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嘉賓何婕

1

我該如何讀書?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簽到處

這期報名的很多讀者都早早地趕到了現場,在下午2點活動開場前,廳內就坐滿了觀眾,翹首以盼,等待著何婕的到來。活動準時開場,主持人劉江賢與何婕出現在了臺前,何婕一身藍衣,氣質優雅。

“壹字讀書會”活動開場,主持人劉江賢直奔主題,詢問何婕選取“開”字的緣由。何婕當即答道,“當時我一聽壹字讀書會,我覺得創意非常好,而且這個字要從城市精神裡面挑,城市精神幾個字非常的精華。”

上海城市精神即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何婕打趣地說自己本來第一反應是海,因為先生的名字裡帶海。第二反應是開字,因為她覺得海和開字是有聯繫的,“我們之所以閱讀,因為我們希望做一個開明的人,另外開啟和世界的聯接,大家會覺得困惑,我們不就在世界當中嗎?和世界的聯接無處不在,事實上我們所說的聯接只是一部分,我們需要跟這個世界的物也好,人也好,開啟的聯接還有很多方面也是多元的,和閱讀也有關係,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主持人劉江賢和嘉賓何婕

此次讀書會的主題是:閱讀,開啟人與世界的聯接。這個人與世界的聯接,何婕給了很形象的解釋,雖然在角落中看書像是一種避世的姿態,其實內裡是積極樂觀聯通世界的態度,“因為你始終對生命好奇,始終對世界好奇,始終想去了解那些你所不瞭解的東西,不管是一個人,一個地方,一種文化還是一件事,這種好奇是我自己特別享受的一個東西。”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中國的閱讀狀況不容樂觀。2017的數據統計,中國人均年閱讀量是4.66本,上海的情況比全國好一些:7本。相比之下,以色列和日本是人均年閱讀量最高的國家,分別是50多本和40多本。何婕的閱讀量一直保持在最低一週一本的數量,看完之後再寫筆記,寫推送,所以一年下來,閱讀量有100多本左右。

除了平時做新聞之外,何婕還做了一個《看書》欄目,每週用三分鐘的時間推薦一本書。何婕說,“這個欄目我自己寫到現在已經有2年了,差不多向上海的公眾推了100本左右的書。”雖然只是三分鐘的小欄目,但是投入的時間成本並不小。而這些時間都是何婕生生自己擠出來的時間。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何婕正與觀眾分享如何時間管理

“時間是需要管理的,其實碎片時間總是在的,關鍵是怎麼用,一個是習慣問題,還有事先也要做一些規劃,比如說我們的工作規律,總歸有的日子特別忙,有的日子相對空一點,當我預知那天相對比較空的時候,我一定不會放過那天,我不會刷刷手機就讓時間溜走了,我會安排一個完整的時段拿來看書,一定會做一個完整的標記。”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提問的觀眾

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情況,比如一位觀眾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閱讀中棄書的情況。何婕聽了,笑了笑說,她都把書當成偶遇的朋友,不需要強迫自己去交話不投機的朋友“我覺得棄書很正常,真的有些書不想看下去就不要看了。就像我剛剛說的,就像你路上遇到的朋友,你遇見他就跟他聊幾句,剛剛開始聊著挺投機的,某個瞬間你會發現這個人也不是很好玩,聊不下去了,尬聊也沒有什麼意思,就不聊了,一拍兩散,書合上就離去了。”

2

如何教孩子們閱讀?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

何婕不僅自己愛看書,也鍛造了家庭的讀書環境。例如,給孩子安排好數學作業後,她就在一旁自己靜靜地看書了。雖然只是一個無聲的行為,但是孩子知道生活當中看書是很愉悅的事,“她現在未必會像我一樣去看,但是當她成年的時候腦子裡面回憶起來當年爸爸媽媽在家裡是這樣看書的,也許會有這樣那樣的薰陶,我倒是希望能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主持人劉江賢

說到如何帶動孩子閱讀,何婕很有經驗,她用了一套循序漸進的辦法養成孩子的讀書習慣,“我對她的要求不高,比如說國際獲獎的小學生的作品很多,一整套一整套的,你就一週看一本,其實這是很簡單的,一年也有50幾本了。所以我會跟她講,週一就放一本書放到她的書包裡,我說我的要求不高,週日還給我,換一本。”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認真聆聽的觀眾

現場有一名觀眾問了親子教育的問題,她說自己的孩子寶寶2歲半了,每天睡前都會陪他讀一本書,現在的問題是他已經養成了睡前看書的習慣,但是一定媽媽陪著,試問該如何養成他獨立看書的習慣。

