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淇水之濱——白蛇鬧許仙傳說

白蛇傳說是中國民間你推波、他助瀾,歷千年發酵才積累而成的不朽“傳言”。

白蛇傳說撲朔迷離,尋求其本源或求證其“自圓其說”的歷史,都是非常困難的。

白娘子是淇河之濱的美人蛇還是西湖之畔的美人蛇?小青是淇河裡的一條青色的纏魚還是西湖畔的一條青蛇?要回答如此這般的問題,與求證一個古老神話中到底幾多真實、幾多虛假沒什麼兩樣,就是學者們繞過一個個傳言陷阱,其所發現的真實,還會仁智各見,眾議紛起。

鶴壁淇水之濱——白蛇鬧許仙傳說

但尋求真相是必要的,這是學術的驅動力,也是學者應該擔當的責任。當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孟繁仁先生彈掉千年塵埃,洞見“白蛇傳說”的原點在河南鶴壁淇水之濱的金山寺、許家溝、青巖絕時,就有人在網上大辯論中很不客氣地挺身“闢謠”:杭州自古繁華,特別是到了南宋,更成為全國經濟、文化乃至政治中心,且風景優美,天下無雙,其衍生出悽美的白蛇與許仙的愛情故事實屬自然——如果硬說一個粗獷豪放的河南漢子、一個大大咧咧的河南女人,一邊哼著河南梆子一邊趕著羊群的這對主兒,就是許仙和白娘子,我實在無法接受……如果真能證明許仙是許家溝人,白娘子是淇水之濱金山寺的什麼東東,在下倒要對許家溝的鄉親們另眼相看了……

其實,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只是個美妙的傳說,它在厚重的淇河歷史文化中,輕飄飄的,並不怎麼沉重要緊——就是白娘子、許仙原本淇河兒女,對眼下杭州借“白蛇傳說”及另一源自中原的“梁祝傳說”炒作“愛情之都”旅遊品牌,也構不成什麼負面影響——何況那位也許在西湖之邊大發脾氣的網友,其祖先說不定就是淇河之濱“一邊哼著河南梆子一邊趕著羊群”的人,只不過他們在北方草原民族的

壓力下,南遷杭州——他們也許就夾裹在岳飛的抗金隊伍裡,他們也許像岳飛一樣期待迴歸中原,只是後來,他們無奈“客居”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學術,不過是落實個名分;《厚重河南》,不過是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儘管這種“對話”不能拉來白娘子、許仙、小青什麼的當個嘉賓佐證一番,但落實個學術名分,回望一下白蛇傳說的歷史,還是頗見說服力量的。還想順便告知那位網友,就是“闢謠”也不能跳出歷史大背景:當商周之際,古人唱著《詩經》裡“委蛇委蛇”,在桑樹下、在竹林中追逐浪漫愛情時,杭州還未能“滄海桑田”形成陸地——今日杭州城,那時還是個魚鱉世界。

鶴壁淇水之濱——白蛇鬧許仙傳說

憶昔淇河浪漫事

白娘子、小青哼著江南小調,委蛇在西湖之濱,她們的嫋娜身姿被定格在杭州西湖,雷峰塔是永遠的圖騰。

白娘子、小青就是白蛇、青蛇,她們擺動的線條猶如西湖邊隨風搖曳的垂柳,其律動感卻頗具殷商甲骨刻字之遺風。如果說白蛇、青蛇的前世因緣沉澱在殷商故地安陽洹水(殷墟故都)、鶴壁淇河(朝歌行都),影響今天的甲骨審美還很高遠的話,那麼現代西方版的瑪麗蓮·夢露,今日中國版的粉紅女郎“萬人迷”陳好,則絕無僅有地切合了男人對物質美人的終極幻想與女人成為女人中的女人的終極追求,她們踏在高跟鞋上搖擺水蛇腰詮釋的今日物質美女,不過是白蛇、青蛇的翻版,製造了一個新的白蛇、青蛇現代流行版而已。

“《詩經》中的‘委蛇委蛇’,什麼意思?”鶴壁市淇濱區旅遊局局長張山保先生自問自答,“就是‘彎彎曲曲的蛇,彎彎曲曲的蛇’。當然,放在‘羔羊之皮,素絲五 (音駝,絲結、絲紐的意思);退食自公,委蛇委蛇’的詩篇中,我這種解釋有點望文生義的味道。”按照流行的解讀,這兒的“委蛇”讀作“wēiyí(逶迤)”,詩是寫貴族們安閒生活的,所以就被詮釋為“大搖大擺、洋洋自得”,但無論怎麼解讀,它還是“蛇態”表象的一種深度延伸。

在《詩經》中,“委蛇”就從“表象”完成走向“意象”詩意過程,可見“委蛇”足夠高古——這至少說明,蛇,這種動物早在《詩經》時代就被披上了文化的外衣,被先人文化化了——蛇,不只是動物界的一類長長爬蟲,還是與先人和諧共處、烙有文化印痕的朋友。

鶴壁淇水之濱——白蛇鬧許仙傳說

據專家考察:“委,曲也,委隨也,從女,從禾。取其禾穀垂穗委曲之貌,故從禾”;“委”從“女”,乃取其柔順之意,故“委蛇”之“委”意蘊深長,除卻“委”字,別的字還難以取而代之。“委蛇”的本義,就是指隨彎就彎的蛇,作名詞用時,其意義不大可能有別的理解,在《聯綿字典》中,“委蛇”第七個義項就是:蛇也。而作形容事物性狀的“委蛇”,雖不再是蟲蛇,但還是以蛇的某一特性來比喻有蛇之類似特點的某一事物性狀的。蛇性好曲,故“委蛇”表示“婉轉曲折貌”,引申表示“曲線擺動貌”、“曲線優美貌”等;蛇行隨彎就彎,故“委蛇”可表示“邪行貌”,引申表示“從容自得貌”、“姿態優美貌”等。而“虛與委蛇”,無疑也是從“彎曲蟲蛇”的特性演繹而來的。

“山勢奔騰如逸馬,水流委曲似驚蛇。”巍巍太行自西而東奔騰而下,至安陽、鶴壁一線戛然而止,洹水、淇河等左突右旋,衝出太行山,逶迤在華北大平原上,河之兩岸,就是青銅時代中國文化的勝地:在這廣袤的大山與平原的契合點上,我們的先人一面張望大山,問山林裡有沒有住著神仙,一面在奠基澤被萬世的青銅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