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購政策出現變化,農民關心小麥價格如何走?分析師這樣說

5月下旬,我國大部分地區小麥已基本成熟,夏收大幕也陸續拉開。據瞭解,今年國家出臺的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500克1.15元,比去年降低0.03元。夏糧即將大量上市之際,價格走向如何、會不會啟動最低價收購,成了糧農最關心的問題,一起接著往下看。

今年收購政策出現變化,農民關心小麥價格如何走?分析師這樣說

多地小麥陸續成熟

麥農抓緊農時開鐮收割

家住陝西省潼關縣秦東鎮港口社區西厫一組的麥農徐慧敏,今年種植了4畝半小麥,趁著天氣放晴,自家地頭的麥子到了成熟期,剛好小型收割機也在門口,抓住這一機會,她趕緊收割小麥。

麥農徐慧敏:一畝地可以收500多斤小麥,今年麥子比去年還長得好,因為上半年的雨水頻繁,下雨次數多一些。

農機手李偉:這邊比較早一點,這邊割了,我們就一直向西安方向,一直割到寧夏去了,這邊價位是50塊錢一畝,現在陸續地開始割了。

今年收購政策出現變化,農民關心小麥價格如何走?分析師這樣說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有變

農民關心小麥價格走勢如何

開鐮後不久,就有經紀人上門表示可以在田頭拉走麥子,給出的價格是每斤1.05元,但是更多農民選擇的是觀望態度,因為市場價格略低於今年政府的最低價收購。那麼,何時啟動最低價收購呢?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表示,今年的政策較往年有所變化。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5月1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聯合發佈《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適當延後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起始時間,其中小麥從5月21日推遲到6月1日;二是將啟動條件由“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下跌到低於國家公佈的最低收購價格時”,調整為“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於最低收購價水平時”;三是明確“當市場收購價格回升到最低收購價水平以上時,要及時停止收購最低收購價糧”。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今年國家政策傳遞的信號其實很明確:倡導糧食價格逐漸由市場形成,不能再像往年那樣,最低收購價成了最高成交價,只能將最低收購價作為種糧不虧本的底線。這也進一步提醒糧農,要麼調優品種、要麼調整結構,否則種糧增收難度會越來越大。

在我國小麥主產區江蘇,今年共種植小麥3300多萬畝,往年實行最低價收購的小麥共分為5個等次,四等、五等小麥也在最低收購價收購之列,只不過價格比三等小麥低一點。而今年,將實行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從“五等及以上”提高到“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糧食由各地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這樣調整,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通過釋放政策信號,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民重視糧食質量、促進糧食提等進級。

對於大面積收穫後的夏糧價格走向究竟如何?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表示了自己的觀點。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劉棟:

後期的價格應該會往上走,因為今年小麥主產區河南、河北和安徽受災比較嚴重,從全國範圍來看,市場夏糧糧源可能比往年少,過段時間,小麥價格可望與最低收購價持平。

今年收購政策出現變化,農民關心小麥價格如何走?分析師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