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王传芸

历史上,巢湖是一个注重子女教育的地方。传统教育思想较为浓厚的老百姓,奉行耕读传家,私塾、学堂遍布县域,从黄麓被称为“文化之乡”、司集号称“诗歌之乡”,可窥一斑,这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如龙华小学旧址、柘皋小学、烔炀育德初等小学堂、一中老校区、黄麓师范、黄麓学校、元山中学,以及七邑联中等。

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A、 一中旧址。新学兴办之前,巢县城曾有三座书院。一在卧牛山,为巢湖书院,巢县一中前身;一在东山头,即东山书院;还有一座在望城岗,叫做“凤仪书院”。如今只有巢湖书院有较为清晰的传承脉络。1905年,在巢湖书院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巢县高等小学堂”诞生,1911年更名“巢县中学堂”。又几经易名成为今天的巢湖市第一中学,胡绳曾为学校题名。乡贤杨欲仁曾题联:“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籍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游争。”老校区现属于巢湖二中,保留有百年古树和市级文保单位天主堂等古建筑。

B、柘皋小学。1905年,周监三在柘皋西街财神庙创建育英学堂;1907年,柘皋人杨鹤龄在育英学堂旧址创办养正小学;1914年,更名“巢县第二高等小学”;此皆柘皋小学的前身。周衣冰、马贝禾、马齐彬、李康凯、李宗霆等均曾就读柘皋小学。杨鹤龄,字九皋,清秀才,后举孝廉方正,1930年任巢县劝学所所长,其子杨亮功,是著名的教育家。柘皋小学仍在柘皋镇西街。

C、东风路小学,始建于清光绪31年(1905),清末一度停办。民国初年改为学堂。民国19年定名“巢县县立第一女子小学”。民国35年改为“巢县中正小学”。1949年,改名为“巢湖专员公署直属新城小学”。原址在天河北岸城墙根,已拆除。2000年9月,迁至卧牛山二中老校址。二中老校址,涵盖夫子庙旧址、城隍庙旧址、炳辉烈士学校旧址三大块,其中夫子庙旧址已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D、黄山中学,前身为清末龙华小学堂,初建于1899年,陈原道、童乃寿等均曾就读于此。陈原道有句名言:“人之求学,贵在乎实而不虚、诚而无伪。”学校旧址仍存,并有古银杏等物。

E、黄麓学校。1929年,张治中以自己的住宅创办“黄麓学校”(即洪家疃村里的小学),以张家祠堂建设了初级中学。他为”黄麓学校“制定的办学方针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洪家疃黄麓学校校名为戴季陶题书。黄麓师范成立后,学校改为师范附小。杨银声、 吕济民、杨新生、孙耀华、李广涛、周兆瑜等人曾在此校生活、学习。黄麓学校的老校舍仍存,现已辟为乡贤馆。

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F、元山中学,前身为冯玉祥将军所创办的元山学校,校舍利用冯家祠堂的40多间房子,坐落在巢湖市夏阁镇元山脚下的巢柘公路东侧。陶行知先生为学校创作了校歌。抗日战争中,新安旅行团在该团顾问汪达之带领下,曾来元山学校进行宣传演出。该校有冯玉祥将军纪念室。

G、七邑联中。苏湾涂山脚下有一处李家大仓房,南京沦陷后,部分高校知识分子避难于此,成立了七邑联中。七邑,指含山、巢县、和县、全椒、滁县、天长、来安等七个县。1942年,安徽省教育厅对抗日期间设立的学校进行统一规划,七邑联中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十三中学。1946年,省立第十三中学迁入含山县城内,更名为安徽省立含山中学。七邑联中旧址仍存部分。

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H、黄麓师范学校,是张治中先生1928年创办的。几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各类人才,享誉海内外------教师的摇篮。校园内有桂翁堂、老校舍、科学馆等一批民国建筑,均是本地优秀的建现代建筑物。

关于查核、保护巢湖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建议

以上,都是巢湖不可多得的“教育遗产”。“教育遗产”和“工业遗产”、“宗教遗产”等一样,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各个时代中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的,与教育相关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遗存。2013年4月18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其主题就是“教育的遗产。”该主题旨在体现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大学、图书馆、学术机构等教育的遗产,并号召围绕此主题开展活动。建议有关部门采取适当措施,查核巢湖关联遗址和建筑遗存,给予它们一定的身份,妥当保护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为巢湖积累历史文化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