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儋州》系列評論之五:搶抓發展機遇 推進項目建設——學習貫徹落實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

政策不會自動轉化為生產力,機遇永遠屬於勇於創新、永不自滿者。

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新起點上,習總書記和黨中央賦予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大責任使命。這對海南、對儋州來說既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又是巨大的挑戰。為此,市委書記袁光平在市委常委會上強調,要加強項目謀劃和項目建設,做好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的準備,搶抓發展機遇,勇擔歷史重任。我們要按照市委的要求,大膽解放思想,立足儋州實際,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為加快建設美好新儋州作出貢獻。

機遇面前勇者勝。當前,儋州經濟基礎依然薄弱,還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轉型優化有待提升及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等問題。相比海口、三亞,儋州的核心競爭力還有待提高。搶抓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儋州的發展定位、使命與職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不等不靠,謀定而後動,紮實履職盡責,促進儋州更好發展,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搶抓政策戰略新機遇,需要各級各部門認真做好項目謀劃工作。項目是地方發展的重要支撐,從某種意義上說,抓機遇就是抓項目建設。為此,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建設自貿區(港)、打造西部“五大中心”、建設西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切實做好項目謀劃工作,紮實推進招商引資,推進項目落戶建設;要充分認識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對全市發展的重大意義,把握重點,加大力度,全力以赴抓好重點項目建設;要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爭取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的支持,特別是要落實教育、醫療、旅遊等項目的對接工作,做好擴大開放、引進外資的準備。

搶抓政策戰略新機遇,需要我們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提升政策法規可預期性。目前,我市幹部隊伍還存在工作不夠主動、思想不夠解放、危機感緊迫感不強、政治敏銳性創造性不夠等問題。為此,我們要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廉潔的一流的營商環境,吸引中外企業投資儋州,助推儋州高質量發展。例如,要創新企業投資項目管理,下放審批權限,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為企業提供高效服務;要大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優化保障項目落地的基礎設施環境,有針對性地開展涉企合同“執行難”整治等專項行動,提升企業註冊便利化;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防範自由裁量權,杜絕尋租空間,防止公職人員“吃拿卡要”等。

新使命催人奮進,新徵程激盪人心。當前,全省正在開展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我們要拿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狀態,拿出捨我其誰的信念、勇當尖兵的決心,主動謀劃、積極作為,為儋州多拉項目、拉好項目,要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者,讓更多項目助推儋州經濟高質量發展。(本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