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提升全市扶貧脫貧基礎工作確保群眾穩定脫貧

逐戶定製脫貧舉措,實現“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一名幫扶人”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近年來,我市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著責任落實不到位、精準識別施策不到位、作風漂浮等問題,必須下大力加以解決。為此,我市開展了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專項行動,把“戶、策、卡”的問題通過“查、定、規”的辦法徹底解決。

為確保該項工作取得實效,我市加強領導、壓實責任,市、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部實行黨政一把手“雙組長”制,設立“三級精準脫貧攻堅指揮部”,各級層層簽訂脫貧攻堅目標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把脫貧攻堅納入“大督查+服務”工作範圍,建立精準脫貧攻堅專項督查機制,全面推行“督考問用”四位一體工作落實機制,建立健全扶貧開發考核評價體系,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在實施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專項行動中,我市實施了“八字工作法”,採取“備、訓、訪、幫、檔、驗、錄、示”的工作流程,做到一次查清、一次解決、一次整改到位。組建工作專班,由市級統一製作任務清單、問題清單、政策清單以及樣冊、樣檔、樣表、樣信、樣牌“五個模板”,統一組織培訓,講清政策、明確任務、教會方法。核定“四類重點”對象,即貧困戶、低保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脫貧不穩定戶,低收入邊緣戶、大病戶、重度殘疾人戶,舉報信訪線索的戶,專班入戶走訪。在此基礎上,工作專班和幫扶責任人分別制定貧困村幫扶規劃和貧困戶幫扶計劃,做到一戶一策。同時,進一步規範完善檔案資料,逐級核查驗收,準確錄入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全方位公示公告。

通過“查”的方式徹底解決“戶”的問題,以村為單位突出重點戶進行核查,重點查清致貧原因是否精準,貧困戶應享受政策是否到位,貧困戶實有收入是否列清,幫扶責任人是否到位,是否存在錯評、錯退、漏評問題,群眾舉報信訪線索是否屬實。通過“定”的舉措、解決“策”的問題,深入分析貧困村、每戶貧困戶、每個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找準病根,分出“近、中、遠”期,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為百姓量身定製脫貧路徑,精準落實到戶。通過“規”的辦法,下大力整改到位,徹底解決“卡”的問題,抓好檔案規範管理,統一標準,規範程序,規範收入登記,確保實現“一戶一本臺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一名幫扶人”,確保檔案資料與實際相一致。

在該項工作中,平泉市創新了“11345”工作法,對“四類重點”對象逐戶分析,防止錯評、錯退、漏評,由村級引導員、鎮包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共同組成工作組入戶訪問,入戶過程全程錄音錄像,駐村工作隊或鎮包村幹部對貧困戶進行政策培訓,村幹部按照問題清單對貧困戶家庭情況進行詳細詢問, 並在記錄填表結束後與貧困戶溝通簽字確認。入戶完畢後,對已脫貧出列沒問題戶,向其發一封信和光榮脫貧獎狀,對不符合貧困戶標準的,進行公示無異議後建檔封存,對貧困戶則按照“制定幫扶方案——規範完善檔案——組織核查驗收——錄入信息系統——公開公示”的流程進行幫扶。

雙灤區全面推行“五賬”工作法,即建賬、算賬、認賬、報賬、要賬。建賬即提前建立扶貧政策、重點人員、戶情信息臺賬。隨後,幫扶人員與貧困戶共同算三個賬:家庭收支賬、政策落實賬、幫扶措施賬。算好賬後,受訪農戶、幫扶幹部、職能部門分別“認賬”,確保貧困戶應享受政策真正落實到位,並分別簽字留痕。同時,按時報“問題賬、收入賬、落實賬”,並對主體責任、部門責任、幫扶責任逐級“三要賬”。目前,該區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已基本完成主要工作。

灤平縣擴展“八字工作法”,將民主評議和推廣納入其中,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實施“六步工作法”,夯實脫貧基礎……各縣(市、區)一系列創新工作方法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扶貧脫貧工作的開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脫貧摘帽、全面小康”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