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成為副部的“年輕人”今執掌中國工程院

今天,在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閉幕式上,新一屆中國工程院領導班子出爐。李曉紅院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長,陳左寧(女)、鍾志華、鄧秀新、何華武、王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45歲成為副部的“年輕人”今執掌中國工程院

在閉幕式上,李曉紅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唯有鞠躬盡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忘我工作,傾心奉獻,絕不辜負黨中央的重託,絕不辜負廣大院士的殷切希望,做一名接地氣、服務型、合格的中國工程院院長。

中國工程院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工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李曉紅是繼朱光亞、宋健、徐匡迪、賙濟之後的第五位中國工程院院長,也是唯一一位擔任院長時還不滿60歲的“年輕人”。

1959年6月出生的李曉紅是重慶合川人,從重慶大學採礦系畢業後留校,2003年出任重慶大學校長,並於2004年7月明確為副部長級,時年45歲。2010年,李曉紅調任武漢大學校長,一年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6年11月,李曉紅離開武大,北上赴京擔任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主要負責發展規劃、民辦教育等方面工作。任職方逾半年,他又迎來人事變動,去年6月接替賙濟成為中國工程院史上最年輕的黨組書記。

此外,李曉紅還是第十九屆中央委員,併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煤炭學會常務理事、“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等職務。

作為礦山安全技術專家,李曉紅長期致力於水射流技術及其在煤礦安全工程中的應用研究,自主開發出超前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成套裝備,成果已被財政部列為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為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在李曉紅執掌武漢大學的六年中,武大參與了首個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對接等國家重大工程,多項指標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世界排名提升了近100名。

李曉紅還被武大師生親切地稱為“曉紅哥”、“曉紅花”,他善於用學生們熟悉的話語體系講道理,比如“希望你們‘人生的巨輪’永遠不沉,不要做玻璃心的‘小公舉’,讓‘人生的小船’說翻就翻”;“要拼自己,不要拼爹”等等,發表的演講經常走紅網絡。

去年初中國工程院啟動院士增選工作,作為院黨組書記,李曉紅強調一定要嚴把院士入口關,對候選人的學風道德、政治經濟表現和個人品行等情況調查核實。據悉,在第一輪評審環節,就暫停了1位涉及論文被撤稿事件候選人的資格,第二輪評審環節暫停了1位因違反八項規定尚在誡勉談話影響期內候選人的資格,對3位相關候選人的違紀情況在學部範圍進行通報。

巧合的是,李曉紅與前任賙濟有著相似的仕途經歷,二人都曾執掌武漢高校,並上調教育部,後進入中國工程院。

賙濟出生於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機械工程專家,長期致力於機械設計與數控技術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廳廳長、武漢市長、教育部副部長、部長,2009年10月轉崗中國工程院,2010年6月任院長,是十七、十八屆中央委員。

45歲成為副部的“年輕人”今執掌中國工程院
45歲成為副部的“年輕人”今執掌中國工程院

雖已年逾八旬,徐匡迪仍在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他正以先進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區規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