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兼就恩明先生之商榷

(陳月海、陳剛、陳先富)恩明先生《就兩書()與月海宗親商榷》一文,洋洋灑灑足有2萬字,其核心即義門世系中的“伯宣孫旺”和“翔與寔父子關係”。為堅持明清以來族譜中的錯誤世系,他企圖以譜來否定史。

一、“伯宣孫旺”

義門譜世系,錯訛已久,早在紹熙五年(1194)益國公周必大《跋德化縣陳氏義門碑》(《文忠集•卷四十六》)即指出:“銘以居官為,若官疑後來碑誤。”南宋淳祐七年(1247)江州德化進士陳有宗在至元十四年(1277)《重建地主祠記》中既說:“兵火屢更,家無完牒,不敢效崇韜祖汾陽以為公羞。”清同治《德安縣誌》卷十一“人物•孝友•按語”說:“褒為七世,褒生灌,灌孫伯宣,伯宣子崇,崇生袞,袞生昉,與史所稱十三世,適相符合。而灌之子名獨不著,何也?至胡秘監《義門記》世次與此則不合。但既雲袞五次長,昉六次長;又云袞昉皆兄弟

合為一世。其說已自相矛盾矣。抑碑經火後,本版錯誤,有如周益公所云;又不第若官二字為然耶!”南宋、元、明兵燹屢更,《義門碑》歷盡災難,數豎數毀。各地《義門宗譜》亦遭厄運。到了明嘉靖年間,即使有舊譜,也是殘缺不全。故而嘉靖33年德化修甲寅譜在“凡例”中說:“舊譜散出,殊多錯簡,今參互考輯,信固存矣,疑亦仍舊,重其傳也。”

以上僅拈出幾例賢哲之士的評語,足以引起我們深思。然而,恩明先生竟拿出伯宣嗣聖年撰《匡山譜序》來發難,說什麼“伯宣可不是一般的修譜者,他是個史學家啊,能注《史記》者,手頭必有大量資料,包括《後漢書》等國史”等

等。請問,你怎麼知道《匡山譜序》是伯宣親筆所撰?此序明顯是後人假託,對此,重慶銅梁陳彰模先生早有考析說:“陳平說,家譜只出現過一次,那就是唐元和(806—820)後著作郎陳伯宣之譜(淮陽《中華陳氏》雲其譜為嗣聖元年,但此時陳伯宣尚未出生),而且此譜還存在諸多問題(略)。”最後彰模先生指出:“陳伯宣之譜序與唐台州刺史《陳氏受姓源流考》系同時出現,且似為同一人手筆。”

唐嗣聖(684)年撰《匡山譜序》,純屬天方夜譚,不用說此時伯宣沒有出世,就連其六世祖兼公還沒有出生呢!

下面就《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中的世系跟義門譜及《義門碑》中的世系作比較,一探究竟。

(一)《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中的義門世系:1叔明……5兼→6京→

7 褒→8 灌→9(鑲)→10 伯宣→11 崇→12 袞→13 昉→14 兢→15 延賞其生卒時間:

叔明,按《隋故禮部侍郎通議大夫陳府君(叔明)之墓誌銘》載:生於天嘉三年(562),卒於大業十年(614),春秋五十三。

兼,據《酬裴員外以詩代書》一文知,乾元二年(759)秋前病故。據其事蹟推,約生於695~700年之間(擇中取697年)。

京,大曆中始來京師,大曆六年(771)進士及第。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二十五日,終於安邑里。推其生約在735年。

褒,京之嗣子,原系其兄當之子,鹽官令,晚年攜灌由浙江婺州金華遷居江西武寧蒿溪,卒葬龍峰洞之蜈蚣鉗。據《龍峰陳氏宗譜》推其生約在740年。

1

灌,唐德宗時(780—804年)任高安縣丞,在官四年夫婦同卒於官舍。鑲,據《龍峰譜》載,原名鏞,建中元年庚申(780)生。後為避仇改名且

潛逃福建仙遊生伯宣。《宋史•陳兢傳》僅雲“瓘(灌)孫伯宣”,未曰灌子名諱,據譜補。

伯宣,據《廬山志•太平宮•山川勝蹟》“計其生,當在敬穆之間(824)”,《宋史》雲“大順初卒”。享年 67歲。

崇,據湖北陽新果石莊譜“生於唐大中六年壬申(852),唐乾符元年(874)甲午舉人”。大順初(890)立義門家法。

延賞,《江西通志•歷代進士名錄》載“淳化三年(992)壬辰孫何榜進士”。另據高安陳家湖延賞後裔譜說其生於建隆元年(960),宗成公赤崗莊譜亦載建隆元年生。

計算代均時間:

