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本期話題人物: 沙 書 旺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沙書旺,別署老沙,祖籍江蘇如皋,1971年生於天津武清,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著名畫家劉蔭祥先生入室弟子。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後文人主義畫家。

本期話者:

範洪亮、海海、海寬、蕉堂布丁、老倉、劉洪寶、羅金永、祁鳳山、清谷、少石、石潭、孫玉笙、吳濟良、薛根深、晏明、張進良、張學鋒、張智民、朱念超 (按姓氏拼音排列)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範洪亮:

又名弘量,河北人,鬻畫為生。

沙書旺,其心如漁,其行如樵,其表如耕,其目如讀,寡淡、素樸,故,人稱老沙。

老沙畫中的山水並不是自然界中真實的山水,而是他通過中國藝術精神高度提煉出來的一種筆墨程式。這個筆墨程式表現出來的是真實山水經過“阻隔”後的意象呈現,是由心境進而營造出的一種意境。

老沙的山水從表面看,呈現出來的是孤寂景象,但當我們沉下心來,屏息凝神,會彷彿置身其中。此時,感受到的便不再是寂寞,而是一種溫暖,這種溫暖是“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精神享受,使我們的人生境界脫離世間困擾,而昇華至精神的世外桃源。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海 海:

原名楊紅芳,杭州人。

讀沙師兄的畫作,便覺得畫風清落,有幸成為好友,並幸運的加入沙師兄創建的流沙河畔藝術群。在沙師兄的勤勉管理下,很多藝術畫家紛紛加入,且成為分享畫作心得的平臺。彷彿日日品味精緻畫展!彷彿有了一個充滿趣味的大家庭。

而且沙師兄還贈送傾心畫作!沙師兄的形貌酷似西遊記中的沙僧,同樣的有份憨態,做事執著而認真。願大家庭在沙師兄的帶領下,一往無前,快樂奔向祥瑞旺旺年。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海 寬:

石家莊人,畫家。

很早就知道盤居在渤海灣的大將軍——老沙,因為我與他的師傅劉老先生網上交流得更早。

真正感受到老沙的還是在流沙河畔的日子。那時,他和範洪亮兄、煙江兄發起組織網展,天南海北,展事連連,忙得不可開交……我也曾躬逢其盛,拖了他的不少後腿。但他毫無怨言,整天都是無怨無悔的忙碌著大家的事。再後來,我租用了他流沙河畔的八分地種瓜,他也爽快的答應了。但他就是不到我這瓜棚裡來免費嘗瓜,你說這架子不小吧。當然,老沙架子大、脾氣爆這是有根源的,你想啊,靈霄店,張店長的嫡系,大將軍,是多崇高的職務,即使後來不濟也是三師弟吧……,都是頭幾把刷子,隨便一個都能嚇我們凡層的混日子的人半死……。

我最喜歡老沙的地方是處事質樸畫畫好玩。

先說處事質樸吧,最利害的就是穿一個就是前後兩片布的嵌巾,連腮鬍子,活脫脫就是沙師弟示現,五大三粗不說,人還耿直,佔了流沙河,就把七令發,十二禁六提醒。多真實、多直接。這就是傳說中的江湖兒女情懷吧,我喜歡!

再說畫畫好玩吧,老沙畫,彷彿如有神助,過一段時間一定會有神來之筆出現。他的精彩作品恰到好處,你想增減一筆都不行。我曾收藏他的採菊圖和得柴圖,筆墨精煉到幾無以復加。我透露一個小秘密:他畫的得柴圖中的主角,就是他自己,這是不是影射什麼“神仙也愛錢”我就不知道了,難道他還惦記給七彩姐妹買禮物嗎?

