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日本”網吧難民“的底層世界,城市工廠背後的迷失與憧憬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在網絡還沒有普及的那個年代,

學校宿管動輒斷電斷網,

打遊戲還是外出包夜來得爽。

網吧,應該曾是不少大學生,

心中的天堂吧?

數不清的遊戲可以玩,

無數電影資源可以看。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曾經那個想住在網吧裡的小小夢想,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現實。

現在的日本網吧已經發展成了網咖,

除了24小時營業,水果飲料、

炒菜小吃供應不間斷外,

有些甚至還有淋浴間、更衣室,洗衣房等。

乾淨奢華,有的還有和服網管美女,

1000元可實現包宿。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日式榻榻米網吧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數不勝數的漫畫書櫃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整潔實惠的網吧洗衣房

日本,這種網吧一天的費用,

大部分為一小時6-9元

如果包上好幾個月,

費用會降得更低。

相較於日本一個月6-8萬日元

(約合人民幣3500-4800元)的房租來說,

住在這裡真的要便宜許多。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現代裝修風格的日式網吧

於是有這樣一個群體浮出了水面,

他們吃喝拉撒、甚至是性生活,

都在網吧裡解決,

他們就是「網吧難民

」。

根據日本東京都最近一次的統計顯示,

東京的「網吧難民」人數已經超過4000人。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他們住在網吧的緣由各種各樣。

有人是因為失業被解僱,

沒錢交租而無家可歸,

有人則是和家人吵架離家出走,

還有人是因為在外面欠了債,

在這裡躲風頭的.......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網吧的環境雖然比不上公寓,

但價格低廉,無拘無束,

乾淨整潔不需要自行打掃,

也無需支付水電氣等費用,

顯然是寄居的上乘選擇。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不到30歲的工地臨時保安:文也 ,

在網吧已經住了22個月。

他曾試圖尋找一處公寓居住,

但租金都超過他能夠承擔的範圍。

起初,他只是在這裡偶爾過過夜,

每天只租12個小時。

但很快他發現,自己可能不得不長住這裡,

於是開始包月。

一旦住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談起在網吧過的第一夜,他還記憶猶新,

“那一晚我被隔壁洗碗的聲音吵得無法睡覺。”

除了網吧租金還要吃喝,

因此根本攢不下錢。

要擺脫這樣的生活,

必須找到一份全職才行,

只是目前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

日本現在臨時工的比例達到百分之30,

臨時工的工資只有全職工人的一半,

因此很多臨時工選擇住在網吧。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43歲的酒井,是個典型的日本上班族。

他在信用卡公司一干就是20年,

但當他接到轉移至討債部門的通知後,

選擇了辭職,並住進這家網吧。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酒井的新工作是電話操作員,

談起自己會住進網吧這件事,

起初就像是個玩笑。

但在這間長2.6米、寬1.3米的板房內,

渡過16個月之後,

酒井對新生活的激情再度失去,

他感覺自己已經患上了慢性疲勞症。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18歲的麗莎拒絕透露她的姓氏,

她的家鄉在福島,

2011年日本地震和海嘯發生後,

她的家人失去了工作,

不能繼續負擔當地的住房支出。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為此,麗莎的媽媽首先來到東京尋找工作機會,

隨後麗莎也來了。

現在,麗莎和媽媽住在網吧相鄰的隔間內,

已住了16個月。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網吧離當地的紅燈區不遠,

麗莎總是害怕“骯髒的老男人”對她圖謀不軌。

另外,日本網吧的隔間,

並不是全部封閉的,

所以在網吧被偷拍也是常事。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這些沒有穩定職業的「網吧難民」內,

只有15%的人在積極尋找工作,

剩下的人已經不願意再找工作,

因年齡、住址、能力各個因素的不合要求,

他們已經很難再找到一份像樣的全職工作。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網吧難民》只是日本女攝影師,

深田志穗花數年拍攝的,

“日本的一次性工人”系列短片的一部,

除了“網吧難民”外,

她還拍攝了“過勞死”、“陪酒女”、

“垃圾場”等紀錄片,

折射出日本當今社會勞務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

這不僅僅是日本壓抑文化之下的產物。

歐洲也因希臘等國的債務問題陰霾密佈。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凝視宏觀經濟圖景中,

那些年輕鮮活的面孔,

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態和人生選擇。

不少中國年輕人離開鄉村,

棲身在狹窄的工廠宿舍、

北上廣的地下合租房,

有著和片中主人公相似的迷茫和憧憬。

美籍華裔作家張彤禾在談到,

湧入中國工廠的進城務工人員群體時提出,

不能單純地將這些離開家鄉進入城市的年輕人,

看作巨大的機器中可以隨時被替換的零件,

也不能簡單地將他們全部當作,

飽受壓榨的悲慘犧牲品。

他們離鄉背井,

是為了賺錢,

為了學習新的技能,

以及為了,

看看這個世界。

揭露日本”网吧难民“的底层世界,城市工厂背后的迷失与憧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