1.叔明至兼即(697﹣562)÷4﹦33.7 2.叔明至京即(735﹣562)÷5﹦34.6 3.叔明至褒即(740﹣562)÷6﹦29.6 4.叔明至鑲即(780﹣562)÷8﹦27.2 5.叔明至伯宣即(824﹣562)÷9﹦29.1 6.叔明至崇即(852﹣562)÷10﹦29 7.叔明至延賞即(960﹣562)÷14﹦28.4

(二)若按義門譜世系吊圖及《義門碑》中世系:上述世系在伯宣和陳崇之間還要插進“檀、旺、機、感、藍、青、伉六兄弟這七代人”。由此,陳崇順延為伯宣 9世孫即叔明18世孫;延賞順延為伯宣13世孫即叔明22世孫。計其代均時間:

1.叔明至崇(852﹣562)÷17﹦17 2.叔明至延賞(852﹣562)÷21﹦18.9 3.伯宣至崇(852﹣824)÷8﹦3.5 4.伯宣至延賞(960﹣824)÷12﹦11.3

(三)旺公10世孫度和蘊。陳度,據《江西曆代進士錄》及《九江府志》載“年五十,景德二年(1005)登進士第”,即生於 956年。陳蘊,《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一”載:“癸亥,江州民陳蘊,聚居二百年,食口二千,而蘊年八十,且有行義……甲子授蘊本州助教。”即生於944年。蘊、度在義門二合一世系中排次為叔明21世孫即伯宣12世孫。不妨也來算一算代均時間,看結果如何。

1.叔明至度(956﹣562)÷20﹦19.7 2.叔明至蘊(944﹣562)÷20﹦19.1 3.伯宣至度(956﹣824)÷11﹦12 4.伯宣至蘊(944﹣824)÷11﹦10.9

由上面三組數字對比印證:《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中的世系能夠成立,符合 28±4年傳代常數。相反,義門譜及《義門碑》中的世系顯然不能成立。

(四)按《潁川陳氏考略》將義門譜中的二合一世系拆開單算,即1叔慎→ 5 旺→6 機→7 感→8 藍→9 青→10 伉六兄弟→11 奇→12 逵→13 儔→14 蘊(、度)→15繼守(分遷浙江建德)。

叔慎生於572年,旺,推其生約在692年,比兼大。計算代均時間:

叔慎至旺:(692﹣572)÷4﹦30

​2.叔慎至蘊:(944﹣572)÷13﹦28.6

3.叔慎至度:(956﹣572)÷13﹦29.5

4.旺至蘊:(944﹣692)÷9﹦28

5.旺至度:(956﹣692)÷9﹦29.3

經以上四組數字顯示,比較世次與時間,清清楚楚,誰對誰錯,一目瞭然。以史為據,參考族譜,運用時間來辨析義門世系,這在兩書中已經反覆論證,敬請讀者看原著,認真推敲。

二、“翔與寔父子關係”辨析

關於翔與寔不是父子,《潁川陳氏考略•陳翔陳寔“父子”關係辨》主要依據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的幾點記載:一是翔為昭陵人,寔為許昌人,兩地相距 200 多里;二是翔官御史中丞,而寔“出身卑微”、“家貧”;三是《後漢書•陳翔傳》載翔“祖父珍,司隸校尉”,而《唐表》載陳寔曾祖父是“齊”;四是依據《資治通鑑》卷五十五載“延熹九年(166)……帝愈怒,遂下膺等於黃門北寺獄,其辭所連及太僕潁川杜密、御史中丞陳翔、陳寔、範滂之徒二百餘人。”這裡已清楚交代寔和翔是在第一次黨錮之禍入獄,並在這二百餘人中,陳寔的年齡可能為最長,60餘歲。對此,恩明先生卻視而不見,竟說:“我也查看了《後漢書》,對二人是分別介紹的,雖然都受黨錮之變牽連,但沒有說明各自是受哪一次黨錮之變牽連。有三次黨錮之變,先後相距數十年。而月海卻認為二人是同時受黨錮之變牽連,還推出陳寔比陳翔年長,固二人構不成父子關係,這種結論太牽強了。”

豈不是廢話!?無病呻吟,瞎哼哼。接著他又搬出伯宣嗣聖元年撰《匡山譜序》,說什麼“此序清楚地說明,當時伯宣修本支系譜時,所掌握的資料是系統而完整的,即春秋時第二十一世衍祖隱居陽武戶牖時所制《衍系圖》、後傳九世至漢丞相平祖遺緒其家等。這些資料是一脈相承沒有斷線。這說明將我支系上接陽武戶牖世系的不是別人,正是義門同居始祖伯宣”等等,真噁心!

