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範圍來看為什麼要考慮農業結構調整這個問題

從全國範圍來看為什麼要考慮農業結構調整這個問題

一個省,一個地市,一個縣市,一個鄉鎮,甚至一個村都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地區,都要考慮農業結構調整這個問題。從全國範圍來看,主要是沿海和大城市的郊區,要積極發展高效和出口創匯農業,應擴大經濟作物的面積。中西部生態脆弱區,要逐步退耕還林還草,發展林果和畜牧業。從全國來講,這是大的區域佈局和結構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佈局結構,這三個問題非常重要,必須要抓好,但這是表層的問題。這些結構即使調整好,但因為市場變化是比較大的,過兩三年,或者三四年以後,很可能在市場上會遇到新的問題,有新的風險。所以要把這種風險分散,就要考慮三個深層的問題。深層次結構調整第一是農產品加工,第二是種植和養殖基地的培育和建設,第三是產業化經營。

關於農產品加工,我們國家比較薄弱,各地都要重視和設計農產品加工項目。關於種植和養殖基地的建設,中央提出來要優質優價。但是優質要通過優用這個環節才能實現它的價值,才能實現優價。優質優用優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基地的建設。基地建設要有一定的規模,進行連片種植。比如在南陽市就有一百多萬畝的小辣椒生產基地,還有獼猴桃基地。現在各地都有一些基地,大家要有意識地把基地培養做大。只有搞好基地建設,才能很好地把農民組織起來,把市場聯結起來,把科學技術引進去。關於產業化經營,從經營的角度來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是產業化經營的一條經濟技術路線。應注意兩點:第一點是要認認真真修補產業鏈;第二點是紮紮實實培育經濟增長點。因此,沒有龍頭企業要補龍頭,沒有基地要補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