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物聯網在國際上也稱為傳感網,這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具體的說,物聯網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物聯網的主要特徵:

1.接入對象比較複雜,獲取信處更加豐富。當前的信息化,接入對象雖也包括PC、手機、傳感器、儀器儀表、攝像頭、各種智能卡等。但主要還是人工操作的PC、手機、智能卡等,所接入的物理世界信息也較為有限。未來的物聯網接入對象包含了更豐富的物理世界,不但包括了現在的PC、手機、智能卡、而且傳感器、儀器儀表、攝像頭等更為普及應用,輪胎、牙刷、手錶、工業原材料、工業中間產品等物體也因嵌入微型感知設備而被納入,所獲取的信息不僅包括人類社會的信息,也包括更為豐富的物理世界信息,包括壓力、溫度、溼度、體積、重量、密度等。

2.網絡可獲得性更高,互聯互通更為廣泛。當前的信息化,雖然網絡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但離“任何人、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能接入網絡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並且,即使是已接入網絡的信息系統很多也並未達到互通,信息孤島現象較為嚴重。未來的物聯網,不僅基礎設施非常完善,網絡的隨時、隨地可獲得性大為增強,接入網絡的關於人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性也更高,並且人與物、物與物的信息系統也達到了廣泛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相互操作性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3.信息處理能力更強大,人類與周圍世界的相處更為智化。當前的信息化,由於數據、計算能力、存儲、模型等的限制,大部分信息處理工具和系統還停留在提高效率的數字化階段,一部分能起到改善人類生產、生活流程的作用,但是能夠為人類決策提供有效支持的系統還很少。未來的物聯網,不僅僅能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流程,並且能夠通過運用雲計算等思想,藉助科學模型 ,廣泛採用數據挖掘等知識發現技術整合和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海量數據,以獲取更加新穎、系統且全面的觀點和方法來看等和解決特定問題 。

物聯網的主要應用: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產品融合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網絡通信技術於一體,將各種家庭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網絡家電等)通過智能家庭網絡聯網實現自動化,通過中國電信的寬帶、固話和3G無線網絡,可以實現對家庭設備的遠程操控。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2.智能醫療,智能醫療系統藉助簡易實用的家庭醫療傳感設備,對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標進行自測,並將生成的生理指標數據通過中國電信的固定網絡或3G無線網絡傳送到護理人或有關醫療單位。根據客戶需求,中國電信還提供相關增值業務,如緊急呼叫救助服務、專家諮詢服務、終生健康檔案管理服務等。智能醫療系統真正解決了現代社會子女們因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家中老人的無奈,可以隨時表達孝子情懷。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3.智能城市,智能城市產品包括對城市的數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統一監控。前者利用“數字城市”理論,基於3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系統RS)等關鍵技術,深入開發和應用空間信息資源,建設服務於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管理,服務於政府、企業、公眾,服務於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後者基於寬帶互聯網的實時遠程監控、傳輸、存儲、管理的業務,利用中國電信無處不達的寬帶和3G網張口 ,將分散、獨立的圖像採集點進行聯網,實時對城市安全的統一監控、統一存儲和統一管理,為城市管理和建設者提供一種全新、直觀、視聽覺範圍延伸的管理工具。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4.智能環保,智能環保產品通過對實施地表水水質的自動監測,可以實現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預警預報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汙染事故,解決行政區域的水汙染事故糾紛,監督總量控制制度落實情況。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5.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系統包括公交行業無線視頻監控平臺、智能公交站臺、電子票務、車管專家和公交手機一卡通等五種業務。

6.智能司法,智能司法是一個集監控、管理、定位、矯正於一身的管理系統。能夠幫助各地各級司法機構降低刑罰成本、提高刑罰效率,目前,中國電信已實時通CDMA獨具優勢的GPSONE手機定位技術對矯正對象進行位置監管,同時具備完善的矯正對象電子檔案、查詢統計功能,幷包含對矯正對象的管理考核,給矯正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帶來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臺。

7.智能農業,智能農業產品通過實時採集溫室內溫度、溼度信號以及光照、土壤溫度、CO2濃度,葉面溼度、露點溫度等環境參數,自動開啟或者關閉指定設備。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隨時進行處理,為實施農業綜合生態信息自動監測、對環境進行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學。通過模塊採集溫度傳感器等信號,經由無線信號收發模塊傳輸數據,實現對大棚溼度的遠程控制。智能農業產品還包括糧庫系統,該系統通過將糧庫內溫溼變化的感知與計算機或手機的連接進行實時觀察,記錄現場情況以保證糧庫內的溫溼度平衡。

8.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打造了集信息展現、電子商務、物流配載、倉儲管理、金融質押、園區安保、海關保稅等功能為一體的物流園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平臺以功能集成、效能綜合為主要開發理念,以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為主要交易形式,建設了高標準、高品位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併為金融質押、園區安保、海關保稅等功能預留了接口,可以為園區客戶及管理人員提供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

9.智能校園,中國電信的校園手機一卡通和金色校園業力,促進了校園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校園手機一卡通主要實現功能包括:電子錢包、身份識別和銀行圈存。電子錢包即通過手機刷卡實現主要校內消費,身份識別包括門禁、考勤、圖書借閱、會議簽到等,銀行圈存即實現銀行卡到手機的轉賬充值、餘額查詢。目前校園手機一卡通的建設,除了滿足普通一卡通功能外,還實現了藉助手機終端實現空中圈存、短信互動等應用。

10.智能文博,智能文博系統是基於RFID和中國電信的無線網絡,運行在移動終端的導覽系統。該系統在服務器端建立相關導覽場景的文字 、圖片、語音以及視頻介紹數據庫,以網站形式提供專門面向移動設備的訪問服務。

11.M2M平臺,中國電信M2M平臺是物聯網應用的基礎設施平臺,秉承發展壯大民族產業的理念與責任,憑藉對通信、傳感、網絡技術發展的深刻理解與長期的運營經驗,中國電信M2M協議規範引領著M2M終端、中間件和應用接口的標準統一,為跨越傳感網絡和承載網絡的物聯信息交互提供表達和交流規範。

12.油田智能監控,油田環境特殊,區域廣,油井分佈分散,野外環境惡劣,對於無線應用有急切的需求:無線視頻監控——對油田各重要區域、油井生產作業情況進行實時視頻監控,並將各監控點監控畫面傳送加信息中心實現統一監控與管理。

萬物互聯時代,主要有哪些應用?

萬物互聯大時代,有興趣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可以關注多智時代,查閱收藏該領域的科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