三、其它方面

至於對“啟昌期之世運”這一詞組的理解,似有不妥,你的解釋,我們認同。但要說“篡改”文獻,言偏了。編者在按語裡明明白白地告訴讀者:“《進呈家譜表》今有好幾個譜本,本‘家譜表’是陳立夫晚年秘書陳延厚先生於2003年12月來德安攜帶的複印件,以此為底本,參考了香港、湖南平江、江西武寧以及荊、襄等地義門譜中的《進呈家譜表》,內容大抵相同,僅措詞方面有差異。特別指出:多譜有‘特以心殷捧日,難追曲逆之蹤’一句,屬誤,因‘曲逆侯’陳平屬戶牖派系,不屬於潁川系。而本‘家譜表’則以‘潁侯’來承接上文‘應昌期之世運,遂使奔齊世胄’,最為妥當!”經比較,認為陳延厚的複印本靠譜,所以被採用。怎麼能說是“篡改”文獻呢?這是“選擇”!

3能有幾篇是通順?不是“錯詞掉句”,就是“前後矛盾”。如《家法三十三條》中有違家規者:輕者罰重,重者刑輕。不修正行嗎?這也是“篡改文獻”?確切地說,是在“整理文獻”!!

至於恩明先生說“國史服從於地方誌,地方誌服從於族譜”,這還是第一次領教。家譜能補史志之缺,沒有錯,但是要作具體分析,首先要看譜之內容的可信度,像明清的譜,大多隻能作“參考”,決不能以譜來否定史。至於《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中的史料來源,兩書已說的夠清楚,在此不想多說,以免浪費讀者的時間。

陳月海、陳剛 /2017年7月13

二、讓事實來說話-----兼析恩明先生的歪理邪說

以史、志及名家著述為據,參考族譜,兼以時間來檢驗,綜合考證,是兩書考證族史的唯一方法與途徑。然而,近有河南羅山縣陳恩明先生撰“商榷”一文,對兩書觀點提出非議,堅持明清族譜中的錯誤世系,企圖否定史、志、書有關陳姓歷史、人物等記載,並以《匡山譜序》來說事:“此序清楚地說明,當時伯宣修本支系譜時,所掌握的資料是系統而完整的,即春秋時第二十一世衍祖隱居陽武戶牖時所制《衍系圖》、後傳九世至漢丞相平祖遺緒其家等。這些資料是一脈相承沒有斷線。這說明將我支系上接陽武戶牖世系的不是別人,正是義門同居始祖伯宣”……真是如此?於是我們復以《〈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一兼就恩明先生的“商榷”之商榷》一文,(全文見「陳史研究網」)。恩明先生又答以《剖析月海、陳剛〈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一兼就恩明先生的“商榷”之商榷》(全文見「陳史研究網」)。在回答“《宋史》關於伯宣上下世系”時,幾乎無言以對,僅譏以“灌0歲生鑲”。其實,這是他誤“唐德宗時(780—804)任高安縣丞”為灌公生卒時間,非我等之錯。在答辯 “翔與寔之關係”時又拿不出任何證據,僅糾纏文後落款時間:“值得注意的是收錄文獻下落款是‘大唐中宗嗣聖元年歲次甲申仲春月清明節前三日第七十二世裔著作郞闊伯宣氏敬撰’。這個落款何來?看了反辯文章才知,是其據‘淮陽《中華陳氏》雲其譜為嗣聖元年’而來。此說顯然是胡說八道。可月海卻堂而皇之地將其作《匡山譜序》的撰寫時間落在正文的下面……”意思說“嗣聖元年”是我等“堂而皇之地落在正文的下面”,非明清譜所載。這足以證明恩明先生接觸義門譜少之又少,為井底之蛙。今經查,伯宣嗣聖元年撰《匡山譜序》在明譜中無,如《江南陳氏大成譜》《德化甲寅譜》及仙桃《陳氏族譜》、大冶金山店《陳氏宗譜》等,多見於晚清部分義門譜。見下面譜照:

一、匡山譜序

1. 《義門陳姓歷史資料簡編》: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2.湖北《崇陽義門陳氏宗譜》: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3.陝西洛南族譜“: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上面幾篇“匡山譜序”,內容雖同,但行文有異,一篇“自胡公始”,兩篇“自胡公少陽始”,然不知“少陽”作何解釋?要說嗣聖元年(684)撰“匡山譜序”,從時間上純屬天方夜譚!豈能為據?伯宣究竟生卒何年?明清譜沒有一個準說法。請看下面譜照: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上面兩譜照,一說伯宣“生於唐睿宗垂拱四年(688);一說“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661)”。但無論垂拱四年,還是龍朔元年,或嗣聖元年撰“匡山譜序”,皆不符史實,與時間不合。想一想,伯宣十世祖叔明生於562年;六世祖兼公,病故於乾元二年(759);五世祖京公,貞元21年(805)4月25日終於安邑里。請算一算,伯宣應該生於何年為合適??《廬山志•太平宮•山川勝蹟》推“計其生,當在敬穆之間(824)”。《宋史·陳兢傳》說伯宣“大順初卒”。史譜相比較,誰對誰錯?豈不一目瞭然!然而,恩明先生竟喊出“以時間定世系天下大亂,以史載定世系天下大亂”這聳人聽聞的誑語!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架勢。

