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圖:站在巨人肩上的流量新勢力

動圖:站在巨人肩上的流量新勢力

近來,互聯網行業動作不斷。

四面樹敵的美團直搗滴滴腹背,讓滴滴來了個措手不及;以第一大股東自居的阿里似乎並不過癮,95億美金砸下把餓了麼收入麾下,完成了新零售生活服務行業的首次武裝;在摩拜、ofo撕逼不分高下的檔口,摩拜27億美元委身美團,被“同齡人拋棄”的流感肆虐朋友圈......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這些看似猝不及防的熱鬧背後藏著互聯網行業發展的玄機——流量。這段時間,引發大討論的互聯網之事,均離不開AT格局,而今天要聊的是一個動輒便能實現超十億級用戶覆蓋的行業——動圖行業。

十億?你沒看錯。如今,即便是億級用戶也堪稱天量,即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恐怕是蜀道難,然而,動圖似乎天生具備這般本事。

風來了

3月,谷歌收購gif圖片搜索平臺Tenor,後者是美國動圖行業頭部企業,而在此之前,問鼎納斯達克的搜狗也推出自己的表情應用——搜狗雲表情,為何互聯網巨頭“盯上”了表情動圖行業?

近兩年,互聯網行業的明星項目除了共享領域的單車、充電寶外,新零售的帶動下便利店、無人貨架項目,再者就是類似喜茶、玩吧這樣的垂直行業,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還有割韭菜瞬間暴富的ICO項目。其實,從遊戲到電商、O2O、B2B、新零售、網約車,每一個領域的格局基本步入5進3,3進2的格局,行業機會越來越少。

行業壁壘形成,互聯網隨即進入“小時代”。

動圖也就是動態的GIF,它常以時下流行的明星、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再配上簡短、幽默的文字,製作成動態圖片,記錄人物、事件瞬間最高潮的表情、動作,限定在數秒之內不斷重複。它既能高度濃縮信息,又能夠傳達某種強烈的情緒,在場景上更加切合、更有代入感,傳情達意的效果更為活潑生動,更符合信息爆炸、碎片化的社交環境。

若在IM流中動圖只起到情緒渲染作用,那麼它的商業價值將無法體現。

動圖:站在巨人肩上的流量新勢力

其實,動圖是一種承載信息的新型媒體形態。

表情、動圖作為意義的符號本身是具備內容的特徵的,也就是說,一個表情,本身就是一種媒介,它可以承載心情、狀態、特徵等個人屬性的東西之外,理所當然也是一種傳播的介質,這就具備了商業性特徵。

而表情、動圖所具備的具象化特徵,又伴隨著移動社交,能夠得以廣泛的傳播與流轉,能夠在短時間內掀起“巨大的關注力”。因此,表情、動圖就成為了一個巨大引力場,它不僅在理論上,更是在實際操作中證明了它的價值。

表情動圖成為互聯網多元化的流行文化,動圖時代來臨,這個行業也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首先切入表情動圖行業的有國外的GIPHY,號稱“動圖界的谷歌”。目前已經成為十億美金的獨角獸,在國內湧入賽道的有動圖宇宙、閃萌還有SOOGIF、小豬動圖、51GIF等表情動圖平,整個行業呈加速狀態。

流量新勢力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動圖行業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起來的,表情動圖天生具備有與社交粘連的DNA,它與移動應用場景可實現無縫對接。

一般而言,表情動圖主要是通過API和SDK方式接入,通過“承包”海量中小型APP中的表情商店,以及接入巨型社交APP的表情應用,即用戶使用很多APP社交功能時,即可實現調,也就實現了億級天量的覆蓋。

GIPHY日均服務用戶人次超過 1.5 億、日均服務次數超過 20 億,Tenor月搜索請求超過120億次,而國內的的頭部企業動圖宇宙日均調用量超過1.5億......這些億級的覆蓋似乎不費絲毫力氣。

例如,號稱“動圖界的谷歌”的GIPHY在2013年從搜索切入,2016年開始發力做動態GIF,它的產品被facebook、twitter等此類超級APP調用。正如閃萌陳力所言,Giphy爆發的核心在於撬動Facebook和Twitter兩大社交平臺,其數據的吞吐量形成了非常高的壁壘。

動圖:站在巨人肩上的流量新勢力

互聯網天下的武功,唯流量俯首爾。

包括美團、滴滴今日燒起的戰火,無不是要實現場景的轉化。大家所知道,BAT第一陣營已經緊緊把持在者流量的頭部,TMD用一種深耕、垂化的方式劈開了第二梯隊的流量。毋庸置疑,第一陣營得益於市場“教父”的功績,第二梯隊也是經歷了“九死一生”後佔得了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夠崛起。他們這些超級流量企業,都是流血、流汗常年積累得到的。

都說互聯網是最具創新的行業,看似沒有機會,卻在夾縫中硬生生照進一道光來。令人震驚的是,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應用在短期內便瞬間達到了億級的流量水準。

拼多多從貨品的邏輯出發,在社交場景中通過遊戲式玩法,兩年多時間調動3億的用戶。快手、抖音社交級的應用,通過人去連接人,在一眾應用中瞬間突起。只是快手吃大蒜,抖音喝咖啡,一邊土味,一邊洋氣的區別而已。

它們均是新流量主義的代表。這股流量新勢力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在IM流中實現裂變式的增量。動圖行業的流量勢能爆發在二級流量入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輕鬆實現億級的用戶觸達,當然也屬於新流量主義一派,只是,它的切口比較小,還不廣為人知。

目前,表情動圖的鼻祖GIPHY已經成長為10億美金的獨角獸,谷歌的進入或許無不與這個行業所爆發的量能有關,因此,撬動Tenor介入動圖行業。

動圖:站在巨人肩上的流量新勢力

“趨勢和本質是觀察事情的兩個關鍵點”今日資本徐新表示。

即使能夠在二級場景中實現億級的覆蓋,也有孰先孰後,孰優孰劣之分。今天滴滴入局外賣,尋找的是一種場景和流量的轉化,但相較美團而言,滴滴的進攻點更難,因為美團先做外賣,再做打車的戰略節奏更符場景、流量。

動圖行業亦如此。動圖好比一個流量的大吸盤,即便接入再多的應用,行業的護城河也看得見。目前,國內動圖行業頭牌動圖宇宙的護城河更為顯著。

除了API外,動圖宇宙還建立起了SDK模式,接入1000多家APP,其中還有一些是獨家的,累計了超過3000專業設計師,在生產力上,為上百家品牌訂製了表情包,同時還和國內80%的影業發行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為上映的80%的電影製作提供動圖服務。動圖宇宙動圖生產、製作上更為專業,傳播能力和分發能力更為強大,這背後既是其最早進入行業不斷深耕的累計,更是多年來形成的技術實力。

如果說流量、場景、轉化為成功的三要素的話,流量之根本已經握在手,三缺一併非無解。關鍵是動圖的風已經來了,看誰跑在前面,誰更能觸達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