到無人機、配送機器人,再到自動駕駛卡車,未來的京東擁有一個“機器人家族”。

沒錯,要想有極速購物體驗,與之相配套的,就必須是極速的供應鏈和物流。據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透露,京東在末端配送方面已經有很多進展,自動駕駛重型卡車和完全原生的貨運無人機也即將上崗。

隨著京東無人機和無人車技術的不斷髮展,落地規模的不斷擴大,京東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打造一張智慧物流的網絡。

沒錯,京東的未來是要打造全球首個空地一體的智慧物流網絡!這個網絡是由幹線、支線和末端配送的無人機、無人車、智能終端、智能機場等一系列技術與節點組成的。它把京東的一系列無人科技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將成為未來物流配送的支柱力量。

未來,京東會用這張智慧的網絡去對外開放與賦能,讓它服務於整個社會,幫助人們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將享受到比現在更加便捷的購物體驗。

就拿城市來說,按照京東集團首席技術官張晨的描述,京東將可能在中國城市裡佈置上百萬輛無人配送小車,距離用戶家門口的任何一個點,幾百米就有一個京東配送小車,這樣會發生什麼情況?

它是不是可以不僅承擔京東配送的人物,也成為社會最後一公里的基礎設施?換句話說,姐立刻就能想到的一個場景,就是大學校門口那種每個快遞公司擺一個的“地攤”可能就會消失不見,有沒有?

姐簡單設想一下:每個快遞公司將這個學校的快遞掃碼放到京東的無人配送點,既不需要派人蹲守等待學生取件,又不會丟件——接下來就是京東的無人送貨車和學生聯繫……

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而偏遠山區的鮮活農產品通過幹、支線無人機就能快速送達各個城市,再由遍佈全國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完成極速送達,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把剛剛摘下的水果從上千公里外的山裡直接送上用戶的餐桌,而且能夠把省內的物流成本降低70%。

京東將在未來3年內完成這一系列的佈局,成為全球前五的智慧創新型企業。

讓智能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更加廣泛,帶來社會效率的全面提升。未來三年裡,無論是京東智能機器人的產值、技術水平還是應用規模,都將得到快速的發展。我京東還將設立產業基金,建立機器人產業集群,來帶動整個智能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這些技術與產品將逐步向京東的合作伙伴進行開放賦能,為他們提供技術應用解決方案與物流機器人產品將提升整個行業的科技水平,提高運營效率,並且將GDP中物流行業的比重大幅降低。

“精準”的技術

京東的目標是融合人、貨、場數據,塑造一個最懂消費者的供應鏈,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把合適的商品送到合適的消費者手上。

當然,劉強東所想並非僅此而已——如果按照京東今天所擁有的資源,中國電商領域最完整、最精準、價值鏈最長的大數據資源來說(此次會上透露的數字是,京東大數據平臺上有超過4萬臺服務器,每天處理超過100萬個任務,數據總量超過450 PB,而且以每天800多TB的規模增長),這些能力將逐步開放給合作伙伴。

換句話說,京東也是想做電商公司的“水電煤”——從用戶畫像到配送物流,各種賦能!

京東集團副總裁、大數據與智慧供應鏈事業部總裁裴健透露的京東的做法是,一個基於智能貨架的全套解決方案:智能貨架將選品、陳列、貨架規劃、貨架監控以及貨架附近的流量監控、分析整合在一起,未來可以指導門店的貨架規劃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實現更加快捷的貨物週轉。

這當然是得益於京東在電商領域十多年的數據積累!這個積累到了什麼程度呢,例如可以基於地理位置對消費者行為進行聚合,在門店選址和店內商品選品中發揮數據驅動的決策作用——更關鍵的是,幫助商家實現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感知計劃、決策和響應。

裴健舉了一個京東和中石化合作的易捷便利店的例子,通過智能攝像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幫助店鋪識別顧客,通過智能廣告牌我們能夠幫助每一位到門店的客戶獲得極致的用戶體驗。

事實上,結合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的提升供應鏈的需求預測、運籌優化和模擬仿真能力,京東已經將這些能力整合進入到京東的智慧供應鏈應用當中去,並通過諸如諸葛智享解決方案等面向合作伙伴提供供應鏈的管理場景和管理技術。

京東變身:從電商平臺到“水電煤”

這個諸葛系列數據產品,是京東為商家提供供應鏈管理進行賦能!

例如京東跟青島啤酒的店鋪進行的合作,諸葛庫存管理系統能夠讓它們的庫存週期更有效率——最近半年青島啤酒的倉儲週轉降低了24.7天,缺貨率降低了15%,可以看到智慧供應鏈讓青島啤酒賣酒賣出了效率。

而這還有一個更好的良性循環,即未來如果京東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使用這套系統,那麼將不僅提高自己的效率,還能提高整個社會供應鏈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