二,分莊碑記

先摘一段恩明先生的話:“《分莊記》是其從四種譜本“所輯”,並將此文頭一句多譜雲“吾家自伯宣公以來,至今四百八十餘秋中的‘伯宣公’改為‘叔明王’。理由是:‘只有從叔明公封王到分莊,才有四百八十餘秋’。多種譜本載的開頭一句並非是月海所引的全部內容,實際內容是‘吾家自伯宣公以來,至今一十五代同居,四百八十餘秋’。清人陳光亨在《義門時代考》對此句中的‘四百八十餘秋’提出了質疑,另外亦有譜對這個時間質疑。而未見有對‘吾家自伯宣公以來’質疑的。因為吾家自伯宣公以來,至今一十五代同居是史實。同居‘四百八十餘秋’顯然是錯的。而月海卻把‘至今一十五代同居’中的‘一十五代同居’刪掉了,而將‘至今’與‘四百八十餘秋’連接一起,單用‘四百八十餘秋’前推到‘叔明王’。我且問你:義門同居是從叔明王開始的嗎?啊?!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肆意改刪重要文獻,手段如此之卑劣,令人勢可忍孰不可忍。”(糾錯:“是”,而 非“勢”,)

《分莊記》,今有多個版本,有曰《分莊碑記》,有曰《分莊序》,或曰《義門分析記》《義門分莊遺囑》等,起止時間多從叔明至嘉祐七年義門分莊止這“四百八十餘秋”,可先生卻“信口雌黃”汙衊我等“肆意改刪重要文獻……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實,他根本不熟悉義門譜。請看下面的譜照:

1. 江西宜春清朝譜“分莊碑記”: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宜春譜“分莊碑記”為鴻公所撰,是以宜都王叔明為義門一世祖,“紀其年,自隋唐五季以來至聖王,不逾四百八十餘秋,派演二十二世。遐想我伯宣公寄跡廬峰,天命神師易地泉水壠,復遷於常樂裡,至我崇公持家有道……”泉水壠,即今九江縣獅子鄉牌樓村,明嘉靖32年在此“表揚義門遺址”,暫且不論“天命神師易地”之鬼話,但就胡旦《義門碑》所載:“青,顯祖也。伉,二世長也。崇,三世長也。讓,四世長也。袞,五次長也。昉,六世長也。鴻,七世長也。逵,八次長也。兢,九次長也。肱,十次長也。襲,十一次長也。旭,十二次長也。”到嘉祐七年分家時怎由“鴻公”來撰“分莊碑記”?這真是鴻公所寫?能有幾人相信?再就“家長鴻、梓、兢、肱、讓、巖六分眾等”,又作何理解?

2. 下面兩圖為江西萬年縣宛溪莊譜“分莊序”及《義門陳姓歷史資料簡編》“分莊記”。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萬年縣宛溪莊“分莊序”亦以“家長鴻、梓、兢、肱、讓、巖六分眾等”開篇,內容跟宜春譜差不多,所不同的則是“家長同具於廣堂”。(注意:在義門譜中不署名的“分莊記”、“遠宗記”、“遠祖碑記”很多,有的乾脆寫“家長同具”或“家長同具於廣堂”。)

簡編中“分莊記”是“家長泰等書”,開篇從太丘長寔說起,“孝義相承,歷隋唐五代,休聲不替”。與其它“分莊序”相比,內容大有不同。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3. 臺北族譜《義門分莊序》與《義門分莊錄》,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臺北譜“分莊序”是陳旭撰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餘家自叔明公分封,幾更其代矣。然紀其年號,自隋唐五季以來,不越四百餘年,揆之家乘,剛一十八世。遐思伯宣公寄跡廬峰之日,天命神師飛杖指基於德安縣常樂裡為居,……” “揆之家乘,剛一十八世”,比之宜春譜“派演二十二世”少了4代。相同的仍是“天命神師飛杖指基”的一類鬼話。而《義門分莊錄》則又從旺公說起:“吾義門陳氏分莊,蓋自始祖旺公徙居九江府德安縣太平鄉儒教裡永清村艾草坪,聚族三千七百餘口,同室共爨二百餘載。宋仁宗嘉祐七年七月初三日,以義門族盛,欽命陳氏析爨……”同是一譜,卻有兩種說法,讓後人無所適從。