絮絮叨叨,可能超過字數了。還有一個喜事報告大家:老沙最近高票當選流沙河河長,我也投了他一票哦。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蕉堂布丁:

上海人,畫家。

我無端認為老沙,在家排行老三,理由也有三:姓沙,愛畫孫悟空,半禿一臉拉渣鬍鬚,於是我也老想給他套個月牙銅。

老沙銅鈴般的環眼和嘴邊雜亂的鬍鬚,白土褂間彈出的肚皮,梁山108將扮演105是沒有任何問題。氣質上的大碗喝酒和內裡的仗義疏財,魯提轄花和尚和黑旋風李逵的角色應該可以隨意挑。

雖然姓沙,眼裡卻容不得沙子。他原則性很強的執行他黨章差不多的群規。和我黨政策最象的一條是不許發紅包,這個非常高明,一下從源頭杜絕收禮的可能性,隊伍的純淨性也從制度上得到保障。

老沙老畫孫行者。從這點上,我認為他是個受孔孟之道毒害的有傳統美德的人。雖然有時也畫八戒和沙和尚,但那個沙和尚模糊虛幻的象山寨迪士尼禮品上的米老鼠,在是與不是之間。以我所懂的弗洛伊德理論,潛意識裡,他就是長幼尊卑放第一位的人。

雖然孫悟空也不做他老大好多年。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老 倉:

實名呂建軍,甘肅人,畫家。

老沙,貌粗,心善,嘴臭,畫柔且能打動人……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劉洪寶:

別署竹林、南山,唐山人,職業畫家。

老沙,從未謀面,可感覺很親切,像自家兄弟,為人熱情又豪爽,且略顯文氣。尤其喜歡老沙畫的大師兄,活靈活現,那幅火眼金睛好像能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自由自在而又天真浪漫,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再說說老沙弄的這個群,是我最喜歡的群,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藝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乾淨。夏天時搞了一次微展,無論影響大小,心裡特別痛快。有這樣的群,有這樣的老沙,不亦樂哉!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羅金永:

網名“四夕老十”,天津人,高校任教,學者。

《老沙的“大師兄”》

老沙有個大師兄,他總是恭恭敬敬地尊稱一聲“大聖”。還討厭別人背後叫大師兄為“妖猴”,看人看發展嘛,別以出身論。

老沙筆下的大師兄,飛、舞、翻、騰,特能折騰。劈、挑、搗、撩,擅使棒子。最初出場,是披掛整齊的亮相。近年來,裝束越來越簡約,色彩越來越素淡。殺氣、戾氣消彌了,和氣、仙氣漫染著。連頭頂的緊箍咒也扔到情人節,做成了執迷不悟的戒指。

表面上打打殺殺的大師兄,卻從沒見棒下傷及什麼妖魔鬼怪。大師兄的世界是朗朗乾坤、澄淨玉宇,他常把自己安放在一角,揮棒凌空處,耍得開。當然,大師兄也有安靜時刻,或盤腿吃桃,或杵棒沉思,或隨鶴遠眺。

畫畫有風險,時時有殺伐。“沒有傳統等於零”、“沒有創新等於零”、“沒有筆墨等於零”,不聽聒噪,在老沙這裡,沒有性情等於零!

其實,流沙河畔都知道:老沙就是大師兄。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祁鳳山:

天津人,教師,畫家

老沙,吾兄,形貌稍異時人,吾與兄同遊神仙山時,見兄慷慨于山間清修道士,感其心善,亦合於天道,下山時無意間為兄取景寫真,片中頭現光環,甚奇,疑為仙人。復觀其畫,悟其理,亦有仙氣,如有神助之。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清 谷:

原名周鋒,紹興人,教師,畫家。

老沙很膽小,他怕被同化。“流沙河畔”的出現,像潮水裡的一滴,稀鬆平常。然而久久地才發現,人家已經失色退去,它卻扒在河灘,愈發新鮮了,讓人忍不住過來看看。流沙河常有寶物出現,且主人不獨佔,分與四方同享。且不知此等寶物,老沙是上至天庭,下達龍宮蒐羅而來。其中辛苦自知,沙卻悠悠地呈與眾人。

老沙精通筆墨遊戲,上接宗脈,下取九州各派。卻是獨守一瓢之飲。不刮躁,不炫耀。是為大美。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少 石:

原名張亞朝。生於冀,居於魯,獨立藝術家。

你要說老沙兄是玩畫的,打死我也不信,你要說老沙兄是種地的,我一萬分確定。初見沙兄就這印象。見了沙兄的畫,裡面有質樸氣,信手而成見其心性,可見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可靠的。與沙兄交往越久越知道他腹中自有乾坤,其高華心性在外而藏於內。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 後文人主義第 1 回 】七嘴八舌話老沙(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