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巴爾虎是蒙古族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支,早在蒙古統一之前就已經屢見經傳。《隋書》稱之為“撥野固”。《新唐書》和《舊唐書》稱之為“撥野古”“撥也古”。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元史》稱之為“八兒渾”、《蒙古秘史》稱之為“八兒忽”、《史集》等稱之為“巴兒古惕”。清代的各種史料稱之為“巴爾虎”,沿用至今。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從巴爾虎作為一個著名的部落名稱出現在各類史集上來看,巴爾虎蒙古族至今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撥野古在公元3世紀就參加了以丁零為核心的部落聯盟算起,巴爾虎蒙古族已經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2]

“巴爾虎”是一個古老的名稱,最早見於著名的突厥闕特勤碑上。歷史上,巴爾虎蒙古族是一個弱勢部落,就像這個弱小的民族部落一直在歷史的夾縫中聚聚散散,卻奇蹟般保留了下來一樣,這一古老的名稱千百年來能夠延續下來並使用至今,應該說是一個奇蹟。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闕特勤碑是公元732年,突厥芯伽可汗為紀念其弟闕特勤的功勳而建立的。闕是人名,特勤是突厥的官號。碑為大理石製成。在闕特勤碑上“撥野古”一詞曾出現多次。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說明那一時期,“撥野古”已經作為一個著名的民族部落活動在漠北草原了。從此以後,巴爾虎在中國曆代史籍中均有記載。恩格斯曾說過:“部落的名稱,在大多數場合下,似乎是偶然發生的,而不是自己選擇的”。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巴爾虎”一名,源於巴爾虎的祖先巴爾虎代巴特爾。巴特爾是古代蒙古社會的一種尊稱。巴爾虎人認為:他們源於他們共同的祖先——巴爾虎代巴特爾,他的後人以他為驕傲,並逐漸將人名演變為全部落的名稱。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陳”“新”由來

後來,巴爾虎蒙古人隨著不斷遷徙,分散到貝加爾湖的東部和南部。清康熙年間,有一部分巴爾虎蒙古人被編入八旗,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布特哈廣大地區,還有一部分成為喀爾喀蒙古(今蒙古)諸部的屬部。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1732年,清政府為了加強呼倫貝爾地區的防守,將包括索倫(今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族和巴爾虎蒙古族士兵及家屬3796人遷駐呼倫貝爾牧區,以防俄人侵擾。其中275名巴爾虎蒙古人便駐牧在今陳巴爾虎旗境內。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1734年,清政府又將在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志願加入八旗的2400多名巴爾虎蒙古人遷駐克魯倫河下游和呼倫湖兩岸即今新巴爾虎左右兩旗境內。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為區別這兩部分巴爾虎蒙古人,便稱1732年從布特哈地區遷來的為“陳巴爾虎”,即“先來的巴爾虎蒙古人”之意;1734年從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遷來的則相對被稱為“新巴爾虎”,即“新來的巴爾虎蒙古人”之意。

巴爾虎蒙古部落的由來

漂亮善良的蒙古族姑娘娜仁高娃(導遊)

新巴爾虎蒙古人居住在新巴爾虎左旗和新巴爾虎右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