4.下圖為修水陳三立家乘“分莊序”:“宋神宗熙寧七年七月家長同具,立於廣堂之東,加之以亭,俾後遠邇各莊子孫往過於此者,見碑記而莊誦之……”此序始自叔明,到神宗熙寧七年分家剛二十二世。既然是“分莊序”,怎能延遲到“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難道分家10年後再來補寫?“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5、湖北崇陽譜《義門分析序》: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崇陽譜“分析序”為陳度所撰,“同居十三代,共爨五百年……嘉祐七年,眾官奉旨親詣陳氏,敇令分析……”

且不論陳度是否任過家長,但就《江西曆代進士錄》《九江府志》載度“年

五十,景德二年(1005)登進士第”,到仁宗嘉祐七年(1062)分家,豈不活了107歲?能有幾人相信?另據《權太子中舍致仕陳公諱度墓誌銘》載:“天聖六年(1028)五月二十五日終,享年七十有三。”在《宋史》及義門譜中,度為十四世,而不是“十五世”。

以上僅選幾篇有代表性的分莊序,分享讀者。總之,義門譜中矛盾互出,口徑不一,從來沒有一個準說法。但凡研究或深度接觸陳氏族史的人,不難發現,明清以來的宗譜,其可信度很低,根本不能做憑據,只能作參考。故而陳殿榮宗親說:“多年來,我潛心考查有關江州義門陳氏的史志和數十莊宗譜,覺得一些重大問題上有不相符的地方,譜與譜、譜與志、譜與史、史與史亦存在著相互矛盾之處,即使同一莊譜,上卷與下卷、前修與後續也諸多相悖”(見《義門陳文史考(二版)》第186頁“江州義門宗譜考”)。

三、“遠祖碑記”和“遠宗記”

我們再來分享“遠祖碑記”和“ 遠宗記”。

恩明先生說:“陳伯宣《譜序》、陳蘊於天禧元年(1017)撰《遠宗記》、義門家長陳泰撰《遠祖碑記》等對考證義門世系極為重要文獻卻沒有收錄。為什麼?因為伯宣《譜序》是義門世系上源陽武戶牖世系的鐵證。”果真如此?請看下文:

1、江西武寧寶泉莊“遠祖碑記”: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武寧寶泉莊譜《遠祖碑記》為陳泰所撰,始自胡公滿而傳二十世至衍,這是按照《史記·陳杞世家》來的。至於“忠生佐,佐生準,準生伯眕,伯眕生匡”,實為舊譜之錯訛。簡析如下:

①“準生伯眕,伯眕生匡”,此錯與《唐表》同。其實,伯眕伯匡是兄弟。《晉書》卷五十九載:“永興初,左衛將軍陳眕,殿中中郎褾苞、成輔及長沙故將上官巳等,奉大駕討穎……眕二弟匡、規自鄴赴王師。”(詳見《潁川陳氏考略》“陳寔子孫考”)

②“匡生逵仕晉為太子洗馬”。《陳書·高祖本紀》載:“寔玄孫準,晉太尉。準生匡,匡生達,長城令……”長城令是達而不是“逵”,《潁川陳氏考略》已多次闡述。《品藻第九》注:“《陳逵別傳》曰:‘ 逵字林道,潁川許昌人。祖準,太尉。父眕,光祿大夫。逵少有幹,以清、敏立名。襲封廣陵公、黃門郎、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由此即匡生達,眕生逵,他倆是堂兄弟。

③伯宣生旺,此錯與《唐表》同。

還有“伯宣與馬總友善。總官南康,公亦隱居廬山聖治峰前,拜著作佐郎,宋仁宗追封景城太守,生旺”等,嚴重與史不符,與時間不合。

①據《唐書·馬總傳》記載,馬總於德宗貞元中(785—804)被讒貶泉州別駕,《資治通鑑》卷二三五點明“貞元十六年(800),盈珍讒其幕僚馬總,貶泉州別駕”,憲宗元和中(806—820)自泉州遷虔州(今贛州南康)刺史,長慶三年(823)卒,贈右僕射,諡懿。但無論如何,伯宣與馬總牽扯不到一起。

②“追封景城太守”,太守,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市長。景城是縣,只設縣令,哪來“太守”?

