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會被滅亡!

宋朝的經濟發達被過分誇大。

許多網文說宋代繁榮,依據就是宋代的稅收奇高,比如峰值能達到上億貫銅錢,這種水平只有清朝末年才達到過。但是將稅收等同於國家經濟強大等同於人民生活富裕,確實有些yy過頭了

大宋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會被滅亡!

用稅收考量國家經濟,判斷民眾生活水平有多不靠譜.

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宋朝缺少戰馬。太宗時窮全國之力,尚能湊夠了10幾萬匹戰馬,到了徽宗時,全國戰馬還剩下1800匹。

用步兵打騎兵,打贏了也無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如果打輸了,卻只能任由人家追亡逐北,被成建制的消滅。

所以宋朝中後期,對北方民族的戰爭有敗有平卻無勝;而北方民族對宋朝,是有勝有平卻無敗。

大宋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會被滅亡!

這樣的戰爭怎麼打?

岳飛的部隊算是例外。因為岳家軍從金國和偽齊那裡繳獲了至少上萬匹戰馬,並建立了成建制的騎兵部隊。

漢人在被馬背民族欺辱了多年以後,終於看到了與敵人進行公平戰鬥的可能性。對此,我們的祖先渴望已久,當然不肯放棄任何一個機會。

老子的盾牌擋不住你的鐵浮屠,老子的兩條腿跑不過你的四條腿;現在老子也有了戰馬,該讓你們看看漢家男兒的厲害啦。——我想,這就是1140年的某一個下午,小商橋頭,面對敵人的十萬鐵騎,楊再興和他的三百名大宋騎兵的所思所想吧。

大宋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會被滅亡!

岳飛

一般來講,一個大一統王朝建立之後,軍隊是要削減的。士兵回鄉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可惜宋朝沒有這樣的條件。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後,中原王朝失去了天險屏障。北方遼的騎兵可以長驅直入中原。自宋朝立國以來,收復燕雲失地一直被作為一件國家大事,可是歷經三任君主也沒能成功。加上宋朝首都在開封(汴京),四周一片開闊地,無險可守,也需要重兵護衛。因為這些嚴重的安全隱患,宋朝不僅不能裁兵,還得逐年增加兵力。太祖開國時全國兵力二十萬,到仁宗時達到一百二十多萬。其中護衛皇城的禁軍約佔一半。

大宋王朝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還會被滅亡!

大宋弱到經常被塞北“四朝”吊打,給蠻夷稱臣納貢,一直割地求和,皇帝一個賽一個昏庸,武將,百姓,女性的地位卑微如塵,貪汙腐化之風為歷朝歷代之最,自己主動閹割國防軍事能力的奇葩朝代

在冷兵器時代,不尚武的民族無一不亡於異族,在那弱肉強食,尚未誕生現代文明,國際次序的年代,指望靠以仁義止戰幾乎是不可能的。

漢唐和大宋給今天的中國留下的太多耳熟能詳的詩句成語,隨便列幾個廣為人知的,我們就可以清楚看出那個年代華夏民族在國策影響下的性格特點。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大唐。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西漢。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北宋。

可以明顯看到,大宋好像就一個奇葩存在,極端的崇尚文治,比如整個大宋王朝武將地位如同屠夫一般,品級最高的幾個還有被臉上刺字的,在南宋苟延殘喘,與金議和後,力挽狂瀾拯救南宋的中興四將還險些被滅口,絞兔死,走狗烹,一代戰神,道德完人岳飛慘死風波亭。

靖康之恥更是漢人朝代上最大的恥辱,皇帝都被別人抓走了!

宋慈死後30年後南宋亡!

可能真的有國運這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