何婕對此深有感觸,也特別肯定了這種給孩子講故事的陪伴方式,“孩子在3、4歲充滿想象力的時候,需要在故事當中奔跑,這是人類想象力形成的根源,想象力和肌肉一樣,越鍛鍊越強勁。”這種陪伴所帶給孩子的安全感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現在的小朋友認字越來越早了,所以可能到6、7週歲左右他就不要再聽你講故事了。”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詢問孩子教育問題的觀眾

而對於另一位希望推薦一些外籍圖書給自己孩子的家長,何婕給了一個開放式的建議,如果想讓孩子往外國文學研究這塊發展,可以多多鼓勵他用外文看相關的書籍。不過母語閱讀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一本書大概能看得明白與完全能理解是兩碼事,“母語閱讀最大的意義就在於它是瞭解我們自己母語文化的途徑,母語文化的意思並不是說我會用中國話說話,普通的閱讀等等,而是瞭解這個文化的結構。我鼓勵自己的孩子,等他再大一點的話先認認真真把中國文化搞明白再搞外國文化。”

3

為什麼要讀書?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

在當代,讀書並不是一個可以獲利的行為,它帶來的改變也是日積月累才能形成,所以該不該花費大量時間去閱讀這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問題。

現場有一位觀眾是10年前的研究生,那個年代的研究生比現在含金量高。而她有一個思考了十幾年的問題。她提到她身邊很多同學,甚至一些高校裡面的博士讀書越來越死,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又比如,她認識一位出版社的人,復旦歷史系研究生,他就說他小的時候在農村,他是農村裡面學歷最高的,天之驕子,考到了復旦,當時是他們全村的驕傲。可是現在村裡有些人做了老闆,發家致富了,他還在出版社,過著領工資的日子。所以她心目中一直有一個疑問,如何才能把書越讀越活,可以利用起來。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帶著困惑而來的觀眾

何婕之後的回答讓現場的觀眾深受啟發,“讀書最大的作用並不是漲工資,讓自己有羨慕的工作,而在於你的內心比其他人更豐富,這是讀書最大的價值,人的區分不是以錢多錢少,社會上名望的高低來區分的,而是看內心是不是豐富,閱讀真的是可以滋養內心的。所以我覺得就算村裡那些人都是老闆,以前的人在乎的是學問,現在的人在乎的是錢,那又怎麼樣,如果人讀書讀到一定的境界,他的心神就很淡定了,就像馬克思一樣,超越了眼前的高度,他是俯瞰的,當你達到俯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眼界當然就不一樣了,就像古文裡面說的如夢如幻,如夢似電。”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現場歡樂的氣氛

在一個物質至上的社會里,能有一顆靜下來讀書的心更難能可貴。所以更需要一群愛書的人出現,用自己看書的行動靜靜地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而何婕的《書單更新》便是出於這麼一個初衷才誕生的。她說這是一本讀書人寫給愛書人的書,是真正大家關於閱讀的交流,裡面所有的看書心得都像是何婕和作者產生的一次思想碰撞。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觀眾邊看書邊聽講座

比如說《日本新中產階級》,作者是哈佛大學東方研究中心的主任傅高義,他花費10多年都在追蹤同一個命題,而所觀察到60多年前日本中產階級的生活與我們今天很相似,這表明一個社會發現到一個時期就會出現一些共性的問題。再如《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納粹德國的高官艾希曼受審的一個報告。這本書帶給人們一個思考,就是平庸的惡算不算惡?二戰期間,很多人認為自己只是把猶太人送進集中營,或者只是送送衣服,點點人頭。這些事聽起來不是壞事,其實也是在作惡。

活動結尾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最後的合照環節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何婕為讀者簽名

“壹字讀書會”第十期——何婕:生病期間也要堅持記讀書筆記

何婕簽名環節

壹字讀書會

由靜安區委宣傳部、靜安區文明辦、學促辦聯合主辦,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指導,融書房和靜安區文化館承辦,活動以“識文字、知文化、感受文明”為理念,旨在在市民中傳播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助力打響上海城市文化品牌,“只取一個字,直抵事物之本質”。活動得到新靜安集團崇明海上壹街區、澎湃新聞和滬江網CCtalk的大力支持。

至今為止,阮儀三、簡媜、嶽美緹、潘善助、朱惜珍、馬尚龍、王唯銘、袁嶽、秦文君、汪湧豪、何婕都已做客壹字讀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