2、湖北大冶金山店譜“遠宗記”

“譜圖見[陳氏研究網],此處略。″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考三篇:《宋史》與家譜中的世系比較

大冶金山店譜《遠宗記》為陳旭所撰,始自太丘長,“紀生群,群子泰、孫準,準生匡,匡生逵……出為長城令……談先生頊,太建元年春即皇帝位,諡宣帝,生二子,長後主叔寶,次宜都王叔明。叔明之五世孫兼,唐玄宗開元十二年舉進士及第,生京。京無子以從子褒為嗣,生灌,其孫瓖避難泉州之仙遊生伯宣。……其孫旺佔籍常樂裡……”

與《遠祖碑記》相比,相同的是長城令“逵”,不同的有:

①《遠宗記》錯把南朝陳氏接到長房紀之位下。

②《遠祖碑記》中是“伯宣子旺”,而《遠宗記》則是“伯宣孫旺”。

③“宣帝生二子,長後主叔寶,次宜都王叔明”。

④ 至於陳旭任職,同治版《德安縣誌·人物·孝友》僅載“大中祥符四年,以旭為江州助教。”助教,從九品。而《遠宗記》落款為“將士郎守江州助教承蘊朝奉郎太常博士知縣事兼兵馬都監上輕車都尉”。 可謂頭銜多,官帽一頂頂。“上輕車都尉”,相當於從四品。毋庸置疑,皆屬後人偽託家長文!

以上所選族譜文獻皆為恩明先生所堅持的,並說“實際的義門世系如何認定,最有力的證據應是義門聚居時期家長等人的文獻。”還煞有其事地說:“義門分莊時,伯宣所修之譜碑尚在(從立碑至分莊相距只四十五年),所立義門碑中,伯宣上源世系肯定是源於伯宣所修之譜……”等等,請問,伯宣啥時修過譜?是嗣聖元年?還是另有年份?請先生說出一個準時間來。說得活靈活現,還煞有其事。

當下流行的譜,多為明清以後新修,至於明朝之前的老譜,屢經戰亂,損毀幾乎殆盡。即使有譜,也是殘篇斷簡。後人憑藉有限的資料強修新譜,當然錯訛難免。但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望風捕影,攀附造假的大有人在。故清代史學家章學誠說:“譜系之法,不掌於官,則家自為書,人自為說,子孫或過譽其祖父,是非或頗謬於國史。其不肖者流,或謬託賢哲,或私鬻宗譜,以偽亂真,悠謬恍惚,不可勝言。其清門華胄,則門閥相矜,私立名字,若江左王謝諸家。但有官勳,即標榜傳,史臣含毫,莫能裁斷。以至李必隴西,劉必沛國,但求資望,不問從來。則有譜之弊,不如無譜!”(《文史通義校注》卷外篇一《和州志氏表序例中》)一言以蔽之

四、伯宣與陳崇

“伯宣子崇”, 《義門陳文史考》《潁川陳氏考略》兩書從史、志、譜到時間已經反覆論證,恩明先生不作全面細讀,反而胡攪蠻纏:“關於伯宣,月海認定為義門顯祖陳崇之父。其重要依據是通過對《吳興藍田源流派衍齒錄》(以下簡稱《衍齒錄》)的解讀而得。因《衍齒錄》有載:灌,字公圃,號渠夫,憲宗元和時為高安縣丞,配黃氏生子二:長鏞,次鍠。鍠選貢,配王氏,生子扆,扆生子四:竭、端、肅、靖。鏞配王氏生子旺,旺生機。文宗開成初, 鏞與從子伯宣避難於泉州之仙遊,與馬總善。宣宗大中時總移南康,伯宣與從子旺復居廬山,遂佔籍於德安縣之泰平鄉長樂裡,注《史記》行世。鹹通時詔徵不起,拜著作郎。昭宗大順初卒。配趙氏,生子四:仲子崇,大順中為江州長史;三子勳,乾寧時為蒲圻令;四子玫,為本縣令。崇字右遵,伯宣公次子(筆者注:此句疑為月海所加)叔明公十一派孫也。我之所以將這段文字記錄如此,是要宗親們都看看,這段文字所記人物關係,有一處是正確的嗎?在此我要提示一下:正是這樣一個一無是處的文獻,成為月海改動義門世次的唯一可靠的依據,月海就是依此文的伯宣“仲子崇”將義門同居始祖伯宣降為義門第十世祖。”

請問,“伯宣子崇”僅僅是來自《衍齒錄》嗎?兩書“史志文摘”中有《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同治《九江府志》卷三十八、同治《德安縣誌》卷十一“人物•孝友”等,均載“伯宣子崇”,為何視而不見?

《衍齒錄》所載,因多處跟史、志、書相符,所以值得我們重視。

①“伯宣子崇,大順中為江州長史”,既符合《宋史•陳兢傳》《通鑑續編》《陳氏書堂記》所載,同時又指明:“崇字克尊,伯宣公次子。”

②伯宣“注《史記》行世。鹹通時詔徵不起,拜著作郎。昭宗大順初卒。”這句不僅道出伯宣“大順初卒”,還交代了“詔徵不起” 時在“鹹通”。鹹通(860-874)為唐懿宗年號,共14年。824年伯宣生,至“鹹通庚辰(860)”37歲,正值年富力強。(注:鹹通庚辰,還可見《潁川陳氏考略》328頁朱熹“義門陳氏序:“唐庚辰,著作郎累召不起,傳五世,族大而繁,德盛而光。”)

