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這個五一檔院線電影,你去看了嗎?之前未播先火的《後來的我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上映首日就發生[集體退票]的現象,國家電影局也介入此次事件,對近幾日退票信息進行分析。

但事實真相如何,我們還需要等待最終調查的結果。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對於這部影片,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衝著劉若英的招牌去的吧,一首《後來》就唱哭了許多人。

影片的開頭是黑白的,透著滿滿的壓抑與深沉。林見清(井柏然 飾)和方小曉(周冬雨 飾)在飛機上偶然相遇。

十年了,兩個曾經相愛的人隔了3650天,87600個小時,5256000分鐘,315360000秒才再次遇見。

兩個人一起回憶了那段逝去的感情,回憶太猖狂,明明過去那麼多年,明明以為回忘記,卻依稀能夠記得,那些相愛和爭吵的畫面,還有那些微小的細節。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01

林見清和方小曉不甘於平凡,從家鄉來打北京打拼,成為了北漂一族。

方小曉一心想留在北京,她盤算要找個北京戶口,有房有車的男人。但是,天不遂人願,她被媽寶男他媽嫌棄,被已婚男人騙。

而林見清呢,他很有志向,總想著出人頭地。回家過年的時候買了幾箱全聚德送給了同學,反倒是被同學嘲笑了一頓。

明明是搞遊戲開發的程序員,卻天天在天橋賣毛片,在遊戲公司當客服,甚至還去送快遞。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兩人蝸居在一個隔板房裡,每晚都能聽到來自隔壁的地動山搖。

方小曉的愛情觀是能夠擁有一座大房子,還有個大沙發。

林見清的愛情觀是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兩個來自同鄉的年輕人,在這繁華又孤獨的北京相互依偎、相互依靠。

在一間小小的隔板房裡,兩人同分享一首歌,同吃一碗泡麵,一起喝酒纏綿,一起奮鬥未來。

年少的愛情啊,很美好也很簡單。只要能夠在一起,再苦都沒關係。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02

兩人分開十年,沒想到就這樣偶遇了,這是多少已分手的戀人們期待卻又不一定成功的事。

一句[好久不見],透出了對彼此的思念。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兩人在酒店裡喝酒聊天,回憶曾經,在雪地裡朗誦。

“如果那時你沒有和我分手呢?”

“那我們之後也會分手。”

“如果我當時足夠有錢,我們住進一個有沙發的大房子呢?”

“那你已經與十個小三。”

“如果我們當時就是不管不顧,我們就是結婚了呢?”

“那現在已經離婚很久。”

“如果我們一起堅持到最後呢?”

“那你的事業就不會成功。”

可是現實中哪有這麼多如果,如果太多,都只是如果。

其實人生就是在每個分岔路口上做選擇,感情也是。

一起經歷過那麼多甜蜜和爭執,有時候一個選擇,也許就成就了今天的彼此。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03

後來的林見清,有了房和車,有了方小曉想要的大沙發。

而方小曉,她最想的就是和林見清有個家,只要和他在一起,其他都無所謂。

但是現實讓兩個人都放棄了。

再見面時的林見清已經了有了妻兒,而方小曉只有愛和回憶。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酒店裡,林見清孩子的一通視頻電話猶如一盆冷水潑醒了她。

方小曉說:“I miss you”。我想你,我也錯過了你。

猶如《前任3》裡餘飛說的:“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

我還記得林見清問方小曉:“如果當時你沒有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可是,人生哪有這麼多假設呢?

後來的我們,誰不是在失望與希望中更迭?在得到與失去中輾轉?

“緣分這件事,只要不負對方最好,不負此生太難了。”

所以啊,“圓滿”不是主題曲,“遺憾”才是。

扎心了|是《後來的我們》還是《後來的退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