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產業鏈到長產業鏈,普洱茶轉型期的戰略抉擇

以前我分析全產業鏈,數年前寫過《茶界為什麼熱衷玩全產業鏈》。2018年由全到研究產業鏈的長與短,指出普洱茶的核心競爭優勢是“長產業鏈”。茶企做產業鏈不一定要全,但一定要長。這個長對空間要求不太高,但時間一定要延長,以體現普洱茶是時間的藝術,長期價值投資的高地……

從全產業鏈到長產業鏈,普洱茶轉型期的戰略抉擇

普洱茶大變局:由空間的爭奪,到對時間的重視

普洱茶的大變局:由全產業鏈到長產業鏈,由空間的爭奪,到對時間的重視。最新趨勢是,空間不一定要寬,但時間一定要足夠長,要能至少穿越一兩個大週期,才能收穫投資的複利回報。

空間不一定要寬,是指茶企會聚焦原產地,切一塊細分市場來做,而不是以前在茶山與市場,到處跑馬圈地。

時間拉長,價值做高,空間聚焦,貌似新時期玩轉長產業鏈三板斧。

我們生活的三維時空,由長寬高構成。我的理解,寬是空間,長是時間,高是精神與意志層面,跟一般人說的三維時空是兩碼事。

全產業鏈描述的是產業各個環節之整合,從上游開始,經過中游,一直到終端末梢,將所有環節整合起來,就叫全產業鏈。全產業鏈反映的是產業的共性一面,也就是說,只要做企業,或做生意,就將面臨所屬行業的全產業鏈問題。我們知道,每個行業都有其特性,籠統地說全產業鏈,就好像大家都是人,而不去區分男人、女人。所以,企業只談全產業鏈的整合,貌似高大上,其實是無能的表現,全之下的行業特性,才是產業鏈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如果全那麼容易解決問題,人類早就共產主義了……

研究產業鏈的行業本質與特性,需要構建模型。我依據的模型就是三維時空模型。人類生活在三維時空。通常的說法,三維時空,是立體的三維空間加時間。我覺得其見物不見心,真實的世界是精神與物質共存,從本體論上來說是“心物一元論”。哲學就不扯多了,回到現實的具體問題,三維時空要以人心為主,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意念,是一種高能量物質,能穿越時空,能扭曲與摺疊時空,這證明人有了“心”,才“與天地參”。所以在做產業鏈的三維時空研究時,我加了人心這個變量,即價值軸。

產品變文物,有界慢養的茶行業

產業是人類在三維時空創造的,而不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肯定要受時空的寬度、長度、高度影響。不同的行業,其長寬高比例不一樣。有些行業特別適合做寬,比如快消品。在互聯網興起來之後,有“無界”之說法。這就是做寬的極致表現。

適合做寬的行業,容易標準化,容易平面擴張。即便以技術驅動,也是更新迭代快,各領風騷三五年。其缺少護城河,也很難建立長久的技術與文化優勢,需要不斷進化,並展示強大的肌肉求生存。在寬的行業,龐大的生態鏈就是最大的護城河,“越大越安全”就是殘酷的叢林生存法則。在寬方面,它們貌似無界,但在時間的長度,價值的高度則未必。馬雲可以被後來者取代,但茅臺酒的價值越老彌香。

茶行業,尤其是普洱茶行業,是典型的長產業鏈行業,其天然適合將產業鏈在時間長河中拉長來做。

拉長有什麼好處?

一是收穫超越經濟週期的投資複利回報。也就是,做寬的“無界”行業,天天在打仗,滿世界攻城掠地,隨時處於鬥爭狀態,玩的是戰時經濟,展示了人類阿修羅的一面。而在時間長河裡釣大魚的行業,更像寵辱不驚的絕頂圍棋高手,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在人心與宇宙最深處從容佈局落子。做價值投資複利的,一定是最寂寞的高手!

二是時間長了,產品變成文物,從業者變成受人尊重的老前輩,企業的歷史文化價值不請自來。也就是,價值的高度可以通過時間來養成。當年落下的閒子,有意無意成就瞭如今的行業地位。比起開門見山的“無界”行業,有界的慢養行業,可以曲徑通幽,更深得東方美學之旨趣。

三是,茶行業的價值高度契合國運。首先茶是一種後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一種跟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靈妙之物,難道沒有市場嗎?其次,盛世興茶,茶是中華復興,向全球輸出的國家名片。美國崛起,可口可樂成為20世紀全球化的代表符號。中國崛起,21世紀茶通天下……

價值鏈的高,主要體現在精神與意志層面。後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就是當今人類社會的一種精神追求與發展方向。而意志,就小而言有小群體的意志;就大而言有國家意志,最近一兩年國家領導人經常為中國茶打call,就是推動中國茶向世界強勢傳播的一種國家意志。落實到茶企戰略而言,一定要立志高遠,將企業的發展戰略融合到更牛叉的人類意志中去,從而將企業戰略上升到行業戰略,地方發展戰略,甚至國家戰略之高度,跳出企業小我之境界,主動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合唱中去……

脫新入舊,打造綜合的長產業鏈模型

在《詭異的2018,從茶農直銷與財團佈局說起》一文中,白馬非馬說到:

在大家都跑到茶山找茶農哄抬物價的時候,茶山原料倉正在強勢崛起。與賣新茶與純料的茶農直銷模式不同的是,茶山原料倉是建立在長期倉儲陳化的基礎上,山頭純料只是其品質管控的一個環節,遠不是全部。

其品質模型是綜合的長產業鏈模型,而不是以山頭純料為核心的單一短產業鏈之茶農直銷模型。

產業鏈單一且短,讓山頭話語權被茶農攫取。

綠茶就是典型的單一短產業鏈模型,故綠茶核心產區流行茶農直銷。鐵觀音告別濃香型傳統,走綠茶化的清香型創新道路,結果鐵觀音茶農小妹滿電腦屏幕飛,也壞了鐵觀音大好前程。痛定思痛,近年來,鐵觀音向傳統迴歸。

繼鐵觀音之後,古樹普洱茶也是綠茶化的重災區。這些年來,山頭韻味趨同,都是香甜柔。如果只追求香甜柔,何必追求古樹,向陽茶樹、高香型品種小樹、工藝創新,很容易做出香揚水柔的茶來。綠茶貴新,大家都上山追新茶,必然造成普洱茶的綠茶化。茶農直銷是稀缺型綠茶小產區的最大霸權,於是綠茶化的古純時代,我們都在為茶農打工。

後發酵,是21世紀以來茶產業做大做強的最大秘密。普洱茶倚老賣老,引來跟風者無數,如今白茶、紅茶也能越陳越香,老鐵就更不用說了。它們為什麼要脫離新入舊,還不是想打造綜合的長產業鏈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