③伯宣生子四:“仲子崇,大順中為江州長史;三子勳,乾寧時為蒲圻令;四子玫,為本縣令。” 此說與南唐徐鍇《陳氏書堂記》吻合,江西泰和譜、江蘇毗陵譜亦載。

④“崇字右遵,伯宣公次子(恩明注:此句疑為月海所加)叔明公十一派孫也”。按《宋史•陳兢傳》所列世次,崇,正是叔明十一派孫,相吻合。至於“崇字右遵,伯宣公次子(恩明注:此句疑為月海所加)”……是恩明先生自誤:一誤“克尊”為“右遵”。二誤疑“伯宣公次子,疑為月海所加”。《潁川陳氏考略》第257頁“衍齒錄”譜照清清楚楚寫著“伯宣公次子”,為何又“疑為月海所加”?是先生視力有問題,還是視而不見?

⑤“灌,字公圃,號渠夫,憲宗元和時為高安縣丞,配黃氏生子二:長鏞,次鍠”。此與修水龍峰譜相同。修水龍峰,為灌公次子鍠之子孫的聚居地。

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衍齒錄”也有錯亂之處,如“鏞配王氏生子旺”、“鏞與從子伯宣避難於泉州之仙遊,與馬總善”等。僅一篇“衍齒錄”,竟有如此之多跟史志書相符者,豈能不珍貴?!

胡攪蠻纏,是恩明的長處;爭強好鬥,為其秉性。如“再者,倘若伯宣為崇父的觀點成立的話,則伯宣與伉、侍、仲、俛、偉、伸為同輩人。上輩青為義門第一任家長,同輩伉為第二任家長,其子崇為第十三人家長,而伯宣連家長都沒當過,顯然在義門陳氏人物中不能成為重要人物。”請問,“重要人物”非得當家長?進士延賞、陳度任過家長嗎?

“崇為第十三人家長”,是先生誤。族譜裡常說“青,顯祖也。伉,二世長也。崇,三世長也”。 從來就沒有什麼“十三人家長”。

再如“如果要說同居自旺公遷莊開始,按你的結論,旺於唐開元十九年(231)生,後於唐敬穆間遷莊德安,至義門分莊時只同居了不到二百一十年,只傳了十代。對此,你又作何解釋?難道義門同居只有不到二百一十年嗎?同居十五代也是假的嗎?義門家長們都是胡說的嗎?按你的結論,崇公是唐大順中隨父伯宣遷義門的,一來到就當家長,制定家規家範,成為義門顯祖。於情於理說得通嗎?”令人哭笑不得。我們啥時結論“旺於唐開元十九年(231)生,後於唐敬穆間遷莊德安”?又在哪裡說過崇“一來到就當家長,制定家規家範,成為義門顯祖”?請先生不要信口開河、隨意胡謅!

“伯宣子崇”,除史志記載之外,還有文德翼《江州義門陳氏族譜序》載:“陳有伯宣者,遊廬山樂之,卜居焉。子崇為江州長史。至僖宗時,袞始以六世同爨得旌。至南唐時,兢始得以其子孫益多得立義門。延於宋初,垂十三世矣。”(見《廬山志•綱之六•藝文•歷代文存》)

文德翼,江州德化人,字用昭。崇禎七年進士,官授吏部郎中。明亡後歸隱山中。德翼人品清逸,學問淵博,著有《雅似堂文集》十卷,詩集三卷等。其母陳氏,曾為母親撰《先妣太孺人陳氏墓誌》。他給廬山腳下德化孃舅家族撰譜序,豈能有誤!?

旺公、伯宣、陳崇三者的關係,兩書已經反覆論證,本不該在此重複。但先生不去細讀、細想?反而拋出“國史服從於地方誌,地方誌服從於族譜”之邪說。屁股決定腦袋,先生屁股坐歪了,大腦豈有不斜(邪)!2017年9月9日

三、如何完整地準確地考研義門陳源流世系

(一)恩明認為:義門陳世系排序,"以時間定世系天下大亂,以史載定世系天下大亂,應以義門聚居時期家長等人的文獻定世系"才為正確。

續修義門陳氏宗譜的世系源流,應以考古考證為依據,以生年卒月排世系,這是最有說服力的。如果上下傳承的世系晩輩比長輩大,不管他是《史記》,還是《唐書》,不管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其理由都是蒼白無力,站不住腳的。

續譜不以生年卒月定世系,也不以史載為依據定世系,而以人物和義門聚居時期家長等人的文獻定世系,義門陳世系才真的大亂了:兄弟變父子,從孫變祖父。

伯宣公世系爭議頗多,清朝山東御史陳光亨,今人湖北武穴陳殿榮等人,以及各地譜牒均有義門世系存疑的記載。若依大成譜記載,陳伯宣生於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卒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義門陳一世祖陳叔明生於562年,卒於614年。陳伯宣是陳叔明十世孫,相隔99年,不到十年繁衍一代,能說得通嗎?

