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四)|張晉飛:做農機手裡的工匠

隨著夏天的到來,一年一度的夏收從南到北開始全面鋪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夏糧總產量為14052萬噸,比2016年增產131萬噸。2017年夏糧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3%左右,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夏收大忙時節,中國鄉村之聲特別報道《麥田裡的守望者》,關注那些麥收中的人和事,從一點一滴中感受中國鄉村發生的新變化。

麥田裡的守望者(四)|張晉飛:做農機手裡的工匠

圖:農機手的裡工匠——張晉飛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的張晉飛,是一名農機手,他有一個響噹噹的稱號:“山西機王”。在晉城市,很多麥田是梯田,收麥子的時候,梯田邊沿的麥子,那幾釐米的地方,農機往往收不到,造成浪費。張晉飛開的收割機個頭都比較大,但他卻有一個本事:將收割機精確到釐米,讓邊邊角角的小麥顆粒歸倉。有人形容他是開著挖掘機寫字,這就是“山西機王”稱號的來歷。

張晉飛:沒問題。

張晉飛:能。

百聞不如一見,在一塊梯田裡,張晉飛的演示令人讚歎:他開著履帶式收割機,停在了梯田的邊緣。測算了一下,履帶到梯田邊緣只有5釐米。

張晉飛:主要是這個麥子離這個邊緣比較近,要想收割完畢,主要是看這個履帶,或者是輪子離這個邊緣的距離。

張晉飛:比較喜歡開農機。喜歡開著農機在田裡面,就那樣在這個小塊田裡面,來回跑著跑著,技術就出來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四)|張晉飛:做農機手裡的工匠

圖:梯田看著很美,但用農機收小麥卻有極大的不便

張晉飛對打磨自己技術的決心,源於之前一次尷尬的經歷。2012年,張晉飛買了一輛輪式收割機,開始到河南跨區作業,第一站是濟源市。當時,一共有83畝地需要收割,村民認為,應該收割完畢再給錢。張晉飛想了想,是這麼個道理,於是他先開始了收割。天公不作美,收割的過程中下雨了。大雨毀壞了很多小麥,雨停後,張晉飛準備繼續開工的時候,村民不用他了,之前的勞動也都白費,一分不給。因為村民們認為,是張晉飛技術不過關,沒有在雨天來臨前收割完畢,才導致了損失。鬱悶的張晉飛又轉戰了其他縣市,可在一些山區,由於技術不嫻熟,又耽誤了事兒。幾次不太愉悅的經歷,讓張晉飛下決心磨練技術。

張晉飛:心裡得有數,你必須得知道你的輪子走在哪,不能說精確到幾毫米,反正幾釐米,你必須得達到。

麥田裡的守望者(四)|張晉飛:做農機手裡的工匠

張晉飛說,在技術的打磨過程中,喜歡這件事是支撐下走下來的關鍵。

張晉飛:你像開收割機的,沒幾個掙大錢的,顧個家。開著農機,在地裡邊飛奔的那種感覺特好。

如今,作為“山西機王”,張晉飛已經名聲在外。每年麥收前,他都會接到很多電話,收入也令人滿意。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農業機械的使用率與普及率不斷地上升。張晉飛說,農機手也可以成為工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為家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與此同時,也能讓糧食顆粒歸倉,為糧安天下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