(二)恩明認為:當史,志,譜三者有相悖之處,"國史服從於地方誌,地方誌服從於族譜"。

修譜,寫書,做宣傳,搞演講,有歷史背景的一定要符合歷史。前後一致,首尾相顧,這樣才算一部完美的作品。

有史據史,無史從志,無志隨譜,也是修譜之基本原則。然而在考證事物的對與錯,首先依靠的是用歷史資料來佐證它是否相吻合才是唯一的途徑。對義門陳世系的考證也不例外。因此,在考證時對其中的人物,時間,世次關係,出自哪一本書,所載細節都要交代清楚,使閱讀者一看便知。所以,不管反對者如何巧言令色,百般辯解,在史實面前,他始終是無法逾越的。

(三)恩明認為:"伯宣公為義門同居始祖,與旺是祖孫關係是鐵證。在義門聚居時期的文獻中較系統排列義門世系的有胡旦的《義門記》,義門第十三任家長陳蘊的《遠宗記》等等。"

一篇《陳伯宣遷廬年考》的短文,就把陳伯宣義門同居始祖的鐵證砸得粉碎。如果陳伯宣為義門同居始祖、伯宣孫旺是鐵證的話,哪有這些人和譜對他移廬時間提出如此多的質疑。從《陳伯宣遷廬年考》來看:有"宿松譜言伯宣撰寫《匡山譜序》是由閩移廬的嗣聖元年(684)、《德化縣宗人具聯宗辨》說伯宣唐開元年間(713一741)、陳大雲《江州義門大事年表》載唐玄宗開元九年(721)、果石莊陳光亨撰《義門時代考》曰在憲宗元和初年(806)、武穴陳殿榮認為《唐書》《宋史》具言是在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以後"等等,這些時間最早和最遲相差一百四十年左右,哪個時間是伯宣移廬,誰也定不下來。鄙人認為,要確定伯宣公為義門始祖和伯宣孫旺的世系,陳伯宣在年齡上要大於旺,而且在聚居時期有異流同源、合族同處的人事記載,同時在人物生卒鏈接上與歷史相吻合,前後一致,首尾相顧。做到這些才符合人物的時空條件。不能把他們擺放在那裡不聞不問,視而不見,不去研究和考證,而是拿某一家之譜從頭到尾照抄照搬重複一遍,那就失去了續譜的意義。

為什麼說聚居時期要有異流同源、合族同處呢?這是定義門世系的核心內涵。第三任家長崇公立家範十二則"聯族黨"就有"江州一族,異流同源,閱十一世,和處笑喧……"。(重點是異流同源,其他不要去玩文字遊戲,打悲情牌,轉移視線)。家範等於義門陳法律,也就是說江州一族必須符合異流同源,合族同處的法律範疇,否則誰也無法越過這道坎。陳月海,陳剛考證的兼、旺兩支世系源流,即符合義門陳家法依據,又符合史藉上人物生卒時間,無疑是義門陳聚居時期正確的源流世系。眾所周知,修譜是修家史,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它不僅記錄著本家族的源流世系,遷徙的軌跡,還有本家族的繁衍生息,姻親家庭,文化教育,祖訓家規等歷史文化的全過程。既要認真考證,又要以理服人;既要符合邏輯,又要經得起推敲;既要據理力爭,又要順理成章。完整地準確地考研義門陳氏源流世系,這才是續譜者的責任和使命。

人們在對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分為二的方法論。但是,在寫文論證自己觀點的同時,要擺事實講道理,把自己的觀點一二三擺出來,使閱讀者看後能對照相類似的文章,誰對誰錯一目瞭然。如果在文章裡觀點不明,事實不清,只一味指責他人,損人罵人,則可看出此人文品不正的風格。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此人是一個毫無擔當,推卸責任;貶低他人,抬高自己;挑撥離間,籠絡人的文痞。把自己充當救世主,好像義門陳舍他就會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還大言不慚的說,"無意中承擔起喚醒受兩書矇騙的義門陳宗親的責任。"……人貴有自知之明,像你這種品行的人還有擔當嗎?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這才是陳氏宗親深感憂慮的事情。

義門陳氏的源流世系,不管是月海、陳剛二人考究的兩書也好,還是陳恩明的剖析系列文章也好,權當是義門陳源流世系的兩面鏡子,讓陳氏子孫來鑑別擇用。是罵名也好,美名也罷,留給陳氏後人去評說,歷史自有定論

湖南潭州莊陳先富 二0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